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一句古训“儿大避母”,意为成年子女应该独立生活,避免对母亲过分依赖。相比之下,“女大避父”这样的说法却多余。这两种差异的原因,一方面与传统的家庭角色分工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性别平等观念的进步。让我们深入探究这一现象。
文/贝贝豆(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一直以来老人们都会跟大家灌输一种思想,“儿大避母,女大避父。”孩子长到了一定年龄,父母就要学会放手。但是因为现在大多一家都是一个孩子,所以当家长的难免会为孩子操心,孩子都二十多岁了,当父母的还是不想撒手。
其实老人的这个观点从性教育角度来说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如果从性格和感情观上来讲,“儿大避母”有需要,“女大避父”就有点多余,甚至女儿应该多一些相处的时间。那么为何会出现这两种差异呢?
之所以要“儿大避母”,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易养出性格懦弱的妈宝男
随着儿子年龄的增长,如果当妈的还像小时候那样天天围着儿子转,会让儿子养成依赖性。每天被妈妈捧在手心的男孩子,长大后没有男人应有的气概和责任感,遇事只想逃避,因为凡事都有母亲挡在自己身前,这种男孩长大后也就是个妈宝男。
2.感情不能自己决定,凡事都要问父母
妈宝男在当今社会并不少见,大家平时在一些相亲节目上就能看到,这种从小到大都跟妈妈腻歪在一起的男人,即使在面临自己人生大事上也不会自己拿决定。而且在结婚后凡事都要过问当妈的,容易促成婆媳矛盾,婚姻也不会幸福,这主要就是因为“儿大不避母”使他缺少了对家庭的担当能力。
与“儿大避母”不同,从性格和感情的角度出发,养女儿应该“女大不避父”,这主要是因为“女大不避父”有以下两个优点:
1.使女孩懂得更爱自己
虽然有句话叫做“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但是在当今社会这句话明显不成立,现在一家一个孩子,生了女儿不把她捧在手心当宝疼就不错了,就算女儿嫁人了,当父母的也会一直牵挂。但是女人嫁到婆家后的生活肯定不会像在家里那样如意,如果碰到刁难人的婆婆和不贴心的老公,女人吃苦是难免的。这时“女大不避父”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其实比起妈妈往往当爸的都会更疼女儿,毕竟女儿是爸爸上辈子的小情人。从小到大都被父亲捧在手心的宝贝闺女,面对婆家的刁难通常都不会委屈自己,毕竟父母从小疼爱自己到大可不是为了让自己出来受委屈的,这样的女孩会更懂得爱自己。
2.面对挫折更坚强
母亲跟父亲相比,就算对孩子的教育把控的再严,她们的天性中难免还是会带有一丝柔软。而父亲就算再疼爱女儿,他们天性刚强,长大后也跟父亲非常亲近的女孩,通常在父亲的教育下,骨子里都会带着一丝坚韧,在面对挫折时,她们的心理会更强大一些,不会轻易服输、不会被困难打倒。
关于“儿大避母”、“女大不避父”大家还有什么观点,欢迎在下方留言区补充,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以上就是为什么“儿大避母”有道理,而“女大避父”多余?解读两种差异的原因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为什么“儿大避母”有道理,而“女大避父”多余?解读两种差异的原因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