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自从2021年4月日本政府宣布要将福岛核电站的污水排入大海以来,国际上反对的声音一直没有停过,可日本还是一意孤行坚持推进核污水排海进程,究其原因,还是由于日本政府注重短期利益的狭隘心理造成的。2011年福岛大地震导致核泄漏事故后,为控制核反应堆的温度,东京电力公司向反应堆内注入大量冷却水,核电站内不断产生越来越多带有辐射物质的核废水,已经积聚了超百万吨核污染水。
其实,就算不排海也有多种办法可用,日本政府专家组发布的报告中,还提出过注入地层、蒸汽排放、电解释放、固化填埋等方案。可是,这几种方案都比不上核污染水直接排入海里,因为这是成本最低的,预估只需要17亿至34亿日元,而将核污染水固态化埋入地底的成本,则是排入海洋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因此,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就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风险,强行解释氚排入海中对人类健康影响“相对较小”、排污入海“更加切实可行”,打算将风险转嫁给全世界人民身体健康和海洋环境安全。
可怕的是,日本核污染水中含氚、锶-90、铯-137、钴-60、碳-14等放射性核素,分别会对肺脏组织和无损伤的皮肤、全身软组织、甲状腺细胞、骨骼和牙齿等造成严重影响,会对遗传、生殖、生长发育、导致畸变、癌变,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对此,日本政府还进行狡辩,日本主张所排之水并非“核污染水”,而是经过ALPS“多核素去除设备”净化过的处理水,好像这种说法就可以避重就轻,淡化其排放核污染水进海的危害性。日本一直在做出“问题只在于氚元素”的误导,但核污染水里含高达64种核放射性元素,多核素设备难以完全处理。美国《科学》杂志就曾指出,ALPS在净化处理过程中,会不时漏掉钌、钴、锶、钚等放射性寿命更长且更危险的同位素,对人体健康和海洋生物环境伤害更大更持久。
对此,有德国科研机构研究指出,日本福岛地区沿海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洋流之一,其正好处于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的地方,所以大部分污染物并不会沿着陆地边缘向南北方向迁移,而是随着北太平洋暖流向东扩散。一旦核污染水排放入海,那么放射性物质将会随着洋流裹挟快速运动,预计在57天内就会扩散到大半个太平洋,3年后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沿岸将遭到核污染水的影响,10年后就会蔓延到全球海域,全世界环境和全人类健康都会受到日本政府这个决定的影响。
无独有偶,早在2021年,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海洋工程研究院张建民院士团队,就依据海洋洋流运动特性和海洋环境影响因素构建了放射性物质扩散模型。宏观模拟结果表明,核污水在排放后240天就会到达我国沿岸海域,1200天后将到达北美沿岸并覆盖几乎整个北太平洋。
截至目前,多个国家包括韩国、中国和太平洋岛国都已对日本政府这种违反《国际海洋法公约》、典型的海洋环境污染行为做出了严正抗议和谴责。中国香港特区政府已经做出反应,从8月24日开始,就开始禁止进口日本东京、福岛、千叶等10个都县的水产品,包括所有的活生、冷冻、冷藏、干制成或以其他方式保存的水产品、海盐以及未加工或经加工的海藻。香港特区政府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表示,这些举措都是“为保障香港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而做的。
值得关注的是,自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我国已经对日本进口食品出台较为严格的检测标准,各地检验检疫机构要对进口食品特别是来自日本的货品进行放射性物质的严格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口。此外,根据太平洋洋流方向及变化,核污染水目前来看对我国近海渔业影响很小,这个过程持续时间较长,近海海域还有有来自内陆河流的河水注入,大家近期完全可以放心。
但是,核污染水对远洋捕捞和渔业的影响是相对较大的。西北太平洋海域也是核废水排放后首先受到污染扩散的海域。因此,今后在选用海鲜食材的时候,大家应该注意根据标签判断其产地和种类,防止被核污染水影响的海产品流入餐桌。可见,香港特区政府出台相关禁令也是为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这是完全合理正当的。
日本政府这次不顾世界各国反对和民众身体健康,强行将核污染水排放入海,不仅会导致放射性物质随海洋洋流广泛扩散,造成放射性污染,还会长期影响鱼类、浮游生物、底栖生物、鸟类等生物多样性,更会对周边国家海洋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影响,日本核污染水所含碳14在数千年内都存在危险,并可能造成基因损害。对此,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8月22日表示,这一行径公然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转嫁核污染风险、将一己私利凌驾于地区和世界各国民众长远福祉之上,极其自私自利,极不负责任。因此,中国海关、香港特区海关以及澳门特区海关所采取的严格限制产自日本10个都县的各类进口食品,也是理所应当、无可指责的。
以上就是日本正式排放福岛核污水,240天内污染中国沿海,香港特区已反制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日本正式排放福岛核污水,240天内污染中国沿海,香港特区已反制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