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之路。
人生这一世,并不是独存的,而是前有因因果果,后有千途万路,这一程、这一驿,不必看得太重,因为并非人生的全部面貌,这一程、这一驿,也不能看得太淡,因为一切善因都凭这世来种,一切恶果亦凭此世而消解,能不断发光发热,不断种下好的善因,也就足够了。
为他人亡世而助念,是种善因最好的方式,也是在担负,如来所做的功德。
助念也是启发自我的正念潜能,是修行场上的重要一课。
任何一种正信的宗教,都十分重视临终时的"助念",什么是“助念”?
“助念”是通过神职人员、亲属及朋友,凭他们的念力,去引导临终者,步入光明正途,是亡者最重要,也是最需要的,一件人生大事。
目前"助念"的服务十分不足,令很多人在临终之时,无法得到这“助念”的功德,在逝世后无法得到善引。
这是一件十分可惜的事情。
在佛教的理念中,认为病人临终时,能因平日升起光明念头,有顿悟解脱之道,到临终时兴起念佛之心,待西方阿弥陀佛来接迎,称之谓“自力之因”。
如果一个人,平日接触佛法,但未能有所启悟,直至临终时,遇善友开导,而心生极乐之正信观念,发愿念佛,属“他力之因”,如一人能令僧侣为其助念,并有光明思想的亲友,一心不乱地为其助念,这是不易的福分,佛家称此为"他力之缘"。
"他力之缘"是难能可贵的大缘分、大福报,包括:
(一)获得道之僧侣开导,令生正信;
(二)家属不哭泣,而能知助念;
(三)家属四十九天内,不吃五辛及杀生,使自我情绪稳定,常观想光明,这包括了不因喝酒而生妄念,不淫邪而持正定等,尤以直系血缘关系者,不宜吃喝玩乐,而引起逝者灵识的混乱和失常。
(四)家属朋友,均有处理临终的知识,并能力引之,使逝者有所受用。
因此本文,能达到读者智慧之中,也属一种"他力之缘"。
“助念”是开启逝者智慧的一种行为,由于临终时人的“五识",眼、耳、鼻、舌、身开始有退化的现象(其实是四大重组),所以“助念”不可以单靠念经,而必须靠思想上的沟通。
也就是“观想”。
“助念”时无论念诵任何经文,必须观想“光明”,不同的宗教,会观想不同的神像,例如佛教就观想,西方极乐世界的主尊,阿弥陀佛,而西方的宗教,均有其他圣像,代表光明,其作用全是一样。
助念者在观想光明,然后将光明形象化,观为圣像,应注意一项,十分重要的心法。
就以佛教为例,应观想自己变成阿弥陀佛,全身发光而坐,凭自己的光明念力,去引发阿弥陀佛的形象,其目的在使病者,能感到阿弥陀佛的样子,在灵识之中,掌握光明之频率,而能不断保持,这种光明灵识,在离世时有所依归。
但对一般人而言,尤以迷信的人,智慧未能开启的人来说,就用了另一套方便法门,在想西方飞来一尊阿弥陀佛,当之具体地、血肉地为神为佛来接引,其实这是错误的,但是为什么很多人还是要用,因为这是方便法门,怕一般人不了解,于是将之形象化(其实戏剧化),来达到助念的目的。
西方阿弥陀佛,其实是一种象征,在每一个人的潜在意识中,均有正善之光明念头,这念头,加以形象化,就是阿弥陀佛,但如何去引发每个人心中,这一个正念“电掣”,就用具体的形象来开启。
助念的朋友及亲戚,除了在意识上,观想阿弥陀佛之外,口中可以念诵真言,通过声波来传递这种光明善念,一般佛教念的咒语,包括:
(一)莲池赞一遍。
(二)阿弥陀经一遍。
(三)往生咒三遍至二十一遍。
(四)赞佛偈八句
(五)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一句。
(六)南无阿弥陀佛数十句。
(七)阿弥陀佛无数句。
也有念诵《般若心经》、《光明真言》、《尊胜咒》及《阿弥陀大咒》等,其实效果,不在咒语本身,而在助念者的一心不动,及其善念所带动的功德,在灵识上的沟通,远远重于实物。
佛家有云:“出过语言道。”咒语虽有无上的力量,但必须配合灵识而发出,才具实效。
因此,单念一句"阿弥陀佛"比不念好,但观想"阿弥陀佛",就比只念不想的好,不妨放阿弥陀佛之圣像,在助念者之前,增加观想力。
助念时可用极低的声念,也可在心中念,家属应在病房外,请朋友亲戚探望,弥留病者时,心中持咒,观想光明,切勿对病者,说及一些尘世情事,令病者顿生烦恼,应多肯定病者生前的正念善行,多鼓励,令病者生欢喜之心,对自我一生善行之肯定,配合光明思想,便是最有建设性的“真情”。
一切不舍的情操,不宜宣泄,应暂收敛起来,如果不能强忍的亲戚,应暂请离开,当知弥留者的处境,不应用凡夫无明的一念,而坏了人生大事。
在助念时,也可叫病人心中一起念,有些病人,虽然进入昏迷状态,但依然可以听到声音,助念者可高声提示,叫病者心中同念,也可通过血缘关系,最密的亲人,在意识中对之提示,病人也可以感应得到。
以上就是到了3月上旬,什么属相喜事临门,事业蒸蒸日上,生活更上一层楼?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到了3月上旬,什么属相喜事临门,事业蒸蒸日上,生活更上一层楼?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