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早教:发现!动画片才是塑造价值观的绝佳工具

育儿 2024-05-21 16:56:04 知道百科

在当今社会,动画片作为一种娱乐形式被广泛接受和喜爱,但很少有人意识到它们的潜在教育功能。事实上,动画片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发展智力和情感,更可以成为塑造他们价值观的绝佳工具。通过精彩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角色形象,动画片可以潜移默化地传递积极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的引导和影响作用。因此,家长们应该引导孩子们选择优质的动画片,让他们在快乐娱乐的同时,也获得积极的教育启迪。

我小时候,每天最期待的就是下午搬着小板凳坐在电视机前,等着“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这一长串字的出现。

现在,小7每天最期待的也是妈妈打开投影招呼她说:“儿童剧院马上就要开播啦!小朋友坐好了吗?”

“坐好啦!”

就这样,我陪着小7开始看一些不同文化下的动画片。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

动画片,才是输出价值观的利器啊!

我在给小7选择动画片,曾经有过这么几个考虑:

① 有教育功能

② 制作有艺术感

③ 画面节奏要慢(速度太快的动画片会干扰注意力,晚来同学请戳《什么!竟还在给孩子看动画片“海绵宝宝”?》)

可在陪小7看了两部瑞典的经典动画之后,我开始思考:动画片不只是孩子的娱乐节目那么简单。

瑞典动画:《Alfons Åberg》

小7现在看得最多的,是瑞典的经典动画《Alfons Åberg》(英文名:《Alfie Atkins》),讲述的是一个叫阿尔菲·阿特金斯七岁男孩的日常生活故事。

除了孩子的生活趣事之外,还有一些直捣价值观的内容。

比如有一集。阿尔菲和他对门的邻居小男孩,因为总喜欢玩一些枪啊炮啊之类的游戏,就开始好奇真正的战争是什么样的?

你看这个邻居小男孩的肤色,就会猜测他们是移民。事实是,八九十年代瑞典接收了不少非洲的战争难民(比如索马里)。

他们想让男孩爸爸给讲一讲,但叔叔黯然地回答:

“战争太虐心了,没办法讲。它不是像电视里演的那样,好人总是赢。大多数时候,谁是敌人坏人,根本不是那么清楚。”

突然,这位叔叔想起了有一件关于战争的事,他可以讲。

有一次,有作战任务的他听到头顶轰炸机盘旋,就赶紧逃进一座废墟,趴在地上躲避轰炸,心里非常害怕。

可就在这个时候,他看到了一只蚂蚁正在搬东西。

外面轰轰隆,他和蚂蚁都吓得一动不动。那一刻他在想,蚂蚁是不是也会吓得闭上眼睛。等空袭过去之后,那只蚂蚁又开始若无其事地继续搬运东西。

看到这一幕,这个刚刚经历死里逃生的士兵不禁靠在墙角笑了出来——

“在狂轰乱炸之后,这个小东西只是继续它的生活。这个,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然后呢?”阿尔菲问。

“然后我爬出来,找到了同伴。战争还在继续,和以前一样的没有意义。蚂蚁,我只是想说这只蚂蚁。记住!蚂蚁可永远不会出现在战争片里。”

战争,这么一个大而沉重的话题,就这样轻描淡写地变成了一集“蚂蚁的故事”。阿尔菲和小7都似懂非懂,但总有一天他们会懂。

给孩子看的动画片,却这么艺术地讲生命和战争,让我妥妥受到了制作人价值观的洗礼。

还有一集讲“校园霸凌”的,也让我印象深刻。不禁联想起美国最近的这场暴乱。

阿尔菲的班上来了个新同学,是一个“大个子”。他总是用各种手段以大欺小,比如:笑话别人的新帽子,指挥同学给自己搬书提书包,抢别人的游戏机。

“大个子”还招了两个小弟!他走到哪,哪里就会气氛紧张。虽然同学们都对“大个子”不满,但都敢怒不敢言,明哲保身,只求哪天他别找事到自己头上就好了。

阿尔菲在想,没有人发声,难道只是他看不惯“大个子”吗?在回家的路上,他和其他同学谈论起来:

为什么没有人站出来反对“大个子”?

“因为没有人敢,至少我不敢。”阿尔菲说。

一个女孩接着分析:“大个子耀武扬威到处吓唬大家,是因为他不想让大家发现他是错的!”

孩子们想不通了:“奇怪,所以大家都在害怕那个真正害怕的人?!”

终于有一次,“大个子”的行为把阿尔菲彻底激怒了!他不知哪来的勇气,大声说道:“住手!你不该这么做!”话一出口,阿尔菲心里开始害怕起来。

看到有人打了头炮,同学们都纷纷站出来指责。大个子认怂了。

但是,这部动画里没有用我们常见的英雄主义来结尾。

那一天放了学,一同回家的小伙伴都夸阿尔菲干得漂亮!他却说:

“我都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话就从嘴巴冲出去了。还好我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否则也许我就不敢了呢!”

