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产业的竞争中,国产车企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据预测,未来只会剩下五家国产车企,其他的车企将相继"倒下"。这一消息让整个行业陷入了一片忧虑之中。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技术进步的压力,国产车企需要加快创新步伐,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以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这也将成为未来国产车企发展的主要挑战之一。
开年刚复工,国内车市就在热闹又惨烈的氛围中,拉开了序幕。热闹,是因为比亚迪以 7.98 万元的秦PLUS 为先头部队,打响车圈 2024 年降价潮的第一波。
并从去年的“油电同价”的口号升级到了“电比油低”,紧接着长安、吉利等迎头跟上,在秦PLUS 荣耀版上市的 2 天时间,有超过 5 家品牌,选择了官降。
而今天又推出“唐汉荣耀版”车型,以 16.98 万元起的汉MD-i,再次突袭车圈。
不用多说,也不用多分析,价格战、内卷和掀桌子的东风,显然已经刮到了2024 年。
而另一边,也是在复工第一天,高合就被曝出停摆的传闻。
大致是:工厂停工停产、高管们都在忙着找工作,丁磊手上没钱。
繁华与衰败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再次把新势力造车是否长远,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推到了风口浪尖。
老狐也想起,此前余小嘴等车企掌门人和高管曾表示:未来中国汽车的主要玩家会小于等于 5 家,超过 10 家的可能性不大。
马斯克更直接预言:未来全球只有 10 家车企,会是特斯拉 +9 家中国车企。
要知道,相比美国有 4 家车企、日本 9 家和欧洲的不到 10 家,我们国内拥有几十家车企,有销量的品牌超过 160 个,在售车型多达千款以上,稳居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多年。
在百年一遇的电驱化变革之下,竞争和淘汰赛真的会如此猛烈吗?
首先,能否跟上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节奏是关键
我们先把传统车企、新势力,燃油和电驱的门第之分,放在一边。
淘汰这个机制,一直贯穿着整个汽车行业,和手机、家电等产业一样,混不下去,最终就是会消失,这也是市场和消费者选择的结果。
汽车产业的洗牌和重组,大概经历了几个阶段。
第三方(维基百科)资料显示,作为曾经的全球第一大市场,至今美国倒闭的车企超过了 1500 家,基数要比我们国内多很多。
作为自由、个性的代表,美国消费者钟爱大排量、马力强的车型,并孕育出了 1/4 英里直线加速赛、摩押越野大会、皮卡改装等独特的汽车文化。
但是到了石油危机之后,许多家庭难以承担大排量汽车的油费,更加经济、耐用的日本车抓住了机会,一跃成为燃油车时代的巨头。
相比较来说,欧洲市场要更加保守一些,消费者要更喜欢本土品牌,日系车虽然打开了市场大门,但销量表现比较平淡。
不过,在其他市场,丰田、本田的销量也要遥遥领先雪铁龙、标致等,从号召力的角度来说,欧系车更具含金量的是奔驰、宝马等豪华品牌,普通品牌中脱颖而出的只有大众。
2022 年,日本汽车的全球销量已经达到了 2051 万辆,是唯一达到该量级的汽车销售国。
淘汰和消失的故事,同样也在国内市场上演着,像华泰、野马、双环等,年轻的小朋友们可能都没听过。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总结一个规律:被淘汰,肯定离不开营销、技术、资金和制造等存在短板。
但底层逻辑是,我们的消费需求一直在变化,能跟的是上市场转型节奏,才是车企保持活力的关键。
老狐觉得,传统车企、新势力,燃油和电驱等标签,在生存问题面前都是不绝对的。
像理想已经成为了国内首家销突破 50 万辆的新势力;电转型缓慢的丰田,在 2023 年竟然创造了新的销售纪录。
*来源理想汽车 2023 年财报
最让人焦虑的显然是价格战和智能化。
价格战直接给制造成本和盈利能力提出了新的压力和要求。
智能化像智能座舱和智驾辅助等,直接将车从传统硬件,到软件、智能化进行了重新的定义和升级,像不久前上市的问界M9,在车灯和底盘方面,都玩出了新的花样。
对了,老狐的问界M9,已经在路上了,不出意外,下周能提车。
与此同时,国内消费者也正在更注重实际体验,对品牌的界定感知逐渐模糊。
有第三方机构统计:国内车主是品牌忠诚度最低的,换车时,有超过 8 成用户,会首选考虑其他品牌。
2015 年的北京车展,曾有媒体前辈指着各种小众的品牌和车型说,国内市场的包容度真的太高了,有些车在海外市场,甚至是本土都卖不了几辆,但进入国内,日子过的却非常滋润。
但这样的时代,似乎也一去不复返了。
从讴歌、Jeep、雷诺到三菱,一些一线、二线的海外品牌,在国产后甚至会在国内混不下去,有些彻底退出,有些则转为进口销售。
我们也可以具体到按车型划分,在轿车、SUV 和 MPV 几大类别中,销量排名前 20 的,除了少数新能源脱颖而出,近几年一直没有太过突出的变化,市场格局已经形成,且两极分化的趋势非常明显。
当然,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去包容度,恰恰也是市场成熟的标志,消费者越来越懂车,不仅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如此说来,边缘化的品牌是不是真的要没机会了?
