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是一种情感沟通的技巧,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和情绪。尤其在与孩子的沟通中,共情更显得尤为重要。学会共情话术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与孩子沟通,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理解,从而建立起更加良好的亲子关系。在日常与孩子交流中,掌握共情话术能够让我们更快地接触到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情商与自我管理能力。
现在的爸爸妈妈真是挺不容易的,不仅要照顾娃的吃喝拉撒,还要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这年头,没点心理学常识,好像就没法养好孩子了。这不,前两天我的一个闺蜜跟我吐槽:“孩子动不动就哭,这传说中的与孩子共情根本就不好用啊,我共我的,娃哭娃的......”
掐指一算,像我闺蜜这样的家长应该不在少数,平时会有意识地学习一些育儿方面的心理知识,却在实践的时候,发现根本没那么简单。
就比如共情几个事儿:明明孩子有情绪、哭闹的时候,我有和他共情了,不仅没哄好,反而情绪更差了!
咱们针对孩子情绪的文章出过不少了,但好像还真没详细和大家聊过“共情”。
如果你也有这些困扰,今天的干货可要认真看哦~
1
你可能陷入了“假共情”
先来看看什么是「共情」。
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阐述的概念。可以理解成同理心,指的是对他人的心理活动或情感感同身受。
有共情能力的人可以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角度,体验对方的情感、考虑问题,并对对方的感受做出你的回应。
○道理没错,可为什么你的共情对孩子不管用?
一应用在孩子身上,发现并不能带来实质性帮助的你,看看你的共情是不是这套路?
“宝宝,妈妈理解你现在的心情xxx(接纳情绪),可这么做是不对的xxx(纠正错误),你要这样做xxx(指出正确方法)。”
老实说,想要对孩子“共情”的你,是不是都带着一个“根本目的”——停止坏情绪、哭闹?
多少带着些“功利性色彩”的话,脑子里只有一个想要达成的目标,就越想快速到达目标的彼岸,自然,就没办法真正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孩子的情绪。
通俗点说,就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欲速则不达。
2
披着共情外衣的「控制」
父母一旦对孩子当下的情绪、行为有了具体的“终止目的”,下意识会不自主地想要控制孩子。
即希望孩子往自己希望的方向行进,又想要孩子情绪更稳定,行为更懂事,如何实现呢?“共情”就成了很多父母的“技术法宝”。
举个例子→孩子想再多看一会手机不被允许而哭闹发脾气,妈妈开始尝试共情:
“我知道你正看在兴头上,妈妈没让你继续看手机,你很难过,但是手机看多了对眼睛不好,行了,不哭了。”
此时的孩子并没有因为妈妈的安慰而感到好受些,反而会觉得不理解:“你都知道我正看在兴头上,还不让我继续看......”
而面对孩子变本加厉的情绪,很多父母因为孩子没有按照自己的预期——停止坏情绪,已经是在压抑自己的怒火了,心里还会委屈地想:“道理我也讲了,哄也哄了,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
这种共情方式,表面上没什么毛病,通过言语的确是肯定了孩子的情绪。
但掰开了看,其陷入的误区是“有目的地控制”,并没有真切的感受孩子的感受,而是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共情催眠,只能感动自己。
3
孩子虽小,却心思敏捷
不要认为孩子小,就是好糊弄的,小孩子的感知能力是十分敏捷的,并且“抓重点”能力很强。
你对孩子说的话,他们是可以分辨出你是真情实感地与孩子站在一边,还是只想要达到你自己的“目的”。
对孩子来说,他们不需要“虚情假意”的共情,可能一次两次有效果,次次都是一个套路,他们不仅不会买账,反而更为反感父母的回应,这也就是为什么你越共情,娃越哭闹的根本原因。
4
“共情”不是一个技术活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不建议把共情当成一个“没有感情的哄娃工具”。
共情也从来不是一个技术工种,共情也真的不是没有门槛,人人都能学会的。
尤其是作为父母,想要共情孩子,首先父母要先学会共情能力。
01 出发点是发自内心
共情孩子的门槛之高,是因为它需要父母先“成为孩子”,假象成孩子的视角去看待问题,才可能理解孩子的感受与行为。
这点必须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几句不痛不痒的安慰。
亲子专家杨瑾的《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一书中,就介绍了非常可行地进入共情的方法:蹲下来。
试想一下,“高高在上”的父母正在用一个权威者的角度和对面的小小的孩子“共情”,如果你是孩子,你会感到自己的感受会被理解吗?还是会认为自己正在向“权威”低头?
