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唐太宗李世民与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合葬陵墓,是唐代极具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被后世称为“天下名陵”。在昭陵北司马门内有六块大型浮雕石刻,即“昭陵六骏”,分别是“拳毛騧”“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一作特勤骠)”“青骓”“飒露紫”,它们是李世民在为大唐王朝南征北战统一天下时所骑的六匹骏马。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唐朝虽然是唐高祖李渊建立的,但是,李渊也仅仅是带领几个儿子攻入了隋都长安而已,随后的事都是交给了秦王李世民,他带领麾下众将击败割据的群雄,最终统一天下。
长期骑着战马厮杀于疆场上,使李世民养成了酷爱战马的嗜好,即使社稷既定,挂甲卸鞍,以文治国时,李世民想起陪伴自己战斗而死的战马,也是往往伤感而落泪。
贞观十年(636年),长孙皇后去世,李世民在营建昭陵时,他决定在陵前雕刻阵亡的战马加以纪念,李世民亲自选取了六次重大战役中阵亡的六匹战马,并亲自为之作“赞”,以展现六骏的雄姿,同时炫耀他的武功。
这六匹骏马分别是:白蹄乌、特勒骠、飒露紫、青骓、什伐赤、拳毛騧。
李世民亲自题写的马赞为:
白蹄乌:倚天长剑,追风骏足;耸辔平陇,回鞍定蜀。
特勒骠:应策腾空,承声半汉;天险摧敌,乘危济难。
飒露紫:紫燕超跃,骨腾神骏,气詟三川,威凌八阵。
青骓:足轻电影,神发天机,策兹飞练,定我戎衣。
什伐赤:瀍涧未静,斧钺申威,朱汗骋足,青旌凯归。
拳毛騧:月精按辔,天驷横行。孤矢载戢,氛埃廓清。
那么,这六匹骏马都是李世民在统一天下过程中,参加的哪六场重大战役呢?
白蹄乌
这是一匹有四只白蹄的纯黑色战马,乃是隋朝灭亡之后,李世民为了统一群雄割据的局面,而亲自指挥的第一次大战役,对手是薛仁杲。
薛仁杲出身河东薛氏,魁梧雄壮,骁勇善战,号称“万人敌”。隋末,其父薛举起兵反隋,割据陇西之地。武德元年(618年)八月,薛举去世,薛仁杲继位。
新的唐朝要想巩固关中地区,以作为立业的根本,必须扫除西面的这个劲敌。
从薛仁杲继位之初到当年十一月,李世民作为元帅率领唐军在浅水原(今陕西长武县境)与薛仁杲展开了厮杀。
在浅水原之战中,李世民巧妙地利用步兵和骑兵两个兵种在攻守上的不同优势,在长期的正面坚壁挫锐之后突然加以狂风暴雨般的背后突袭,从而获得会战的胜利。
而在胜利之后,李世民又一鼓作气,骑着“白蹄乌”身先士卒,带着骑兵突袭二百多里,以破竹之势快速攻灭薛仁杲的老巢折墌(今泾川县东),薛仁杲兵败被俘,后被送至长安斩首。
这一套兵法成为后来李世民连破强敌的典范之作,如后来击刘武周、宋金刚、窦建德、刘黑闼等人,所采用的战术与浅水原之战都不无相似。
石刻白蹄乌昂首怒目,四蹄腾空,身上并没有被射中箭,可能是因为长途疾驰力竭而死。
特勒骠
该马毛色黄里透白,故称为“骠”,“特勒”是突厥族的一官名,故有唐史学者认为此马为突厥某官员所进贡,故名“特勒骠”。
武德二年(619年),李世民在与宋金刚作战时所骑的马。
宋金刚,乃是河东军阀刘武周麾下大将,刘武周割据于马邑(今山西朔州),是称霸一方的军阀。
619年三月,刘武周接受宋金刚“入图晋阳(今山西太原),南向以争天下”的建议,率兵2万南侵并州(治所晋阳),四月,联合突厥,驻扎黄蛇岭(今山西榆次北),兵锋甚盛。
刘武周势如破竹,进逼晋阳,唐军全军溃败。并州总管、齐王李元吉(李渊第四子)连夜携其妻妾弃州奔还长安。
十月,山西大部已尽归刘武周统辖,唐朝在黄河东岸仅剩晋西南一隅之地,关中震动, 李渊惊慌失措,甚至颁发了“贼势如此,难与争锋,宜弃大河以东谨守关西而已”的手敕。
此时,又是英勇盖世的秦王李世民站了出来,他认为丢掉了河东,关中就孤立了,争夺天下就更困难了,他主动提出狙击刘武周的任务。
十一月,李世民率军队奔赴龙门关,踏冰而渡过黄河,进驻柏壁(今山西新绛县西南),与敌将宋金刚对峙。
此战中,李世民先挫其锋,再磨其锐,又分兵掠其后,切断补给线,迫使宋金刚向后撤退,又乘敌军军心动摇,一路上穷追猛击,人不解甲,马不卸鞍,接连打了八次硬仗。
