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宝桢》为何丁宝桢得罪了慈禧,却能保全自己,还没有影响仕途

影视 2023-11-02 10:26:01 知道百科

丁宝桢,清朝末年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犯了一个极为严重的错误,那就是得罪了慈禧太后。据史料记载,当时的慈禧对丁宝桢非常不满,但令人惊讶的是,丁宝桢却能保住自己的地位,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这引发了人们的疑问:为什么丁宝桢能保全自己的同时,不受到慈禧的惩罚,也没有对他的仕途产生明显的消极影响?这一事件背后,无疑隐藏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本文将探索丁宝桢得罪慈禧而能保全自己的原因,并进一步分析这背后可能存在的复杂关系。

晚清中兴名臣丁宝桢,也许是唯一一个得罪了西太后,还能保全自己,又没有影响仕途的大清官员了。

历史剧《丁宝桢》中,大太监安德海,打着为皇上采办大婚用品之名私自出宫。一路之上,他收受各地官员的贿赂,花天酒地,强抢民女,逼死人命。

所以,当他进入山东境内后,便被巡抚丁宝桢所抓,就地正法。

安德海被杀后,奉慈禧之命,前往山东解救安德海的恩承,对丁宝桢说了这样一段话:

其实,不仅恩承这么想,就连丁宝桢自己也是这么想的。但是为何结果却出人意料呢?

第一,丁宝桢虽然刚正不阿,但绝非莽撞之人,他能除了安德海,还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自己,与他的足智多谋有很大关系。

第二,他的运气比较好,朝中有人想要安德海的命,还有人想要安德海的位置,势必会尽力维护丁宝桢。

01

咱们先来说说丁宝桢。

丁宝桢,字稚璜,咸丰三年进士。曾任岳州知府,长沙知府,同治六年任山东巡抚。

他对安德海的恶名早有耳闻,而安德海沿途所做之事,早已有人报告给他。因此,他提前给下属打了预防针,严令不许他们行贿安德海。

这无疑得罪了这位大内总管太监,安德海的权势之大,连恭亲王都不放在眼里,他怎么会把区区一个巡抚当回事呢。

所以,尽管慈禧太后派人提醒过他,不要招惹丁宝桢,但他就是不听,还非要搞出点动静恶心一下这位巡抚大人。他倒要看看这丁宝桢能把自己怎么样。

因为他不加收敛,所以很快就触犯了丁宝桢的底线,加上有恭亲王奕忻的暗示,于是,丁宝桢下决心要抓他。

可是安德海不愧是太后身边的红人,他出门一趟,带了多种保命符。比如:火枪队、大内侍卫、三足乌旗等,丁宝桢要拿他真是千难万难。

第一次交手,他带人在德州堵截安德海,遭到火枪队射击,损兵折将,伤亡惨重。

而他胆敢抓捕西太后的宠监,无疑是在打太后的脸。举国之下,谁不知道大清朝的权力是掌握在慈禧太后的手里。

因此,一时之间济南上下议论纷纷,都认为这一次丁大人恐怕在劫难逃,搞不好还会株连九族,而丁府的下人也跑的跑逃的逃。

丁宝桢则是从德州回了济南,连衙门都不去了,而是闭门不出。

官员们都在关注他的动向,见好多天都没有动静,都以为他是被安德海打怕了,要么就是在家中琢磨后路。

安德海见此更加嚣张,得意忘形,以为丁宝桢也不过如此,等到他日自己回了京城,必要在太后面前奏他一本,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他哪里知道,丁宝桢从来不是半途而废之人,他这么做只是为了麻痹敌人而已。

