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城镇家庭结婚生育养育成本数据调查:压力山大

育儿 2024-04-19 09:21:02 知道百科

根据2024年中国城镇家庭结婚生育养育成本数据调查显示,随着时代的发展,结婚生育养育成本逐渐增加,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由于房价、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支出不断上涨,使得许多家庭面临着承担不起生育和养育成本的挑战。这种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解决这一问题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全国家庭 0-17 岁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为 53.8 万元;0 岁至大学本科毕业的养育成本平均为约 68 万元。按城镇和农村区分:0-17 岁城镇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为 66.7 万元;0-17 岁农村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为 36.5 万元。按不同省份区分:上海和北京家庭 0-17 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分别为 101 万元和 93.6 万元。相比之下,西藏家庭 0-17 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只有 34.9 万元,青海省家庭 0-17 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只有 37.9 万元。按收入水平区分:低收入组家庭 0-17 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为 125533 元,即约 12.6 万元;中间偏下收入组家庭 0-17 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为 281730 元,即约 28.2 万元;中间收入组家庭 0-17 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为 446582 元,即约 44.7 万元;中间偏上收入组家庭 0-17 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为 691765 元,

即约 69.2 万元;高收入组家庭 0-17 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为 1315254 元,即约 131.5 万元。按城镇和农村家庭的孩次区分:城镇一孩 0-17 岁平均养育成本为 66.7 万元;城镇二孩 0-17 岁的平均养育成本为 52.5 万元;城镇三孩 0-17 岁的平均养育成本为 39.9 万元。农村一孩 0-17 岁平均养育成本为 46.3 万元;农村二孩 0-17 岁的平均养育成本为 36.5 万元;农村三孩 0-17 岁的平均养育成本为 27.7 万元。养育成本的国际比较:把一个孩子抚养到刚年满 18 岁所花的成本相对于人均 GDP的倍数,澳大利亚是 2.08 倍,法国是 2.24 倍,瑞典是 2.91 倍,德国是 3.64 倍,美国是 4.11 倍,日本是 4.26 倍,中国是 6.3 倍,几乎是全球最高的。育龄家庭养育孩子,除了要付出直接的财务成本以外,

还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时间成本包括休产假、看护孩子和接送孩子的时间、辅导孩子做作业的时间、增加的家务时间。数据计算后发现,从 2010 年到 2018 年的这近十年时间里,小学生家长每周辅导作业的时长从 3.67 个小时增加到了 5.88 个小时;初中生家长每周辅导作业的时长从 1.56 个小时增加到 3.03 个小时。研究显示,养育孩子会导致女性有报酬工作时间的减少,主要发生在孩子 4 岁前。但中国男性的有报酬工作时间在成为父亲后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在孩子 0 岁至3 岁时,女性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分别减少 15 小时、12.5 小时、5 小时、7 小时。女性照料孩子 0-4 岁减少的工作时间合计为 2106 小时。

如果按每小时工资 30 元计算,孩子在 4 岁时,女性减少的工作时间的成本为 63180 元,即约 6.3 万元。研究发现,养育孩子会显著减少母亲的闲暇时间。在一孩家庭中,孩子处于 0~6岁、7~12 岁和 13~18 岁时,母亲每周闲暇时间分别减少 12.6 小时、7.7 小时、5.0 小时。对相应年龄段的二孩家庭,母亲每周闲暇时间分别减少 14.0 小时、9.1 小时、8.6小时。总的来说,一孩在 0-18 岁期间,母亲平均每周闲暇时间减少 8.7 小时;二孩在0-18 岁期间,母亲养育两个孩子平均每周闲暇时间减少 10.8 小时。养育孩子也会减少父亲的闲暇时间。在一孩家庭中,孩子处于 0~6 岁、7~12 岁和13~18 岁时,父亲每周闲暇时间分别减少 8.8 小时、5.5 小时、2.8 小时。对相应年龄段的二孩家庭,

