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的集体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他们在室内和室外的不同环境中开心地嬉戏玩耍。室内游戏中,孩子们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力,通过玩具、积木等各种游戏器材进行角色扮演和创造,既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而在室外游戏中,孩子们则可以尽情奔跑、跳跃和追逐,享受自由自在的快乐时光。不论是室内还是室外,幼儿园大班的集体游戏让孩子们在欢笑声中培养友谊,发展社交技巧,并且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挑担茶叶上北京游戏目的:
1、学习持物走平衡木,提高平衡能力和灵活性。
2、乐意参加体育活动,敢于尝试新事物并能克服困难。
游戏准备:
1、高25厘米、宽35厘米的平衡木,天安门图片,扁担,竹筐,纸包。
2、场地中间布置一条平衡木作为小桥,起点处放置扁担和若干纸包做的茶叶,终点处挂有天安门的图片。
游戏玩法:
幼儿分两组,站在起点。游戏开始,教师用游戏的口吻说:“六堡茶是我们梧州的特产,茶农采了很多茶,今天我们挑着茶叶把它送到北京城,好不好?”教师发出口令后,每组第一名幼儿把茶叶包放进筐里,用扁担挑着茶叶筐前行。幼儿走过小桥(平衡木),到终点后拿出茶叶包,放在天安门图片前,然后再沿着原路回到起点,把茶叶筐交给第二名幼儿。
第二名幼儿再把茶叶包放进筐内,接着挑起茶叶送到终点。
游戏规则:
1、每人每次只能挑两个茶叶包。2、挑茶叶过桥时,可两手一前一后把线筐拉紧,下桥时不要跨得太大。
建议:
游戏可逐渐提高难度,如可换高20厘米、宽15厘米的平衡木;在平衡木上间隔摆放3块积木等。
摸葫芦游戏目的:
1、练习向上纵跳触物,增强下肢力量。
2、发展跳跃能力及运动中的控制能力。
游戏准备:
1、绳子,葫芦。
2、场地一端悬挂两条绳子,高度距地面1.5米左右,每根绳子上系一个葫芦。
游戏玩法:
幼儿分两队站在起点线后。听到口令后,每组第一名幼儿手拿葫芦快速跑到悬挂的葫芦下,站稳后原地向上跳跃,用另一只手触碰葫芦后返回,将葫芦传给下一名幼儿,第二名幼儿拿着葫芦接着跑。如此以接力的形式进行,先完成的小队获胜。游戏可进行若干次。
游戏规则:
1、跑动中葫芦不能掉到地下,必须跳跃触摸到葫芦才能返回。
2、提醒幼儿纵跳的要领:要屈膝,摆臂,双脚用力蹬地向上跳,同时举手触物。
建议:
1、可以规定先用左手触物,第二轮用右手触物。
2、绳子的高低可根据幼儿实际情况调整,游戏难度也可逐渐增加,如悬挂的葫芦数量可以增加2~3个,纵跳时必须连续纵跳触碰到每个葫芦才能返回。
夹沙包跳
游戏目的:
1、练习双脚夹包跳的动作,增强动作的爆发力。
2、发展动作的协调性及身体的平衡能力。
游戏准备:
1、沙包。
2、场地上画好格子房。
游戏玩法:
幼儿依次站在起点后。第一名幼儿将沙包放置在起点处,双脚夹住沙包,原地跳起,将沙包甩进房子第一格内,再双脚跳进第一格,接着双脚夹包跳起,将包甩进第二格。如此跳完所有的格子。待第一名幼儿跳过两个格子后,第二名幼儿接着跳。可循环跳若干次。
小小达瓦孜
游戏目的:
能双手持物走平衡木,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游戏准备:
1、玉米杆,平衡木(宽15厘米、高40厘米),维吾尔族小帽,欢快的音乐。
2、在场地上摆放两个平衡木。
游戏玩法:
幼儿头戴维吾尔族小帽,分组排队站在场地一端。音乐响起,教师说:“小阿迪力们开始达瓦孜表演吧!”各队第一名幼儿双手与肩同宽,拿着一根玉米杆前行,登上平衡木,平稳地走到平衡木的一端,然后慢慢转身再走回平衡木起点,下来后,将玉米杆传给下一名幼儿,第二名幼儿接着走平衡木。
游戏规则:
1、走平衡木时,双手握着玉米杆的中端,尽量保持平衡。
2、必须在平衡木上转身,如果掉下来,重新登上平衡木行走。
建议:
根据幼儿的能力水平,可以增加游戏难度,如幼儿可以倒退着走回来,可以在平衡木上间隔摆放小障碍物,幼儿在走平衡木时要跨越障碍物等。
运乒乓球游戏目的:
练习推爬、持物走,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游戏准备:
1、自制车轮箱,奶箱,易拉罐梅花桩,乒乓球,长把勺,篮子。
2、在场地上布置三个关卡:自制的车轮箱、梅花桩排成S形作为桥墩、奶箱作为跨栏(间隔50厘米立起来排放),在桥墩处放一篮子乒乓球和两只长把勺,终点处放置篮子。
游戏玩法:
让幼儿分为三大组,在场地上站好,每两人为一小组。教师发出口令后,每组第一名幼儿钻进车轮箱,向前推爬至三米的界限处,钻出车轮箱后跑到篮子处,每人取一把勺子舀起三个乒乓球,踩着梅花桩平稳地走过S形桥墩,再跨越过跨栏达到终点,将乒乓球放进本组篮子里,然后原路返回(勺子放在原地),再钻进车轮箱推爬回起点。依次类推,哪组幼儿先跑完哪组获胜。
游戏规则:
1、推爬车轮箱时,两个人一定要一起用力,不能从车轮箱内掉出或走歪路线。
2、如果从梅花桩上掉落,两人将从第二关重新开始。
3、乒乓球不能掉地上,跨越时不能撞到奶箱。
本文整理自书籍《幼儿园体育游戏与体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中心组织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2015年12月第1版),如需摘抄、转载,请注明来源,私自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
文章来源于网络,由花信教育小编转载整理,只为分享优秀教育理念,促进幼教行业健康发展。感谢原创作者的辛苦创作的付出,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因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