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写史书的人,那么爱用春秋笔法?
什么是春秋笔法呢?
古代史官在记录的时候,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客观公正,不能有自己的主观见解;而使用春秋笔法的史官,所记录的事情,确确实实发生,也的的确确如实写了。但是,后人在读这段历史的时候,总会被牵着鼻子走。
比如说,汉武帝派遣李陵出击匈奴。
《史记》是这样记载的:
“贰师将军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右贤王於祁连天山,而使陵将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馀里,欲以分匈奴兵,毋令专走贰师也。”
翻译过来就是: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兵,在祁连山出击匈奴;为了让匈奴人分兵,汉武帝命令李陵率领5000步兵和弓箭手,跨越千里,偷袭匈奴人的老巢居延,不巧,半道遇到了匈奴主力。
言外之意,汉武帝想让李陵送死。
在这件历史事件里,汉武帝的确派李广利帅三万人出击祁连山;也的确让李陵帅五千人分匈奴主力,而且,李陵真的遇到了匈奴主力……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虚构历史了吗?没有;他做到客观公正了吗?也没有。既然所有的历史事件都有,为什么说司马迁没有做到客观公正呢?
请看《汉书》是如何记载:
“贰师将三万骑…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自请曰:“臣…愿得自当一队…毋令专乡贰师军。”上曰:“将恶相属邪!吾发军多,毋骑予女。”陵对:“无所事骑,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
这段话简单来说就是:李广利出击匈奴,汉武帝想让李陵当后勤主管。李陵跑到汉武帝那里吹牛,说给我5000步兵,我去掀翻匈奴人的老巢。汉武帝非常怀疑,问他,匈奴人非常凶狠,不然给你派些骑兵吧?李陵却再次吹牛说,要什么骑兵啊,我就用这5000步兵足以端了他老巢。
《汉书》的意思与《史记》截然相反,一个是李陵被动去偷袭匈奴老巢,一个是主动攻打匈奴老巢。
后来,李陵装逼被打脸,兵败投降匈奴。
汉武帝得知李陵战败后,非常生气,一怒之下将李陵灭了三族。
汉武帝的愤怒可以理解,毕竟,汉武帝最初的战略构想并没有错,李陵私自改变作战计划,致使5000汉卒埋骨沙场,李陵一死难泯其罪。可惜,李陵窝在匈奴地界,直到汉武帝驾崩都没再敢回去。
李陵的战败投降,还牵连了《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司马迁替李陵求情,被正在气头上的汉武帝施以腐刑(阉割)。
怪不得,司马迁会以“春秋笔法”在李陵这件事情上,“黑”汉武帝一把。可以想象,司马迁挨的这一刀,究竟忍受了多大的屈辱,尽管如此,还是对汉武帝耿耿于怀,想办法也要“黑”他一下。
《左传》里还记录了这么一件“细思极恐”的事情:
“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翻译:这年冬天,晋文公驾崩;第二天,臣子将为他出殡于曲沃。送葬队伍抬着晋文公的棺材走到半路时,棺材里忽然发出阵阵声响,声音大得就像牛在吼叫。
正常情况下,听到棺材里有响声,即使再害怕,总该将棺材打开看看吧?可是,送葬队伍却并未如此,而是在“神棍”郭偃的带领下,一起朝着棺材叩拜,说:“大王(棺材里)说,秦国的军队越过我们的国境,我们袭击它,一定会获得全胜。”
于是呢,送葬队伍任由棺材里发出声响,没有一个人提出要打开棺材,直到第二天将其埋入黄土。
《左传》的作者说的是不是史实呢?是!可是,他没有说,送葬队伍很有可能活埋了晋文公。
或许,这才是历史的本质——残酷,而春秋笔法不过是掩盖这一真相罢了。
以上就是司马迁被汉武帝施腐刑,为报复,司马迁在《史记》里这样“黑”他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司马迁被汉武帝施腐刑,为报复,司马迁在《史记》里这样“黑”他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