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是被誉为曹操身边的第一谋士,以其聪明才智和卓越智谋,为曹操出谋划策。然而,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晚年的荀彧与曹操产生了冲突,并最终选择了以绝望而死。这个悲剧性的结局引起人们的深思,是何原因让这位聪明睿智的谋士与他伟大的主公走上了对立的道路呢?让我们一同探寻其中的缘由。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命令下人送一盒食物给荀彧,本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上级关心下级的事情,但在荀彧看来非同寻常,因为送来的食器中空无一物。看着空荡荡地食器,荀彧陷入了沉思,回想年初董昭等人提议让曹操进爵国公、加封九锡,自己激烈地反对,或许已经惹怒了曹操吧。
如今的曹丞相已经位极人臣,他想要更进一步,不再是当年想做征西将军的大汉忠臣了,而自己也成为他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如今送来一个空的食器,岂不是告诉自己当年汉景帝和周亚夫之故事?
当年丞相的周亚夫和汉景帝因政见不合,双方闹的不愉快,某天汉景帝请周亚夫吃饭,给了一块猪肉却不给筷子,天子面前总不能用手抓吧,周亚夫喊身边侍从拿一双筷子过来,没想到汉景帝当场就说了一句:“我给你这么一大块肉还满足不了你吗?”
等周亚夫离开之后,汉景帝又说了一句话:“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
意思是这样不服气的人如何能成为未来天子的臣子?果然不久,汉景帝就借机将周亚夫打入大牢,活活地饿死周亚夫。
汉景帝请周亚夫吃饭却不给筷子和如今曹操给自己送饭却送来一个空的食器没什么区别,自己不体面怕不是要步入周亚夫后尘。
当夜,荀彧饮药自尽,时年五十岁。
从初平二年(191年)遇到曹操到建安十七年(212年),荀彧跟随曹操近二十年,这二十年的时间里,荀彧一直帮助曹操处理军国事务,为曹操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被曹操称之为“吾之子房”,也是他为曹操谋划迎奉天子的政策,是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
但如今却落的如此下场,不免有些心寒。
世人都言曹阿瞒阴险狡诈,就是因为荀彧不支持自己,用计害死了一心想要忠于汉室的荀彧,那么问题来了,荀彧真的忠心汉室吗?
或许年轻的时候真的如此吧,谁没有年轻过,谁没有过自己的热血和理想,但荀彧从头到尾都是站在世家门阀的一边,而不是皇室的那边,他的理想从来都是和刘汉没有关系的。
毕竟衣带诏时期,曹操的举动已经很明显了,如果忠于大汉,荀彧依靠自己的人脉和势力足以帮助汉献帝,但他却视而不见,就连刘协和董承也看得出来,没有拉拢荀彧,在他们眼里,荀彧是不会反曹的,哪怕给予他汉家大义,天子诏书的支持他也不会。
在汉献帝身上,荀彧展现最多的是个人对天子一方的同情,但在重大的根本利益上则是追随曹操的脚步,为曹操的权势扩张而服务的,一方面不遗余力的协助曹操,将朝政大权逐步转移到曹操手上,一方面将在无关大局的范畴内给予刘协和汉朝廷一些帮助与支持。
毕竟他是颍川荀氏,是天下的大族,他得考虑自己家族的利益。在他看来,只有曹操才能维持现在汉帝虚君统治的状态,好让世家大族掌握大权,而曹操的基本盘全是世家门阀,得依靠他们维持现在的局势。
但曹操也不傻,他很明白东汉末年的危机来源于何处,也很清楚地知道世家门阀的为祸之烈,整个东汉其实都是被世家门阀做掌握,所谓汉帝不过都是依靠门阀进行统治。
门阀通过掌控推举孝廉的方式推举官员,得到推举的官员反过来又会维护门阀的利益,对于门阀士族的土地兼并和蓄奴视而不见,至此东汉末年的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已经影响到了东汉的的统治。
曹操其实很想改变这个局面,大力提拔草根和寒门,但唯才是举说得容易做起来很难,世家门阀的力量庞大的难以令人想象,两百年的积累下的门阀力量让人窒息。
荀彧年轻的时候或许和曹操一样,也是愿意提拔底层和寒门的,比如戏志才、郭嘉等底层寒门都是荀彧推荐的,但晚年的荀彧已经变成了维护世家门阀利益的老朽,和其他门阀走的更近了。
门阀走在一起,引起了曹操的警觉,但又无能为力,毕竟没了门阀士族的支持,他如何能稳定朝政?
于是曹操决定称帝,只有称帝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才能从制度上改变这一现象,但曹操的篡位会严重损坏以荀彧为代表的世家大族的利益。
曹操不篡位,汉帝是虚君没有实权,真正的权力被曹操掌握,而仅次于曹操的是荀彧,一旦曹操病逝,荀彧就能上位掌控朝政,即便自己熬不死曹操,自己的基本盘也根深蒂固,远比曹操这样骤然上位的暴发户底蕴厚得多,下一代人肯定能盖过曹二代,哪怕盖不过,双方继续合作,地位也不会低。
但曹操如果称帝,新王朝的皇帝立刻就变成实君了,日后权力都会被曹氏掌握,荀氏再也不可能在新王朝掌权,只能跪地称臣,所以以荀彧代表的颖川士族肯定是不能接受曹操的篡位的。
其他士族可以认同曹操现在的地位,但不会认同曹氏长久的地位,于是荀彧带头抵抗,用最激烈地方式表达了反对曹操篡位的态度,没了世家大族的支持,曹操只能无奈选择放弃,至死都没能完成改朝换代。
曹操一死,曹丕的威望和能力都远不如曹操,位子远不如曹操那么稳固,为了换取世家大族的支持,曹丕不得不让渡一部分权力换取世家大族的支持,成功完成了改朝换代,当然获利最大的就是颍川荀氏。
有人说颍川荀氏是东汉三国两晋真正的无冕之王,这话或许有点夸张,但在西晋,颍川荀氏是当之无愧的棋手,也是曹丕推行的九品中正制度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荀彧的女儿是陈群的妻子,而陈群又是九品中正制的创始人;
荀彧的第六子荀顗是司马氏的心腹,深受司马昭的信任,也是西晋礼仪制度的总领者;
荀彧的孙子荀霬,外公是曹操,舅舅是曹丕,岳父是司马懿,小舅子是司马昭、司马师,至于表弟就是司马炎,这家室关系谁也比不上。
至于其他荀氏子弟也是如此,联姻的不是皇室宗亲就是当世一流的士族,如此家族,就是魏晋时期最为典型的世家门阀。
如果说曹操还有点试图提拔底层和寒门的心思,那么荀氏作为门阀士族,是绝对不可能给底层和寒门一丁点机会的。
所以说荀彧和曹操的矛盾从来不是忠不忠于大汉的问题,本质上是皇族与世家门阀的矛盾,皇族想要提拔底层寒门,但世家大族却不想这种事情发生,就算荀彧年轻的时候作为热血青年有这样的想法和曹操走在一起,但随着家庭和家族的牵绊,必然会站在自己家族一边。
这就是荀彧为代表的士族,他们从来不会忠心于某个具体的皇帝,忠于汉统只是因为这个秩序下他们利益和安全才是最有保证的,一旦换了一个支持他们利益的政权,他们就立马抛弃,就这么简单。
以上就是荀彧:曹操身边的第一谋士,晚年为何与曹操产生冲突并以绝望而死?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荀彧:曹操身边的第一谋士,晚年为何与曹操产生冲突并以绝望而死?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