从阿尔菲这部动画里,你会很明显地看出瑞典社会所鼓励的一些文化意识形态。

比如,反对强势阶级的特权,对战争保持中立态度(瑞典没有参加一二次世界大战),尽量弱化男女性别的区分,对不同宗教习惯的包容等等。

这些价值观全都毫不违和又恰到高处地,融合在了一个七岁男孩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体验和似懂非懂的理解里。

如果你也喜欢阿尔菲,请像这样去后台回复消息“阿尔菲”,就可以收到英语版本的资源啦!

瑞典动画:《Bamse》

比《阿尔菲》还老的一部,是小7爸小时候人人都爱看的动画《Bamse》。

Bamse是一只戴着蓝色帽子的熊。但是,他可不是一般的熊,而是世界上最强壮的熊,又同时是世界上最友好的熊。

最强壮却最友好,你也许会猜到我想讲什么了。

这部诞生于六七十年代的动画片,虽然也有一定的教育目标,比如会介绍动物,文化,宇宙和其他主题。但也表明了创作人左倾的意识形态。

事实情况是,我们推崇的社会/共产主义观念,在那个年代的瑞典特别流行!

瑞典之所以成为最接近社会主义的“高福利”国家,和那段时间“左倾意识形态”的流行不无关系。

Bamse就是一只这样“有点左”的熊。

它和它的朋友们强烈反对种族主义,欺凌和暴力。他的口号是:“没人会因为被打败才变得更好”(Nobody gets better from being beaten)。

这部动画片里唯一一个“没药救”的大坏蛋,是个残酷的资本家(一只黄皮老鼠),几乎会为了钱做任何事情。

你也许会觉得难以置信,小7爸就是听着瑞典语版的《大海航行靠舵手》长大的,因为他爸爸年轻时,就深受七十年代那会左倾思想风潮的影响。

不难看出来,这部当时风靡瑞典动画片既是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反应,也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输出利器。

你还觉得一些经典的动画片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只是因为它有趣吗?

日本动画:宫崎骏系列

日本享誉全球的动画片制作人,宫崎骏先生的动画,也不只是靠“画风唯美”博出位。

他有制作了不少以战争为背景的著名动画,比如让我不忍继续看下去的《萤火虫之墓》。讲了一对曾经幸福的小兄妹,在战争中失去双亲后艰难求生,又先后饿死的故事。

反战,是宫崎骏重要的主张之一,也代表了大多数日本平民的心声。

如果不是亲自在日本生活,我还活在“抗日剧”的影响中,把“鬼子”想象成日本人的代名词。

但事实是,大多数日本平民也反对战争,二战后“无男丁”的伤痛也还存在在很多家庭的记忆里。

宫崎骏的动画,还经常出现人类与自然和科技之间关系、女性主义的主题。和瑞典的《阿尔菲》一样,动画语言很温和,很生活,但却又很深刻。

国产动画:“上美”和“喜羊羊”系列

我回想自己小时候看过的上美经典动画片,发现它们更深地打着特定时代的价值取向烙印。

比如50年代的《小猫钓鱼》。在食不果腹的年代,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

注意,那时还是繁体字哦!

80年代的《葫芦兄弟》。葫芦娃七兄弟各怀本领,惩恶扬善,斗智斗勇,最终战胜蛇蝎二妖。是的, 好人和坏人的对立也是我们动画片的一大主题,而且一般都是好人取胜。

2005年,我们有了《喜羊羊和灰太狼》。像葫芦娃一人具有一种能力一样,每头羊也被分派了一个主要性格。

虽然我认为各每头羊“贴标签”有点过于简单化,人物刻画不够真实和立体,传输的价值观也不够深刻,但在“坏人不只是坏”这一点上,至少体现了社会的进步。

这一次,“坏人”大灰狼不是十恶不赦,反面角色开始有了点人性的温度。

动画和其他艺术作品一样,首先反映的制作人/团队的经历和世界观。

但这部作品是否能获得主流社会的认可,取得足够大的曝光率而成为流行,也得符合这个社会整体的价值取向。

现在我们的孩子太幸福了!几乎可以随意地观看产自全世界的动画,身未动也能感受不同的文化,在心里种下世界公民的种子。

我只是想小声提醒一下:在为孩子做动画片的选择时,

也可以考虑下这部动画背后想讲述的是什么?

它在向孩子传递什么样的价值观?

这个价值取向,是否是我们认可或向往的?

最后,和我们一样喜欢瑞典小男孩阿尔菲的同学,又想学点英语的话,可以去后台回复“阿尔菲”获取资源哈!

以上就是育儿早教:发现!动画片才是塑造价值观的绝佳工具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育儿早教:发现!动画片才是塑造价值观的绝佳工具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