父亲每周闲暇时间分别减少 10.5 小时、7.5 小时、4.1 小时。总的来说,一孩在 0-18 岁期间,父亲平均每周闲暇时间减少 5.9 小时;二孩在 0-18 岁期间,父亲养育两个孩子平均每周闲暇时间减少 8.2 小时。生育孩子还会导致女性工资率下降。综合多篇论文的研究数据,在中国,每生一个孩子会导致女性工资率下降 12%-17%, 其中 12%的下限是同一篇论文里的控制其他变量以后的估算。此外,女性工资率下降的幅度,随数据年份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由于生育成本过高、女性难以兼顾家庭和工作等原因,中国人的平均生育意愿(理想子女数)也几乎是世界最低的。根据经合组织的数据,绝大部分国家的平均理想子女数均超过 2 个,而多次生育意愿调查结果表明,中国人的平均理想子女数均低于 2 个。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出生人口为 902 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39‰。可以看出,2023 年中国出生人口和出生率双双创下 1949 年以来最低水平。中国出生人口从 2017 年开始持续下降,2023 年出生人口已经是连续第七年下降。2023 年出生人口不到 2016 年的一半,用出生人口塌陷来形容现在的人口形势一点也不夸张。2023 年中国总和生育率仅为 1.0 左右,不仅低于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比严重少子老龄化的日本还低不少。生育成本过高是影响育龄家庭生育意愿的最重要负面因素之一。为此,全国层面亟需尽快出台减轻育龄家庭生育成本的政策。具体措施包括现金和税收补贴、购房补贴、增建托儿所、提供男女平等的育产假、引进外国保姆、推广混合办公、保障单身女性的生育权、允许辅助生育技术以及高考和学制改革等。

中国结婚人数和结婚率连续多年下降。当今中国不但生育成本过高,而且结婚成本也过高(农村结婚成本高的原因包括天价彩礼,城市结婚成本高的原因包括高房价),这也是中国近年来结婚人数和结婚率不断下降的原因之一。根据民政部数据,中国结婚登记对数从 2013 年的 1346.9 万对下降到 2022 年的 683.5万对,九年间下降了一半左右。在欧美国家,非婚生育的情况很普遍。根据经合组织的数据,2019 年欧盟国家非婚生子占新生儿比例平均是 41.3%。其中,法国的非婚生子占新生儿比例高达60.4%。但在中国,结婚和生育密切相关,非婚生子占新生儿比例很低,所以结婚登记人数下降必然对生育率有负面影响。需要指出的是,在结婚登记数据中,与出生人口更密切相关的数据是初婚人数,

因为结婚登记人数中还包括部分再婚的老年人,由于老年人已过了生育期,对出生人口没有什么影响。我国初婚人数在 2013 年达到 2385.96 万人的峰值后持续下降,2022 年下降到 1051.756 万人,连续九年下降。我国结婚登记人数近年来为何不断下降?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是年轻人数量下降。根据七普数据,2020 年 80 后(出生于 1980~1989 年,依此类推)存活人口有 2.15 亿,90 后存活人口有 1.78 亿,00 后存活人口只有 1.55 亿。其次是由于结婚成本升高、工作压力大、女性的教育水平和经济独立程度大幅提高等原因,当代年轻人结婚意愿普遍下降。另外,由于我国从上个世纪 80 年代以来出生性别比偏高,男多女少现象比较普遍,这也是导致近年来结婚登记人数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2020 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总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多 3490 万人,这 3000 多万人分布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中,20—40 岁适婚年龄男性比女性多 1752 万人。

建议出台减轻生育成本的政策。2023 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只有 1.0 左右,处于世界最低之一。如果不能提升现在的超低生育率,中国人口将迅速少子化和老龄化,对创新力和综合国力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根据人口发布的中国人口报告 ,如果没有出台实质有效的鼓励生育政策,中国人口到 2050 年将减少到 11.7 亿,2100 年中国人口将降到 4.79 亿,占世界比例将从现在的 17%降至 4.8%,而新出生人口只有世界新出生人口的 0.9%。按此趋势,华夏民族几千年积累的人口优势,将在 100 年内丧失殆尽。

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 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24538 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30391 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16632 元。2022 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如下表所示:表 1:2022 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构成

2、估算全国家庭孩子 0-17 岁的平均养育成本说明:0-2 岁是指 0 岁至不满 3 周岁;3-5 岁是指 3 周岁至不满 6 周岁,对应幼儿园阶段;6-14 岁是指 6 周岁至不满 15 周岁,对应九年义务教育阶段;15-17 岁是指 15 周岁至不满 18 周岁,对应高中阶段;18-21 岁是指 18 周岁至不满 22 周岁,对应大学本科阶段。养育成本包括如下两大部分:一是消费性支出,包括教育支出和非教育支出两大类。教育支出包括保姆费、托儿费、学杂费、教材、参考书、课外书费,教育软件费,学习所用交通费,择校费,在校伙食住宿费,课外辅导费,以及其他教育费用。非教育支出包括食品支出、衣物支出、居住支出、日用品支出、医疗保健支出、交通和通讯支出、娱乐支出。

