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总以立身为贵,学问尚是其次。不得因富贵而骄矜,因贫困而屈节。——章太炎
清朝后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屈辱的一段历史,由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和封建统治,其经济和军事力量都非常脆弱,在西方列强的枪兵弹药下根本毫无还手之力。
在被迫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之后,许多有识之士意识到了不能再这样下去,于是他们开始主张改变,希望能够通过作出一些改变来增强抵御外敌的能力。
当然,他们中有的人仍然支持清政府的统治,认为只需要作出一些政策上的改变就可以,还有一些人则不这样认为,他们觉得清政府的封建和腐败是导致落后的根源,所以主张彻底推翻清政府。国学大师章太炎就属于后者,他学习了八年朴学,具有极深的文学造诣,他为人爽快,骂人无数,连鲁迅都佩服他,但是他独独害怕一个人。
01 文学大家章太炎
章太炎,1869年出生,浙江余杭人。他是大户人家的孩子,祖父是朝廷中的一个非常有名望的官员,所以章太炎小时候可以说是吃穿不愁,并且有条件接受非常好的教育。
等到章太炎长大一些之后,他就被带到了祖父身边,由祖父亲自教导,到了光绪年间的时候,他又被送到了杭州精舍继续学习。杭州精舍是当时十分著名的一所学府,它的创立者是清代的大学者阮元,他的文学造诣非常深厚,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并且他崇尚用更先进的方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在那时,想要进入杭州精舍学习是一件不易的事情,而一旦能够成为这里的学生,那必定会在文学领域有很高的收获。章太炎进入里面学习之后,跟随的是著名的朴学大师余樾,朴学是历史十分悠久的一门学问,其核心是分析和研究古典作品中的一些修辞和写作手法,由于其有着一套完整且严谨的思路,所以非常值得学习和探究。
余樾的朴学造诣是从前辈那里一脉相承的,所以章太炎对他很是敬佩,也愿意跟随着他一起学习。在余樾的教导之下,章太炎埋头苦学,钻研朴学足足八年。
对像章太炎这样的文人来说,他们毕生的愿望,就是能够在文学领域有所成就,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国家的文化发展增添一抹色彩。可惜,章太炎生不逢时,动荡的环境让他不得不放下史书,转头去面对残酷的现实。
清朝末年,清政府由于封建落后而受到了西方列强的欺辱,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八国联军大摇大摆地走入中国,将包括圆明园在内的许多历史遗迹都破坏殆尽。百姓们人心惶惶,每天都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受到了西方列强和政府强权的双重压迫。章太炎眼睁睁看着洋人对国民肆意辱骂,而清政府如同瘫痪一般丝毫不作为,他大失所望,觉得只有进行改革才能够拯救这个已经混乱的世道。于是,他从书斋中走了出来,跑到了支持洋务运动的张之洞手下当秘书,希望可以为洋务运动增添一份力量。
02 独怕粱鼎芳
张之洞作为清朝的官员,在洋务运动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用人之道非常简单,那就是只要这个人有才华他就愿意用,丝毫不去考虑他的立场和政治思想。
基于这一点,就出现了这样的局面:他手下一共有两个秘书,其中一个是章太炎,另一个是梁鼎芬,章太炎推崇的是彻底的变法革新,而梁鼎芬则是尚未改变维护清政府统治的思想,因为意见不合,两个人常常吵起来,明里暗里都不对付。
当时康有为和梁启超这两个人正在主张维新,并且提起了维新运动,他们的主张得到了光绪皇帝的支持,却触碰到了慈禧太后的利益。自此,慈禧太后剥夺了光绪的权力,随后又立即处置了康有为和梁启超。张之洞本来在心里是支持维新运动的,但是他一看局势不好,生怕自己会被连累,所以立即转变了立场,为了向慈禧表忠心,他专门创建了一个叫做《楚学报》的报刊,在上面发表了许多讽刺编排维新运动的文章。
当然,张之洞身为官员,不可能亲自写这些文章,所以他把这项任务交给了他的两个秘书。在《楚学报》当中,粱鼎芳被任命为总办,章太炎则被任命为主编。
章太炎是支持维新运动的,他才不管自己会不会受到处罚,在接到任务后,他从写第一篇文章时就唱反调,洋洋洒洒写了六万多字,每个字都是在反对清朝的统治。