是役,刘武周手下大将尉迟敬德最后归顺李世民,成为跟随李世民征战天下的一员骁将。
在这场追击中,李世民乘“特勒骠”猛插敌后,宋金刚阵营大乱,溃不成军,唐军收复了太原及山西大片土地。
飒露紫
此马为纯紫色,乃是李世民在洛阳北邙山时与王世充所大战时所乘坐的战马。
王世充,乃是占据中原的大军阀,他还是领军大破李密,招降瓦岗众将的牛人,是李世民统一天下最大的竞争对手。
武德四年(621年)二月,李世民率唐军和王世充在洛阳北邙山展开会战。在对战之时,李世民只顾猛冲,与其余战将失去联系,所乘的“飒露紫”也被射中一箭,在危急之时,幸亏唐将丘行恭率众赶来,击退王世充军,保护李世民退回唐军大营。
昭陵六骏碑还记载:“飒露紫”陈列在祭坛西第一,碑刻丘行恭正在拔箭,“飒露紫”眼神低沉,头依偎着人,臀部稍稍后坐,四肢无力,好像强忍疼痛,全身抖动作临死前的挣扎。
青骓
一匹苍白色杂毛马,为李世民与窦建德在虎牢关作战时所乘的战马。虎牢关,也就是三国时刘备、关羽、张飞“三英战吕布”的地方。
王世充大本营洛阳被李世民所围困,他向割据河北的“夏王”窦建德求救,
621年五月,窦建德率十万大军来到虎牢关下,屡次攻关都被早先夺关的李世民所击败。
李世民骑着“青骓”马,在关上看到窦建德军奔波而来又连续征战,早已疲惫不堪,他认为时机已到,遂下令全力反攻,自己亲率劲旅,骑着“青骓”一马当先,杀入敌营。
窦建德军队大乱,自相践踏,十万大军顷刻间全线溃败,窦建德也被活捉,河北之地也全归唐军所有。
王世充得知窦建德被活捉,自知洛阳已不可能死守,遂投降了李世民。
这一战,李世民生擒两支最大的割据势力首领,标志着中原已归李唐王朝。
石刻青骓,作疾驰狂奔冲锋陷阵状,马身中五箭,前胸一箭,身后四箭,都是在奔袭冲锋时被射中。李世民对这匹马的评价极高,最后一句“定我戎衣”一语,显示了虎牢关之战对大唐王朝全局的胜利有多么的重要。
什伐赤
一匹纯赤色的战马,也是李世民征战虎牢关时乘骑的战马。石刻上什伐赤的姿态与青骓相仿,且身上也中五箭。
李世民在虎牢关之战中,也是经历了多次生死考验,好几次遭受危险,有三匹战马阵亡,所幸最终取得战争的全胜,基本上完成了他们父子统一天下的大业。
在赞语中最后一句的“青旌凯归”,流露出李世民内心的兴奋,也流露出他对战马的爱怜之情。
拳毛騧
此马身黄而嘴头黑,全身为拳毛,乃是都督许洛仁送给李世民的一份礼物。拳毛騧是李世民与刘黑闼作战时所骑的战马。
刘黑闼是窦建德旧将,窦建德兵败被擒后,刘黑闼与突厥勾结,又重新崛起,在漳南(今山东恩县)起兵,仅半年的时间,就从唐军手中夺得了窦建德原有的大片土地。
武德五年(622年)正月,李世民再次亲率大军,与刘黑闼决战于沼水(今河北曲周县),双方相持两个多月,虽然刘黑闼粮草不济,但仍与李世民相持不下。
在此时,罗成的父亲罗艺带幽州军士,前来相助李世民夹击刘黑闼,刘军腹背受敌,困苦不堪。
李世民又派人筑坝堵塞洺水上流使水流变浅,诱使刘黑闼渡水求生。
李世民还亲做诱饵,他骑着“拳毛騧”在前边跑,“拳毛騧”身中九箭刚上河岸时,还在河谷谷底的刘军,就被从上游放来的水冲了个一干二净。
刘黑闼与二百多骑兵往北逃到突厥,李世民俘虏了刘黑闼残余的部众,河北遂定。
昭陵六骏下落
昭陵六骏石刻为当时工艺家阎立德、画家阎立本所作。六骏采用高浮雕手法,以简洁的线条,准确的造型,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战马的体态、性格和战阵中身冒箭矢、驰骋疆场的情景。
昭陵六骏雕刻线条流畅,刀法圆润,刻工精细,栩栩如生,是驰名中外的石雕艺术珍品。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清朝灭亡后,我国正值混乱之时,“飒露紫”和“拳毛騧”两石刻在1914年时被盗,辗转于文物商之手,最后流失海外,后入藏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白蹄乌”、“特勒骠”、“青骓”、“什伐赤”四骏也曾于1918年被切割成块装箱,幸亏在盗运时被民众发现并截获,现陈列于西安碑林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