二是非消费性支出,包括保险支出、人情往来支出、捐款等。消费性支出是养育成本的主要部分,非消费性支出只占养育成本的很小一部分。本报告估算的养育成本主要是指消费性支出。根据 2022 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如果各个年龄段的消费支出是相同的,那么把孩子抚养到刚刚年满 18 周岁的平均支出为:24538*18=441684 元,其中,城镇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为 30391*18=547038 元,农村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为16632*18=299376 元。但实际上,各个年龄段的消费支出并不是相同的,所以上述的估算成本并不准确。下面分别估算不同阶段的平均养育成本。首先是怀孕期间的成本,包括办卡建档、营养品、产前检查费用以及备孕用品,估算平均支出为 1 万元左右。

其次是分娩和坐月子费用,包括住院费用、顺产或剖腹产费用,以及部分产妇采用无痛分娩。这项费用的高标准和低标准相差很大,估算平均支出为 1.5 万元。如果产后需要去月子中心,则费用更高。0-2 岁婴幼儿的养育成本,一方面,婴幼儿不需要烟酒和通信等方面的支出;另一方面,婴幼儿的奶粉和尿布支出比成年人更多。我们假设 0-2 岁婴幼儿与人均消费支出相同,则平均每年为 24538 元,三年共 73614 元。3-5 岁孩子的养育成本,在人均消费支出的基础上,再加上平均每月 1000 元(即每年12000 元)的幼儿园或学前教育支出,则平均每年养育成本为 24538+12000=36538元,三年共 109614 元。6 岁-17 岁子女的教育成本较高,而父母自身的教育支出则少得多。

例如,北大社中心发布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数据显示,孩子的养育成本占家庭收入的比例接近 50%,而其中教育支出占养育成本比例达 34%。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 年全国居民人均支出构成中,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为 2469元。假设有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父、母、正在上中学的孩子),那么这个家庭 2022年的教育文化娱乐总支出为 2469*3=7407 元。在正常情况下,这个家庭的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中,孩子占了大部分,父母只占小部分。所以,我们可以估算这个家庭孩子的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为 2469*2=4938 元,而父母的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为 2469 元。根据上述估算方法,我们可以把 6-14 岁孩子的养育成本,在人均消费支出 24538 元(已经包含一项教育文化娱乐支出 2469 元)的基础上,

再加上一项教育文化娱乐支出2469 元,即按 2022 年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养育成本为 24538+2469=27007 元,九年共 243063 元。考虑到高中阶段不再是义务教育,并且有部分高中学生是在校住宿,所以我们把 15-17 岁高中三年的养育成本在 6-14 岁孩子养育成本的基础上,每年再加上 2000 元,即平均每年养育成本为 27007+2000=29007 元,三年共 87021 元。 全国 0-17 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按照以上方法估算,0-17 岁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为 538312 元,即约 53.8 万元。3、估算大学期间的养育成本虽然中国法律规定 18 岁是成年年龄,父母没有义务抚养已满 18 岁的子女,但实际上大多数大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仍然依靠父母支付,所以还需要估算大学四年的养育成本。公立大学的学费随专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为每学年 5000-8000 元,个别专业(例如艺术、音乐表演等专业)每学年 8000 到 10000 元。民办大学的学费一般为每学年 1.2 万-2 万元。住宿费每学年 1000-2000 元左右。公立大学和民办大学平均每学年学费按 1 万元计算,住宿费按每年 1500 元计算,生活费按每月 2000 元计算,则大学本科期间每年的养育成本为:10000+1500+24000=35500 元,四年共 142000 元。

表 3:全国 0 岁至大学本科毕业的平均养育成本

按照以上方法估算,0 岁至大学本科毕业的养育成本平均为 680312 元,即约 68 万元。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是平均每个孩子的养育成本,实际上,城市孩子的养育成本高于农村孩子的养育成本,高收入家庭孩子的养育成本高于低收入家庭的养育成本。所以,还需要分别估算城市居民、农村居民、高收入家庭、中等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孩子的养育成本。

