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家庭教育是塑造一个孩子性格的重要因素。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外公和妈妈往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传承着家族的价值观念,也教导着孩子懂得关爱和分享。而孩子的共情力是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逐渐培养而成的。究竟是什么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的感受?这或许正是外公和妈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这段时间大家都在与疫情做斗争。前天,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视频。一位女医生叫刘凡,她是武汉儿童医院的医生,在儿童呼吸及免疫系统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几段时间,儿童医院被指定为武汉市唯一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儿定点救治医院,她主动承担起一线临床救治工作。她有一个女儿叫陈琪方,今年16岁。陈琪方的外公刘敦礼今年73岁,是一位有着52年工作经验的内科医生。这段时间,他选择坚守在医院的全科门诊。孩子陈琪方给患者写了一封公开信,在这封信中她这样写到:“当我得知我年迈的外公也在前线时,眼眶早已通红,还有我的妈妈,都说他们是党员会冲上前线。哥们,挺住,我把我的外公,还有妈妈都借给你了。”
当我看到这个新闻后,鼻子一酸,我被这位女孩的善良感动了。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里,尽管她也很爱妈妈和爷爷,但是,她能理解他们做出的选择,理解患者此时的心情。并且,还用写信的方式来表达对患者的鼓励。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这个女孩是一位非常有同理心的孩子,她能与他人共情。懂得与人共情的人,能理解他人的感受。到底什么是共情呢?
一、什么是共情。共情(empathy),也称为同理心,共情又译作同感、同理心、投情等。指的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该词是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阐述的概念。
共情能力很强的个体,能通过他人的描述,就能够很容易深入到对方的内心世界,去体会对方的情感与思维。
比如:当孩子看到他的好同学被老师批评的时候,他能感受到他郁闷的心情,他会去安慰他。会陪他聊天,倾听他的烦恼。还可能会讲个笑话让他的心情好起来。这就是共情。
通过共情,孩子之间或孩子与他人之间能够克服恐惧,学会相互之间如何建立连接。
共情还可以加深个体对自己的感知,加强自己与他人的连接。学习如何表达共情,学习如何诚实、坦白、宽恕地对待自己和他人。
二、共情的神经生理基础。在《共情的力量》一书中写到:共情的能力是直接连在大脑的神经回路中的,尤其是连在大脑中两个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区域中——杏仁核和新皮层。杏仁核属于原始脑或边缘系统的一部分。杏仁核是情绪脑,是快速产生欲望、暴怒、疯狂、极乐的部位,也是生成眼泪和储存我们最有意义的个人记忆的地方。
当人们的大脑具有这些神经生理基础后,就会有共情的能力。大脑中的杏仁核具有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的能力。杏仁核统治着大脑中的所有神经回路,它作为一个主操控台,对不同的物理威胁产生自动反应。因此,共情是一个人的自动反应。
有很多妈妈会发现,当成人对着2个月大的婴儿笑时,他也会笑。如果婴儿看到成人在他面前哭起来时他也会跟着哭。这说明婴儿能识别并感受到成人的表情和情绪,并且能做出相应的情绪反应。这就是婴儿在与成人共情。
有研究表明:10周大的婴儿能通过改变自己的面部表情来对妈妈的高兴、伤心或生气的神态做出反应。
4个月大的婴儿就能朝着一张笑脸开心地微笑。
