强盛一时的匈奴,为何离奇消失了?匈奴后裔今何在?

文化 2023-09-26 11:51:01 知道百科

匈奴,曾是一支令北方震动的强大游牧民族,其势力一度延伸到今天的蒙古和中国北部地区。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匈奴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得近乎神秘。从匈奴后裔今天的行踪中,我们或许可以找到一些线索。在距今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匈奴的消失究竟受到了什么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后裔究竟如何消融在现代社会中?解开这个谜题或许能帮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曾经辉煌的民族。

作者:王雄峰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这支哀伤的民歌,来自一个曾经在我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民族——匈奴。

对于匈奴民族,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它曾经对中国历史甚至是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过重要的影响,陌生是因为我们对匈奴族的来源、变迁等知之不详。那么,匈奴到底是如何称雄于北方又如何消失,以及如何影响中国乃至世界历史进程的呢?

匈奴的起源与盛衰

我国史籍中最早记载匈奴的是《史记·匈奴列传》:“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后人根据《史记》这段记载解释匈奴的来源,得出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认为夏后氏是匈奴的祖先;二是认为山戎、猃狁、荤粥即匈奴。

现代学者倾向于认为匈奴只是先秦时代许多不同族源的部落或部族中的一个,后来吸收、融合其他的部落和部族,包括中原北上的一部分华夏族,战国后期形成了一个新民族,也叫匈奴。

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第一个有名字可考的匈奴单于是头曼。公元前3世纪,匈奴开始强盛起来,不断对秦朝的北部进行侵扰。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遣蒙恬领兵三十万收复了“河南地”后,修筑万里长城来抵御匈奴的南侵。

冒顿杀其父头曼自立后,匈奴先后征服了东胡、月氏、楼烦、屈射、丁令,鬲昆等族。据史料记载,匈奴当时控弦之士三十余万,控制的地域东到辽河,西到葱岭,北到贝尔加湖,南到长城。

冒顿时期是匈奴的全盛时期。冒顿利用中原大乱、楚汉相争的时机,南下长城,对今山西、陕西、河北北部和黄河河套一带进行侵扰,这对刚刚建立的西汉王朝造成极大的威胁。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发动对匈奴的反击,结果高祖被围在平城,最后用陈平之计——疏通阏氏才得以脱险。该役奠定了汉初匈奴强盛而汉朝孱弱的局面。汉高祖采纳刘敬的建议与匈奴进行和亲,以宗室女嫁给匈奴单于。和亲成为西汉初汉朝和匈奴关系的基本国策,但和亲并没能阻止匈奴的南下侵扰。

汉武帝时,西汉王朝开始对匈奴进行反击。从公元前127年到公元前119年,汉王朝先后发动了三次对匈奴的大规模战争,都取得了胜利,不但占领了原属匈奴的整个河西走廊,还迫使匈奴远遁漠北。本文开篇引述的那段匈奴民歌也正从匈奴人的角度印证了这段历史。此后,汉匈间还发生了些大大小小的战役,但西汉和匈奴攻守易位的局面已经奠定下来。

匈奴在对西汉的战争中屡屡失败,加剧了匈奴内部的社会矛盾,内乱最终演变成“五单于争立”。公元前60年,虚闾全渠单于死,匈奴内部为了争夺单于发生了一系列战争,战争的结果是匈奴分裂成倾向于归附西汉的呼韩邪单于(后称为南匈奴单于)和倾向于与汉朝对抗的郅支单于(后称北匈奴单于),至此匈奴分裂成南北匈奴。

公元前51年,呼韩邪单于入朝汉朝,汉帝颁发给呼韩邪单于“匈奴单于玺”,承认他为匈奴的最高君长,从法律上确定了匈奴对汉朝的藩属的政治地位。公元前33年,汉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昭君)许配呼韩邪单于,取号曰“宁胡阏氏”。昭君出塞是汉匈关系中一件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从此南匈奴和汉朝六十余年得以和平相处。北匈奴郅支单于向西北迁移到康居,于公元前36年被西域都护甘延寿所杀。匈奴结束分裂,重新统一。