4、估算城镇家庭和农村家庭的平均养育成本,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 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是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123.85%,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是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 67.78%。按照上述比例估算,0-17 岁城镇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为 666699 元,即约 66.7 万元;0-17 岁农村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为 364868 元,即约 36.5 万元。至于大学四年的养育成本,无论是城镇孩子还是农村孩子,学费和住宿费是一样的,区别主要是生活费。表 4:全国城镇和农村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

估算 31 省份的平均养育成本。根据《地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数据,2022 年北京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 42683 元,相当于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 174%;上海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 46045 元,相当于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 188%,依此类推,可以得到全国 31 省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百分比。如果 31 省份居民的养育成本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例也与人均消费支出的比例相同,那么我们可以得到 31 省份 0-17 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如表 5:

估算城镇和农村一孩、二孩、三孩的养育成本上述估算是假设男孩与女孩的养育成本相同,并且没有区分孩次。实际上,不同孩次的养育成本是不同的。根据美国农业部的调查报告,独生子女的养育成本比二孩家庭每个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高 27%,而三孩及以上家庭每个孩子的养育成本比二孩家庭每个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低 24%。也就是说,如果独生子女的养育成本是 1,那么二孩家庭每个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是 0.7874,三孩及以上家庭每个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是0.5984。考虑到中国城乡生育率的差别,我们可以作出合理假设:本报告的城镇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更接近城市一孩家庭的养育成本;本报告的农村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更接近农村二孩家庭的养育成本。

一个家庭如果有两个孩子,那么一孩的衣服、爬行垫、玩具等,二孩也可以使用,这样可以节省一部分开支。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 年全国居民平均衣着开支为 1365元,我们可以合理推测,二孩在 0-2 岁时的一半衣服使用一孩的旧衣服,另一半是新买的。这样养育二孩的衣着开支一年可以节省 683 元。另外,0-2 岁的孩子也不必有一个单独的房间,这样可以节省居住开支 5882 元。这样,养育 0-2 岁的二孩的衣着开支和居住开支每年一共可以节省 6565 元。如果一个家庭的二孩比一孩大四、五岁以上,那么一孩还可以帮忙父母照料二孩,从而节省父母照料二孩的时间和精力。如前所述,0-2 岁婴儿的养育成本,我们假设与人均消费支出相同,则平均每年为24538 元。如果是养育二孩,那么,0-2 岁二孩的养育成本,平均每年为 24538-6565=17973 元。

可见,0-2 岁二孩的养育成本比一孩低 6565/24538=26.75%,或者说,0-2 岁一孩的养育成本比二孩高 6565/17973=36.53%。但对于 3-5 岁以及 6-17 岁的孩子来说,由于上幼儿园的费用以及学习费用需要分别支付,并且孩子逐渐长大后,也需要一个单独的房间,所以各方面节省的费用不会像 0-2 岁时节省得那么多。如果中国家庭 0-17 岁一孩、二孩、三孩养育成本的比例与美国家庭相同(即一孩、二孩、三孩家庭平均每个孩子的养育成本比例为 1:0.7874:0.5984),那么中国城镇和农村一孩、二孩、三孩家庭平均每个孩子的养育成本如表 7所示: 表 7:全国城镇和农村 0-17 岁分孩次养育成本

养育孩子所付出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 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的种类前面估算了养育孩子成本的直接费用,事实上,育龄家庭养育孩子,还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

养育孩子的时间成本包括:1)休产假。根据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 98 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 15 天;难产的,增加产假 15 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 1 个婴儿,增加产假 15 天。最近各省份修订的新计生条例,普遍延长了产假(多数省份的产假延长到 158 天),并新增育儿假。虽然延长产假有助于让女性有更多时间照看孩子,有利于家庭育儿,但如果延长产假带来的成本全部由企业负担,必然会导致企业尽量避免招聘育龄女性,从而加剧女性在就业市场中的性别歧视。2)看护孩子和接送孩子的时间。孩子在 3 岁以下都是要有人照料的,这 3 年都是时间成本,如果雇佣保姆或月嫂照料孩子,或者把 3 岁以下的孩子送去托儿所,可以减少时间成本,但要增加费用成本;