8个月至1岁大的幼儿开始知道,自己跟他人是不一样的。但是,情绪脑占主导,所以他们还不太知道如何应对他人的困境。比如,不会去安慰对方,他们只是会对成人的表情做出反应。这种反应一般来说就是模仿。
孩子最初的尝试是“模仿”他人的行为。所以,当一个孩子看到另一个孩子哭泣时,他自己也会去抹眼睛。
小孩子最容易识别的表情是开心,然后是伤心、生气和恐惧。到四五岁时,孩子就能够准确地说出一些基本情绪。如:开心、伤心、难过、生气等等。
孩子在6岁时,能理解人们真实的情绪和表现出来的情绪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在妈妈的生气的时候问妈妈你是不是生气了?如果妈妈回答说:我没有生气。孩子也能从妈妈的表情和语气中感知妈妈生气了。这时,他不会再去惹妈妈。
三、得到过安抚的孩子才知道如何去安抚别人。不管多大的孩子,如果在他们哭的时候能得到成人的安抚,笑的时候能听到他人用笑声来回应的话,他们就会相信外界会用安抚的方式来回应自己的情绪。他们也会信任他人和这个世界。
当孩子看到别人哭的时候,他也学会了用同样的方式去安慰别人。这也是孩子习得的一种行为。
如果孩子在需要回应的时候,却长时间得不到成人的回应或者安抚的话,他们就会认为这个世界是没有回应的,是冷漠的,没有人会在乎自己。于是,他们就会停止发出与他人连接的信号,并且陷入到绝望中。以后,当他看到别人哭时,他也会无动于衷。
而如果孩子与有爱心的人互动,就能温柔地呵护和加强产生共情的神经回路。与孩子互动的人一般来说就是父母。因为只有父母陪孩子的时间才是最多的。如果父母能经常陪伴孩子,即使孩子会捣乱,也不会对着孩子大叫,而是用充满爱意的语言温和的与孩子沟通,去安抚孩子的话,孩子就能学会如何安抚他人。
当孩子被共情地对待时,他就知道自己是值得被如此温柔对待的。他对自己的共情能力也会快速提升。
四、如何表达共情。共情能够让人们认识到:他的生命值得被重视和拯救的。当我们去与别人共情的时候,我们就要表达出来,让对方知道。
共情与同情不同的是,同情是为了安慰他人。有时在我们看到别人哭的时候,会叫别人不要哭了,然后给他擦擦眼泪,这就是同情。而共情则是理解他人。共情需要在情绪上保持一定的距离——你要从悲伤、恐惧和愤怒中走出来一点。共情不仅仅只是“我理解你的感受或想法”共情并不止于理解,还有行为。
研究共情的心理学家强调,既要能准确地理解他人的情绪,然后还要能带着对每个人和每个情境独特性的尊重来给出回应。
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是根植在大脑的特定区域里的。而难点在于,把我们的理解转化为思考后的行动。在与人共情时,要保持专注,要关注焦点。
表达共情有6个关键步骤:
1.使用开放式问题。
开放式的问题就是不用“是”或“不是”来回答的问题,答案是开放式的,对方不会受到问题的限制的。比如,当父母向孩子表达共情的时候,可以问问孩子:
“你现在的感受是什么?”
“你认为好同学不理你了,还有什么原因?”
“对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
“你想怎样去帮助别人?”
开放式的问题,能够帮助孩子大胆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当父母用这样开放式的问题去问孩子的时候,孩子也就学了怎样去用开放式的问题去问别人。这是共情的第一步。
2.放缓节奏。
心理学家罗伯特·W.利文森和安妮·M.罗夫这样说到:在生理唤醒水平很高的情况下,会伴随有感知焦点的收窄。
当人们在有强烈的情绪的时候,是很难与他人去共情的。因为,此时很难感知别人的情绪。自己的情绪都没有处理好,更没有能力去处理别人的情绪。因此,在这个时候,就要让自己慢下来,休息一下,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好后才能与别人共情。
在节奏慢下来后,人们会重新思考自己刚刚做过的事情和说过的话,会从情绪脑的状态恢复到理智脑。我们发现,很多人在有情绪的时候会说出一些气话,但是,事后又感到很后悔。
曾有一位父母对我说:有一次我看到孩子在网上买了东西,并取了包裹回来。妈妈开始很想指责孩子,告诉他钱不能乱用。但是,后来忍住了,过了几分钟后,她这样问孩子:
“宝贝,你买了什么好东西呀?”
孩子回答到:“妈妈,这是我买给同学的生日礼物,他马上就要过生日了。”
“哦!这是你给同学准备的生日礼物呀!我猜你的同学在收到生日礼物后一定会很开心的!”