公元8年,王莽篡汉,对匈奴多加干涉,导致汉匈关系恶化,由和平转入战争。匈奴由于内部的安定,势力逐渐复盛,开始寇掠汉地边郡。

公元48年,匈奴再次分裂为南北匈奴,呼韩邪单于之孙比自立为单于并内附于东汉,史称南匈奴。南匈奴内附后所屯居在西河、北地、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代郡等地,与汉族接触频繁,汉匈两族日渐融合。

针对北匈奴对汉边境的侵扰,公元73年,东汉开始对北匈奴实施反击,但没取得实质性的战果。直到公元89年、91年两次联合南匈奴发动对北匈奴的攻击,“大破之,虏众崩溃,单于遁走”。在东汉王朝打击下,北匈奴日渐衰弱,剩下的部众向西逃走。此后,我国史书对北匈奴虽有零碎记载,但北匈奴对整个历史进程已影响不大。

南匈奴内附东汉后,汉王朝加强了对南匈奴的控制,南匈奴对汉朝则是时叛时服。这时期塞外的鲜卑势力日盛,经常南下,迫使南匈奴南移,匈奴的颓势已不可挽回。东汉末年,中原内乱,匈奴也卷入到军阀混战中。公元216年,曹操将南匈奴分为五部,每部以单于子弟为帅,另派汉人为司马监督。

4世纪初,匈奴部帅刘渊趁西晋末年的混乱局势趁机起兵,建立了匈奴族政权,国号“汉”,开始十六国局面。刘曜时改称赵,史称前赵,亦称汉赵,328年被石勒所灭。十六国时期匈奴族在中原建立的政权还有赫连勃勃建立的夏、沮渠蒙逊建立的北凉,后分别于431年和439年被鲜卑拓跋氏北魏灭亡。北凉亡后沮渠蒙逊的儿子沮渠无讳西逃到高昌,建立高昌北凉,460年为柔然所灭。这些政权都已是汉化程度极深,与原来的匈奴草原国家不同。此后,匈奴族作为一个民族已不复存在,有关匈奴的记载亦不再见于中国史籍。

△ 图为安徽省东至县南溪古寨古碉楼。

南溪古寨又叫金家村,村中的原住民都姓金。1998 年夏天,时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副研究员的任骏偶然发现这些金姓村民是古匈奴休屠王的王子金日磾的后裔,他的依据是村民收藏的《南溪金氏家乘》。金日磾后来归附汉朝,成为汉武帝晚年最信任的重臣之一,赐姓金,并封侯。由此金氏家族开始了“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的辉煌。根据《南溪金氏家乘》记载,到了唐代,进士出身的金廷烈在安徽任别驾之职,家住歙县黄墩。他的曾孙金侨,为躲避黄巢之乱,由黄墩迁往建德县(又名至德县,新中国成立后,东流县与至德县合并,形成现在的东至县)的崇山峻岭之中,这就是南溪金氏的由来。任骏的这一发现不久即引起外界关注,从此,南溪古寨被称为“最后一个匈奴部落”。

南溪古寨里,融合了徽派建筑与草原城堡风格的元、明时期的古碉楼、古祠堂、古民居都保存得比较完整,村民仍保留着草原舞蹈、每年八月十三祭祀天地等传统习俗。图中的古碉楼位于寨子的西南边缘,地势较高,坐南朝北,面向寨子中心。其北墙与西墙的夹角不是通常的90 度直角,而是60 度的锐角,一如利剑的锋刃直刺蓝天。碉楼墙体厚实,门窗窄小,阁楼墙面上多有了望孔和枪眼,明显有着作战的功能。