当他把这篇文章交给粱鼎芳看的时候,粱鼎芳简直要气到冒烟,他生怕章太炎就这样大大方方地造反,但是他自己又实在没有处置章太炎的权利,所以他立马把这件事报告给了张之洞,让他亲自拿主意。在得知梁鼎芬告发章太炎的消息之后,章太炎还没急,他的朋友们倒是全都坐不住了,他们不能眼睁睁看着章太炎被砍头,经过苦思冥想后,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们找到了楚学报的副主编,并且告诉他,如果章太炎在《楚学报》上的言论让他惹了麻烦,那么对他的调查一定会从上至下层层处理,相关的人一个都不会放过,身为副主编的他若是不保章太炎,恐怕自身也难辞其咎。
副主编一下子被唬住,真的开始担心会殃及自身,所以他赶忙跑去找到了张之洞,希望他能够放过章太炎。张之洞也是聪明人,稍微想一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在这个节骨眼上,任何参与过改革的官员都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更何况是他这个报社的创办者。
他也知道,章太炎的朋友们说得不无道理,这件事情闹大了,朝廷首先怪罪下来的一定是他自己。因此,他留住了章太炎的命,并且为了让章太炎不再牵连到自己,将他从报社当中赶了出去。他叮嘱梁鼎芬,要是朝廷问的话,就说章太炎早就不是报社的人了,他的一言一行都只代表着他自己,和其他人没有任何关系。
粱鼎芬得了命令,毫不客气地将章太炎的衣服全部扔出了报社,一想到章太炎让他受了这么多气,他公报私仇,把章太炎的裤子扒了下来,然后用棍子狠狠地打了他一顿板子。
章太炎身为读书人,从来都是温文尔雅周到体面,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屈辱?在这件事过后,他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开始肆无忌惮地在各类报纸上写讽刺清政府的文章,还越来越疯癫,自己都认为自己是个疯子。
虽然和梁鼎芬立场不同,但他们两个人的仇恨倒没有持续太久,因为他们都知道两个人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国家和百姓,所以在后来他们的关系有了一定的缓和,甚至成为了朋友。
03 敢说敢做的一生除了致力于变革外,章太炎作为文学家,本身也是一位很好的老师。他的课堂非常有特点,由于喜欢抽烟,他时常右手拿着粉笔写字,左手捏着香烟,边讲课边时不时地吸上一口,而当他讲得过于投入的时候,常常会反应不过来,用烟在黑板上写字,让学生们哄笑不已。
作为文学大家,章太炎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其中就包括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的文章我们自小就在课本当中接触过,对他的风格也有一定的了解,他的笔锋非常犀利,擅长用讽刺的语气,来描述当时那个黑暗的社会以及人们腐朽麻木的思想。不得不说,在写作方面,鲁迅先生简直充分学习到了章太炎敢说敢做的这一点。
章太炎一生为师,桃李满天下,除了鲁迅之外,还有许多学者都曾经受过他的教导。据说在一次讲学当中,来了许多他的学生,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现如今的高校校长和专家教授,他们在章太炎面前毕恭毕敬,端茶倒水一件不落,让底下的学生们都非常震惊,不禁感慨章太炎先生的厉害之处。
国学大师章太炎,骂人无数,连鲁迅都佩服,独独害怕粱鼎芳这个人,这是因为粱鼎芳与他一开始就处在对立面,并且做出了当街打他板子这样让人难堪的事情。幸好,章太炎不是记仇的性格,两人在最后仍然成为了朋友。
作为文学家,章太炎的一生可以说是过得相当有价值。为了国家能够有所变化,他毅然从学堂之中走出来,融入到了这个混乱的世界,为了改革,他又不畏强权,宁愿顶着清政府的不断追杀也要发表自己的思想,而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他又从来没有放弃文人的这个身份,教书育人,将自己的学识传递给了一个又一个学子。
以上就是国学大师章太炎:挑战权威,与朝廷唱反调,口无遮拦却唯独害怕一个人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国学大师章太炎:挑战权威,与朝廷唱反调,口无遮拦却唯独害怕一个人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