如果蹲下来去和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你可能内心和视角都会有另一种感受。
这种感受驱动着你好像可以感知到孩子,平视的世界给双方平等尊重的感受,也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情绪是真的被父母重视的,而不是只想控制我。
02 不制止+非言语沟通
如果你已经做好了发自内心理解孩子的第一步,那么你还需要知道的是:孩子的坏情绪并不是要通过“父母共情”来终止,而是通过共情去理解发泄。
共情也不是认同和理解就能草草了结的,咱也要知道:孩子仍需要有出口将情绪洪水释放出去,而不是憋下去。
想继续看手机,但不被允许,就是很难过;
还想接着玩,但妈妈说要睡觉了,就是想哭闹;
玩游戏很想赢,但回回都输,就是想发脾气;
我不想把玩具给妹妹玩,妈妈让我给她玩一会,就是很委屈......
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负面情绪,我们在认同和接纳孩子情绪同时,也要允许孩子的坏情绪出现和找寻出口,而不是透过“共情”让他们停下来。
其次,和孩子共情,也不一定非得用多么“华丽”又富有渲染能力的语言感染孩子,不如给孩子一些非言语沟通来得更实在。
非言语沟通——指的是使用除语言符号以外的各种符号系统,包括形体语言、副语言、空间利用以及沟通环境等进行沟通,即便不用说话,也能传递信息、沟通思想、交流感情。
在孩子有情绪出现的时候,安静地陪伴在一旁给他发泄情绪的时间,拍拍孩子的背、摸摸孩子的小手,给他一个理解的眼神和一个抱抱。
亲子间的肢体接触比语言更能产生“情绪共振”。
03 最后再谈共情话术
如果掌握了前面两个阶段的要领,再来说话术,才是一个完整且饱满的共情过程。
共情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看到实质性效果的,而是需要长期使用,长效出效果。
话术不一定要生搬硬套,还是理解共情的内核和话术要义根据实际情况来变通。
○下面我举例分享2种可参考话术~
自我揭短——适用于挫败感情绪
孩子:“为什么我每次和你比赛拼图都赢不了,呜呜呜,我不要输......”
妈妈:“你才4岁就能完整地拼好拼图,还能和别人比赛,你知道吗?妈妈小的时候10岁都还在拼不完一张拼图呢?眼睛就看花了,拼不出来我还哭了好久,还发誓再也不玩这个破拼图了!”
话术解析:适当示弱,把自己代入孩子当下的情形,让孩子感受原来自己不是差劲的那个,内心落差感下降,有他人共同境遇感受,心情也能好了一大半。
具象形容法——适用于委屈型愤怒
孩子:“妈妈,那明明不是我弄坏了,爸爸凭什么说是我弄的,呜呜呜......”
妈妈:“爸爸没听你解释原因就批评你了,我要是你也会感觉很生气,很委屈,你感到爸爸不相信你说的话,对不对,而且也不知道如何让爸爸相信,就像心里有块大石头一样堵着在,很难受对不对?”
话术解析:对于复杂情绪,孩子没有鉴别能力,只能靠发脾气去宣泄,年龄小的孩子,可以使用具象的比拟,让孩子认识这是一种什么样感受的情绪,并引导孩子调动思维能力转移情绪,处理情绪。
共情看似简单,想要掌握并不容易,我们在关注孩子的情绪时候,与其假共情不如不使用共情。
一旦共情,就需要注重“真诚”的流动,同时,共情不是解决问题的终端手段,而是让问题变得易于处理的一种情绪解法。
以上就是学会这个共情话术,让你更有效地与孩子沟通,让共情能发挥更大作用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学会这个共情话术,让你更有效地与孩子沟通,让共情能发挥更大作用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