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商鞅变法,作为春秋时期历史上改变秦国命运的一次重大转折点,一直以来都被人们所热议,如果不是商鞅和秦孝公进行的这一次的变法,秦国的命运将会如何,还真的是不好说,或许永不了多久,就会被其他国家给干掉了吧。不过秦国在变法图强的时候,后来成为秦国攻击对象的山东六国,他们分别都在做些什么,有没有同样也在变法的国家呢?
秦孝公即位后,因为他的父亲秦献公在与魏国河西之战中失败,秦孝公被迫割地求和,之后秦孝公在天下七国范围内发布求贤令,决心改革图强。
之后,商鞅因在魏国仕途受阻,前往秦国,然后为秦孝公提出了秦国强大的《强秦九论》,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些列整套变法改革的策略,与秦孝公谈了三天三夜,深得秦孝公的信任,被授予左庶长。
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先后两次实行商鞅变法,变法内容分别涉及到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
而在公元前356年至公元前350年商鞅变法的这段时间里,山东六国都在干嘛呢?
齐国——整顿吏治,对外用兵,走向霸业
公元前356年,齐桓公死后,儿子齐威王即位。齐威王刚即位,赵魏韩就一起攻打齐国,真是可恨。
齐威王二年(公元前355年),齐威王采纳邹忌谏言并任邹忌为相,开始整顿吏治。
公元前354年,魏国攻打赵国,魏国围困赵国国都邯郸。
公元前353年,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威王于是任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让坐在带着蓬帐的车子中出谋划策。十月,齐军取得桂陵之战的胜利。
齐威王六年(公元前351年),齐威王开始贪图玩乐,不理政事。
齐威王七年(公元前350年),卫国攻打齐国,齐筑长城。
齐威王九年(公元前348年),赵国攻打齐国,占领齐国的甄城。
魏国——前脚打人,后脚被打,走下坡
公元前356年,鲁、宋、卫、韩的国君都到魏国去朝见魏惠王,魏惠王又成为诸侯的领袖,魏国称霸。
公元前354年,魏国攻打赵国,魏国围困赵国国都邯郸。
公元前353年,桂陵之战战败。
公元前352年,秦军进攻魏国,夺取魏国安邑与少梁。同年,魏惠王面西修筑长城以抵御秦国。
魏国开始走下坡路。
赵国——挨打,公子夺嫡
公元前356年,赵成侯与齐国、宋国在平陆会盟,与燕国在阿地会盟。
公元前355年,魏国贡献给赵国建筑良材荣椽,因而用它来修建檀台。
公元前354年,魏国攻打赵国。
公元前353年,魏国围困赵国国都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
公元前351年,魏国将邯郸归还给赵国,赵魏两国结盟。 同年,秦国进攻赵国。
公元前350年,赵成侯去世,公子赵緤与太子赵语争立君位失败,逃奔韩国。于是太子赵语即位,是为赵肃侯。
韩国——申不害变法,诸侯不来侵伐
公元前357年,韩昭侯攻打东周,占领东周的陵观、邢丘。
公元前355年,韩昭侯任命申不害为丞相,力行变法,实行改革。申不害运用法家的权术,内政修明,加强中央集权,以“术”治国,使韩国国内得到治理,诸侯不来侵伐。
公元前352年,韩昭侯前往秦国与秦孝公会见。
楚国——趁人之危,攻城略地
前358年,楚伐魏,决河水以攻长垣。
前354年,魏军攻围赵都邯郸,楚军援赵。并向西侵入巴地。
前353年,楚伐魏。魏拔邯郸,楚取魏睢濊间地。
燕国——没事开会
公元前356年,燕后文公与赵国在阿地举行会议。
商鞅变法十几年之后,前334年,苏秦来到燕国,游说燕后文公,而后初使赵国,联合六国合纵攻秦。
这是后话。
以上就是秦国在商鞅变法期间,山东六国正在做的事,除了韩国申不害变法,齐国整顿吏治之外,其他四国不是你打我,就是我打你,争霸战争打的不亦乐乎。
这个问题无外乎是想问,在秦国商鞅变法的时候,山东六国为何不能效法秦国也变法,其实,从上面的罗列也不能说明山东六国的短视,只能说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国情,不过那段时间秦国确实获得了战略上的安全期,不仅没有山东六国侵略,还出兵攻打过赵国和魏国。
秦国自商鞅变法开始,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时也,势也,更在人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