我觉得短期内也许不太现实。
老狐直接说观点:国内市场短期淘汰至 5 家以内,似乎也是不太现实的。
我觉得最近的淘汰言论,主要指新能源车取代传统燃油,如此以来,电转型落后的车企,显然会处于被动的位置,而且价格战不断升温,规模小一些的,成本和盈利可能会先扛不住。
因为汽车行业一直都是一个马太效应非常明显的行业,也就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但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来看,国内市场的体量实在是太大了。
老狐统计了一下,国内排名前 20 的品牌,市场占比能达到 80% 左右。
其他小众品牌仍能分到 20% 的市场份额,也就是年销 500 万辆的市场规模,数量上仍然非常庞大的。
超过 2023 年印度市场 410 万辆的总销量,相当于日本和巴西市场的年销之和。
也就是说足够大的基数,依然提供着充足的养份。
同时,排名前 20 的品牌中,国产车企和合资,基本各占半壁江山,清一色的国际性大公司,而且除了简单的市场竞争关系,还有地方经济保护和税收、就业等其他特殊因素。
所以,最不确定的还是新能源车的发展。
最近,王传福表示:新能源汽车只会越跑越快,预计今年中国新能源车单月渗透率会超过 50%。平均到月销的就是 150 万辆左右,一旦实现,国内将轻松成为年销过千万辆级别的新能源市场。
老狐觉得可能性非常大。
2023 年,新能源全年渗透率达到了 35%,单月最高渗透率突破了 40%,王传福的豪言并非翻倍式的大跃进,而是有序的目标。
比亚迪也正在通过“油比电低”,来推动整个新能源市场的加速普及,尤其是在主流品牌纷纷加入价格战后,转化的速度,可能会更快。
而且事物的发展超过 50%,就是一个里程碑。
现在我还是看很多网友不认可新能源车,但是当超过 50% 的时候,很多人的观念可能会被潜移默化。那么还没有转型成功的车企,就真的危险了。
所以,长期来看,我是认可余小嘴的观点的,未来中国市场的主要玩家数量可能会小于 10 家,跟手机行业如出一辙。
当年国内几十家手机品牌,现在一只手能数得过来,小众品牌基本都已经死掉,取而代之的是大品牌旗下的子品牌。
同理,汽车行业也一样,巨头们看到哪个细分市场有价值,自己有技术又有钱,往里面卷死那些独立小品牌是必然发生的事情。
比亚迪集团已经推出了王朝系列,海洋网系列,仰望、方程豹、腾势等等各个领域的车型。
华为“四界”的定位也各不相同。
华为和比亚迪,要钱有钱要技术有技术。所以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甚至消失,在大多数行业都适用,车企也不例外。
所以,老狐认为短期内,会竞争出几家大绝对的巨头,其他车企慢慢边缘化,再接着,这些巨头会去蚕食边缘化的车企,直至完全胜利。剩下几家巨头。
这不,今天传闻长安汽车要收购高合汽车?
接下里你们觉得那些车企会很危险。
总的来说,能够在今天生存下来,而且活的不错的车企,必然是在核心技术、产品定义、供应链条、销售渠道、市场营销等多个层面,都有所作为的。
毕竟造车是一场长跑,在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各家都会变的更加全面而具有韧性。
老狐比较欣赏哪吒张勇的态度,“他呼吁不必过分忧虑未来,做好眼前的市场,剩下的交给时间和市场去决定”。
大家怎么看?您觉得未来国内市场会留下谁?谁又会被淘汰?
老狐比较看好华为和比亚迪,一个帮助车企造好车,一个拥有汽车的全产业链,怎么看,都是稳赢的局面。
参考资料:
汽车之家、懂车帝
编辑:泽天 周明
以上就是未来国产车企只会剩下 5 家,“倒下”了?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未来国产车企只会剩下 5 家,“倒下”了?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