昵图网 供图

匈奴对中外历史进程的影响

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虽然,匈奴作为一个民族在十六国后已不复存在,但其对于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却是极其深远的。十六国时期的匈奴开创了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政权之先例,揭开了民族大融合的序幕。其中,刘渊建立的汉赵即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在中原地区建立的政权,匈奴更是我国古代最早入主中原并与汉民族争夺华夏正统的少数民族。自此以后,中原地区就在匈奴的带领下掀起了一场边疆民族进入中原并建立政权的浪潮。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更是以中原正统自居,控制了整个中原北方,为后来中国的再度统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中原地区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对华夏多民族的融合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此外,打败匈奴后,汉朝设立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并在最西边设立了玉门关、阳关,它们是连接中原与西域的最重要通道,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丝绸之路诞生于张骞的凿空之旅,形成于“列四郡、据两关”。更进一步,丝绸之路是汉朝对匈奴的反包围战略、汉军不断反攻西进的产物,而并不单纯是地理上的道路。只有控制了河西四郡,汉朝的版图才能扩张到葱岭以西,中国与中亚、西亚、欧洲间的丝绸之路才得以开辟,长安到达地中海间的丝绸之路才能最终形成、畅通。河西走廊从游牧区变成农业区,大量中原移民居住此地,隔绝了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这两大游牧区,改变了不利的战略态势,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此后一千多年里,这块土地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北匈奴于公元91年西迁以后,度过金微山,西走康居,建立悦般国。经过将近200的发展,于公元374年来到欧洲(在西方史籍中称为匈人的东方民族),征服了位于今顿河以东的阿兰国,在第聂伯河以西降服东哥特人,赶走西哥特人,致使东西哥特人南向逃入罗马帝国寻求庇护,并于公元5世纪在现今匈牙利境内建立了“阿提拉王国”。匈奴的西迁,直接导致了东哥特人、西哥特人、汪达尔人、法兰克人等一大批日耳曼民族涌入罗马帝国,加速了东罗马帝国的衰落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进而大大促进了欧洲奴隶制的瓦解。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交流,有力地打破了欧洲原有的政治格局,为欧洲新封建制度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使之出现了一系列封建王国,为现代欧洲国家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匈奴族的西迁,于世界文化交流而言,更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在使本民族的生活方式由游牧转向农业的同时,匈奴也将本民族的文化与中华文明一并带入欧洲,造就了中西文化空前的碰撞与交融,这种交流无疑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匈奴后裔今何在?

在中国境内,由于长期不断的迁移,匈奴与各民族间相互通婚,彼此之间相互吸收了民族文化,经过千百年的融合发展,民族差异越来越小。

在国外,2005年,一些匈牙利人自称为“匈奴的后裔”,要求政府承认他们少数民族的地位。他们此举并非毫无根据,历史上匈牙利学者曾经认为匈牙利人与匈奴人有着血缘关系。

公元5世纪在现在匈牙利境内建立“阿提拉王国”的东方民族匈人便是从蒙古草原西迁的北匈奴。最早提出这支匈人就是匈奴的学者,是18世纪法国学者德经,他在《匈人、蒙古人及其他西方鞑靼的通史》一书中论述了匈奴西迁侵入欧洲的过程。这一看法得到不少学者的支持,他们结合中西史籍不断对这一观点进行补充论证。

之后几十年,匈奴在欧洲的活动都鲜有史料记载。“公元422年到468年,匈人在今天的匈牙利境内建立了一个名叫阿提拉的王国;公元461年史籍中有阿提拉儿子攻击西哥特人的记载。”这是欧洲史书对匈奴人的最后一次记载。匈奴王阿提拉去世后,有一部分匈奴人留了下来,后来阿尔帕德率领部落进入喀尔巴阡盆地定居,其中有部分是匈奴人后裔。所以现在有些匈牙利男子还使用被称为“上帝之鞭”的阿提拉的名字。

由于匈奴最后一次建立的王朝在匈牙利,所以有匈牙利人种学家曾经认为匈牙利民族是匈奴的后裔。这种观点是基于匈人是匈奴的基础得出来的,实际上学术界对匈人是匈奴的结论并没有取得一致意见。这个谜一样的问题,等待人们去证实。

以上就是强盛一时的匈奴,为何离奇消失了?匈奴后裔今何在?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强盛一时的匈奴,为何离奇消失了?匈奴后裔今何在?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