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再想满足父母的期望怎么办?

星座 2023-03-31 14:02:02 知道百科

在无法满足父母的期待这件事上,几乎每个人都有难以言说的郁结。这样的期待可能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工作恋爱,像一个围城一样把我们困住了,我们只能在被圈定的范围内生活。甚至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即便当我们在物理上离开了父母,依然还会受制于此,因为我们内化了父母的期待,镣铐解开了我们却不知道要怎样舞蹈。

每个人在这个过程中心情都是非常复杂的,面对父母的失望,我们会感到内疚和委屈,既觉得自己做错了,又觉得自己没做错; 面对父母的不解,我们会感到无力和孤独,意识到很难改变他们的同时,犹豫是否要孤意前行;

还有更难以体会的是我们对父母的失望和愤怒,如果我满足了父母, 父母为什么不能满足我,我和父母的关系什么时候变成了一种零和博弈,只能有一方存活?更深层的,我们可能会幻想如果做了真实的自己,是否不会被父母深爱,是否自己的路注定要失败? 这些情绪让我们感到恐惧而混乱,无所适从,难以化解。

01

为什么父母的期待会如此牵制我们

1.生存的需要

这是一种生存本能需要,和很多其他哺乳动物不同,人类幼崽在出生后很长一段时间都需要养育者精心照料才能独立存活,因此婴儿在很早就学会了匹配养育者的风格,这是进化决定的适应性功能。

我们要想活下来,需要被给予充分的物理庇护和情感安抚,我们会下意识地监测养育者的喜怒哀乐,以求获得更好的照顾。就像向日葵要迎着太阳生长一样,向日葵需要阳光的滋养,不过如果太阳只在一边照射,向日葵的生长轨迹就会被牵制有所偏离。

2.爱的需要

爱的感觉里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满足与被满足。当我们去满足父母的时候,父母会开心,我们也会感受到爱别人的快乐,相反当我们无法满足父母的时候,会产生我是不是不爱他们的错觉。 但长久的爱是无法仅仅通过无条件的满足去实现的。

这个过程非常考验父母能否觉察和抵挡住一种诱惑,即孩子在牺牲自我满足父母。如果一个家庭习惯了这种关系模式, 就会形成亲子关系的颠倒,孩子成了照顾父母情绪的人。

从发展的角度看,相比于孩童, 成年人在理论上应该有更大的情绪容器,可以独立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或者调动自己的成人关系去处理,尽量不要挤占孩子的情绪空间,不仅如此更理想的状态是,还能 腾出一部分空间帮助孩子发展他的情绪能力。

但很多父母由于自身的历史创伤,已经处在情感匮乏和被剥夺的状态,难以实现稳定的父母功能。一旦我们习惯并认同这种关系模式,会感到只有无条件地满足父母才是爱, 这样的“爱”让人感到消耗和被控制,而不是满足和自由。

3.文化的需要

长久以来,我们都生长在集体主义的背景之下,这样的文化属性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求同,我们要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一家人要整整齐齐的,这固然有助于当权者去管理, 但矫枉过正会绞杀个体的需求。当我们想做的职业和父母期待的不一样时,会听到质疑的声音“家里没有人干这个啊”,当我们在节日或团聚中流露负面情绪时,会被指责扫兴、另类。

如果我们不满足父母的期待,就意味着和他们不一样,而不一样的代价可能不仅仅是背叛一个家庭,甚至在集体潜意识里可能上升到欺师灭祖的程度。 你成了破坏集体完整性的那个缺口,会恐惧遭到评价、惩罚,甚至驱逐,会怀疑是不是自己的错,但事实上你的不一样没有伤害到任何人,父母可能会感到受伤,但这个代际创伤本来就在那,你只是个导火索。

02

如何面对和父母的冲突

1.面对现实父母

做好能做的,接受改变不了的。实际上父母对子女的控制和子女期待父母改变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归根结底 我们只能努力影响但无法强求外在于我们的其他人改变。

①评估父母的接受程度,选择性地、分阶段地披露。比如你可以表达的是:你的诉求是希望得到他们的接纳和尊重;你有充分的心理资源和现实资源,例如你可以为自己负责,你有现实打算、人际关系支持等等。对于容易激发他们应激反应的信息可以选择暂时或永久隐藏。

②接受父母的局限性。对于他们能够立刻接受这件事降低预期,任何人适应变化都需要时间; 对于他们可能因为自身局限永远无法理解你,做好心理准备。接受父母的局限性对任何人来说都非常困难,因为这会让我们意识到可能永远无法获得理想的父母的爱,这种丧失感需要时间慢慢消化。

2.面对内在父母

和内在父母和解远比面对现实父母更道阻且长,这才是一个人的战争,真正意义上的个人成长。每个人的人格里都有一部分来自对父母的认同,这些未必都是坏的,但 有所甄别、整合,有助于发展出真正的自我。

很多人经过长久的心理斗争,自己的需求和父母的期待已经搅在一起,分不清什么是自己的,只是感觉麻木、混沌;或者 把潜意识中压抑的对父母的愤怒转向自身,感到弥漫性地抑郁,经常无缘由地感到是自己不好、自己不行。以上这些情绪经年累月会发展演变,形成一些不适应的症状或关系模式,导致你会在不知不觉中重复上演着和内在父母的纠缠。

可能的破解之路,无他,唯有对自我感受力的慢慢培养,通过新的关系对自我进行有限再养育,包括但不限于读书、交友、禅修、接受心理咨询等等。这个过程未必都是愉快的,因为 所有的改变都意味着辞旧迎新,辞旧就预示着分离,和最初那个有局限的,但熟悉的关系体验分离。不过成长的魅力恰好也在于体验这个不断裂变和融合的循环过程。

愿所有人都能在爱的关系中体验到自由。

点击名片 ,查询关于黄鹤萍咨询的内容:

作者:咨询师黄鹤萍‍ ‍

图片来源:Pinterest

责编:birdman

以上就是如果你不再想满足父母的期望怎么办?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如果你不再想满足父母的期望怎么办?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