探听到安德海乘坐的船向着泰安而来,丁宝桢忙写了一封信,派人送给泰安知县何大人,让他协助抓捕安德海。

这时候,只要一提抓安公公,官员们都避之唯恐不及,生怕惹祸上身。所幸,何知县是个好官,没有一点犹豫就答应依计行事。

他先带着很多银子去拜访了安德海,谎称银子是丁宝桢孝敬的,并说丁大人邀请安公公到泰安城内的酒楼一叙。

安德海急着看丁宝桢的狼狈样子,兴冲冲地坐上轿子向着泰安城内而来,刚走到城门口,他就被抓了。

02

但是人抓起来了,要如何处理又是一件难事。像安德海这种人,如果放虎归山势必要反咬你一口,但是要杀他,丁宝桢又没有这个权利。

哪怕安德海违背祖制,伪造懿旨,收受贿赂,强抢民女,但丁宝桢依然不敢轻易处置他。只能给恭亲王休书一封,希望他能请得圣旨。

在此之前,他只能等。

只是他先等来的是西太后的特使——工部侍郎恩承。

恩承是带着太后懿旨来的,丁宝桢如果接了圣旨,就只能放了安德海,否则就是抗旨不遵,欺君之罪。

为了不让恩承拿出懿旨,丁宝桢假意承诺一定会放安德海。但在放他之前,需要先安抚一下民心,所以要给自己几天时间。

恩承没想到他这么识时务,就没有把懿旨拿出来。

丁宝桢见稳住了恩承,赶紧回去提审安德海,接着把他押解到刑场,要将他就地正法。

而这时,恩承也已发现上当,火速奔赴法场。千钧一发之际,同治皇帝的传旨官先一步赶到,令丁宝桢不必审讯,就地正法。

待恩承赶到,安德海正好身首异处。

丁宝桢再次下令,将安德海暴尸三日。

恩承怒不可遏,认为丁宝桢此举太过分。

但丁宝桢给出了以下两个理由:

第一,安德海以太监之身游逛青楼、强抢民女,民间对此传出早有流言,认为他是个假太监。

如果不让老百姓看清楚,那些女子日后还如何嫁人?

第二,如果任由谣言泛滥,不仅有损西太后的颜面,更是置大清国的声誉于不顾。只有暴尸才能堵住悠悠众口,维护太后的清誉。

这正是丁宝桢的聪明之处。

这一来,即使他杀了太后老佛爷的宠监,慈禧也发作不得,反过来还要承他的情。

03

以上我是从丁宝桢本人来分析的,下面我们再从皇宫中的几股势力来分析。

这几股势力分别是恭亲王奕忻,东太后慈安,同治皇帝载淳。另外还有一个不起眼的太监李莲英。

恭亲王之所以恨安德海,是因为他经常在慈禧面前煽风点火,没少说恭亲王的坏话。所以奕忻对他恨之入骨,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时机杀他。

东太后恨安德海,是因为他在西太后面前妖言惑众,没少出坏主意与东宫太后作对。

同治帝恨安德海,是因为从小安德海就监视他,到西太后那里去告他的黑状,为此,他没少被西太后教训。

所以很小的时候,他就想杀安德海,只是因为有他老娘照着,他始终找不到机会。

至于李莲英,他那个时候还只是个小太监,对安德海还谈不上恨。但是有一点,只要安德海死了,他就有机会坐上那个位置。

所以,李莲英虽然没能力杀了安德海,但是他乐见其成。而在丁宝桢杀了安德海后,他更是伺机为丁宝桢说好话,非常有效地减少了慈禧对丁宝桢的怒气。

既然这么多人都想安德海死,那机会一旦摆在眼前,他们一定会不遗余力。所以,安德海必死无疑。

但是,无论是皇上、太后,还是亲王,他们作为权力拥有者,首先想到的却都是自身的利益,只有丁宝桢才是真正的为国为民。

他说:

在当时的晚清,官场黑暗,丁宝桢就如同一旦闪电,以雷霆万钧之势,轰击在那腐朽的官场之上。他的勇于担当,清廉刚正,为后世之楷模。

以上就是《丁宝桢》为何丁宝桢得罪了慈禧,却能保全自己,还没有影响仕途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丁宝桢》为何丁宝桢得罪了慈禧,却能保全自己,还没有影响仕途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