妈妈很庆幸自己在过了几分钟后再问孩子,让自己放缓了一下,从而避免了对孩子的误会。
3.不要匆忙做出评判。
与他人共情不要快速下决定。共情的表达要特别尊重每个人都会发生转变的天性。我们能对他人造成的最大伤害之一就是认为他们的个性是固定不变的。
当我们看当一个孩子做事情动作很慢的时候,父母往往会评价孩子:你做事很拖拉、一点都不自律、就是贪玩。用这样的话去评价孩子,这是给孩子贴上了很多负面的标签,他们认为孩子永远都改不了。而这些标签一旦给孩子贴上后就很难再撕下来了,这样做父母就无法与孩子共情。
学习不好的孩子会被贴上“学渣”的标签。而一个爱运动的孩子会被认为是“熊孩子”。如此评价孩子,就很难与孩子共情。孩子自然也学不会如何与他人共情。
共情就是不去评判孩子。即使孩子做得不好,也不认为他们就是一个贪玩的坏孩子。他们的天性就是喜欢玩。这样孩子会感到父母是相信自己的,是爱自己的,当孩子感受到了爱后,自己就会愿意做出一些改变。
4.关注身体感受。
共情也含有明确的躯体成分。事实上,有心理学研究者把共情定义为“一种易于激发别人产生类似反应的自主神经系统状态”。
共情是需要对他人的想法和感受进行更加复杂的整合。中枢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可以叫作共情神经系统。共情就是一种整合的头脑—躯体反应,想法和感受之间就是通过共情神经系统的反应进行相互作用的。
当父母在陪孩子玩的时候,会感到全身都很放松,呼吸是平稳的,心跳的速度也会保持正常的速度。
但是,如果此时因孩子写作业的事情而和孩子吵了起来,肌肉中血流的速度就会增加,血压会上升,应激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皮质甾醇)开始在你的身体中输送,你也开始感觉到体内有愤怒和应激的反应。
网上经常有关于父母陪孩子写作业的新闻。有父母说陪孩子写作业时胸口会很闷,自己还被气出了脑梗和心脏病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身体的感受和反应。
人们的心情也会受身体的生理反应所改变。比如:当一个人微笑的时候,会让神经系统安静下来,心情变得好起来。而如果自己在皱着眉的时候,自己的心情会越来越感到糟糕。
父母在关注自己身体感受的同时还要关注孩子的身体感受。比如在孩子碰到一些困难的时候,他们会有怎样的表情和身体反应。有的孩子在考试前会感到很紧张,手心会出汗、身体会轻微的发抖,心跳会加速等等。这是,父母可以与孩子进行共情,让孩子放松下来,而不是嘲笑孩子。
5.了解孩子过去的经历。
人们当下的一些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儿时的影响。因此,人们需要知道并理解一个人的过去发生了什么。父母要仔细回忆一下孩子在小的时候曾经经历过什么?要学会把过去和现在分开来看时,我们才能客观地看待事情。
比如:有的父母平常工作非常忙,他可能会忙到忽略孩子的感受,每次孩子在叫妈妈陪自己玩的时候,妈妈会说自己玩,对孩子会不耐烦。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们不会表达自己的感受。但是当孩子长大以后,父母会发现,孩子看到别人在哭或者很伤心的时候,他会无动于衷,不会去安慰别人。
这时父母指责孩子是没有用的,因为孩子现在的行为是源于过去未处理的冲突或是艰难的生活环境。因此,只有了解了孩子的过去才能更好的理解他现在的行为。
人们除了尊重一个人的过去外,也要注意我们自己的过去。共情也能让自己有一个觉察,觉察一下自己做得怎样。
6.设立边界。
共情能让我们不带偏见地去倾听事情表层下面的意义。而要做到不带偏见地倾听,我们必须设定边界。设定边界不是说我们要对他人不在乎,或者让自己不受他人痛苦的影响。相反,设定边界是为了能给对方客观的回应,为此,我们有必要保持自己的抽离状态。
有的孩子会对父母说自己不喜欢班上的班主任。班主任对同学非常凶,总是布置很多作业,并且说老师很偏心。当孩子说自己办主任诸多不是的时候,父母不要陷入到孩子的这种观点中去。因为孩子是带着情绪和偏见去评判老师的,而父母不能这样做。
父母应该设立边界,让自己处在一个客观公正的位置上来看这件事情。当然,设立边界的同时,我们也并不是说要否定孩子的感受,父母依然要去理解孩子当前的感受,并接纳他的情绪。可以问问孩子:
“你感到老师对你们很严格,是吗?”
“你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老师很偏心呢?”
“老师有没有关心过学生呢?”
共情不是与孩子一起对某件事情产生偏见,而是让自己从这件事情中抽离出来,用客观公正的态度去看问题。共情能让人们维持着一个介入和抽离之间的平衡。在共情的指引下,我们知道什么时候介入是必需的,什么时候离开才是对关系最好的。
当父母懂得如何与孩子共情后,孩子会在父母的影响下学会如何与他人共情。这段时间发生疫情后,很多医务工作者都奋战在一线工作。他们长时间无法与家人相聚。而他们的伴侣和孩子都能理解他们,与他们共情。这就是长期以来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爱孩子并且让孩子感受到爱,这是共情的感情基础。
我是雨后山林静。一位正面管教家长/学校讲师、鼓励咨询师、国家高级家庭教育讲师/指导师、二级心理咨询师,致力于家庭家庭教育,感谢您关注我!
以上就是“借给你了外公和妈妈!孩子的共情力从何而来?”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借给你了外公和妈妈!孩子的共情力从何而来?”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