而且,目前中国的托儿所严重不足。3-5 岁的孩子一般都送去幼儿园,可以减少家长的时间成本,不过接送孩子去幼儿园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成本。6-11 岁的孩子上小学,一般也需要家长接送。如果学校的上学和放学时间与家长的上下班时间同步,那么接送孩子所花时间较少;如果时间不同步,接送孩子所花时间就较多。3)辅导孩子做作业的时间。根据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发布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计算后发现,从 2010 年到 2018 年的这近十年时间里,小学生家长每周辅导作业的时长从 3.67 个小时增加到了 5.88 个小时;初中生家长每周辅导作业的时长从 1.56 个小时增加到 3.03 个小时。

4)养育孩子也会导致女性做家务的时间增加,减少闲暇时间和有报酬的工作时间。根据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许琪发表在 2018 年 7 月《妇女研究论丛》的论文《时间都去哪儿了? ——从生命历程的角度看中国男女时间利用方式的差异》,女性在生育子女以后,她们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会比未婚时减少 2.811 小时,闲暇时间也要减少 2.106小时,而这些减少的时间几乎全部增加到了家务时间之中。从机会成本来说,女职工休产假会导致女职工与职场脱节,如果产假时间过长,长时间的离岗可能会造成工作技能下降,影响其返岗后的竞争力,这是女性养育孩子所要付出的机会成本。

在婚育阶段被调岗或降薪、被动失去晋升机会,是职场婚育女性可能遇到的不公平待遇。还有一些职业女性在婚育后为了照顾孩子而放弃工作几年,但家庭主妇几年后再重新回归职场会遇到很多困难,因为她很可能已经与企业文化和工作岗位内容严重脱节了,几年后再就业时可能和职场新人的能力水平差不多,而同等条件下企业基于学习能力、社保缴费率等因素更愿意招聘职场新人。 与生育之前相比,生育一个孩子使得妻子的就业几率下降约 6.6%;继续生育第二个孩子,妻子的就业几率再次下降 9.3%。而生育行为对丈夫就业几率的影响并不显著。由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实施的第四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在 2021 年 12月发布调查数据显示,0-17 岁孩子的日常生活照料、辅导作业和接送主要由母亲承担的分别占 76.1%、67.5%和 63.6%。

在业女性工作日平均总劳动时间为 649 分钟,其中有酬劳动时间为 495 分钟;照料家庭成员和做饭、搞清洁、日常采购等家务劳动时间为154 分钟,约为男性的 2 倍。目前中国家庭养育孩子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主要由女性承担,她们很难在抚养孩子的同时兼顾繁重的职场工作。由于目前中国的社会环境对女性的生育不够友好,女性生育孩子要付出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过高,有些女性不得不放弃生育孩子,以换取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机会。这也是中国低生育率的原因之一。我们建议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提供男女平等的育产假、推广在家办公、引进外籍保姆等政策措施,有助于减轻女性付出的时问成本和机会成本,详见本报告的第 13节。

养育孩子导致有报酬工作时间减少。基于 2010-2020年 数据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生育对男性和女性的时间分配有不同影响。中国妇女生孩子会导致家务劳动时间的增加,而用于工作、闲暇(娱乐)、睡眠和体育锻炼的时间则会减少。但中国男性的有报酬工作时间在成为父亲后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具体来说,在孩子 0 岁至 3 岁时,女性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分别减少 15 小时、12.5 小时、5 小时、7 小时。在孩子 4 岁及以后,女性平均每周工作时间逐渐恢复到生育前女性照料孩子 0-4 岁减少的工作时间合计为 2106 小时。如果按每小时工资 30 元计算(2022 年富士康郑州工厂招工的时薪为 30 元),孩子在 4 岁时,女性减少的工作时间的成本为 63180 元,即约 6.3 万元。研究还显示,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女性在孩子出生后第一年每周工作时间减少达到 20 小时,

而大学学历及以上女性的每周工作时间只减少 10 小时,但高学历女性工作时间减少持续时间更长,不仅仅是在孩子 4 岁前。多项研究结果均显示,孩子在 3 岁及以下,女性工作时间减少幅度最大。【未完待续】请继续关注,下一期

以上就是2024年中国城镇家庭结婚生育养育成本数据调查:压力山大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2024年中国城镇家庭结婚生育养育成本数据调查:压力山大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