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这位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在晚年苦苦追求着一种统一所有基本力量的理论,即大统一理论。然而,尽管他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最终却因为失败而陷入绝望。这让人不禁感叹人类探索科学的道路上,失败和挫折往往与成功和辉煌并存。
爱因斯坦晚年一直致力于大统一理论,但终其一生,也未能在大统一理论上有多大的建树。以当代的视角来看,爱因斯坦的大统一之路之所以无法成功,是因为走偏了方向。
在物理学乌云系列,我已经说过,解决乌云的意义就在于物理学的统一,直到完成万有理论。
在具体的实践上,就是统一四种基本力。
在四大基本作用力中,强力和弱力是最晚发现的,也是最陌生的两种力。
在100年前,那时候我们认为自然界都是由引力和电磁力控制的。毕竟这两种力的作用范围趋近无穷远,所以在宏观物体上的表现十分明显,很容易发现。
在爱因斯坦晚年的时候,虽然弱力已经被发现,但是还没有获得主流学界的认可。
爱因斯坦时代的大统一理论只是统一引力和电磁力。那时候弱力还没有成气候,强力还没有被发现。
而现在我们说的大统一理论是尝试统一电磁力,弱力,和强力的物理理论。
并非是爱因斯坦时期的大统一理论的延续,而是另一种新理论。
爱因斯坦时期的大统一理论如今早已被抛弃,主要原因是引力是最难统一的一种力,引力是应该被放在最后被统一的。正确的思路是先统一电磁力和弱力,然后再统一强力,最后再统一引力。
这种思路之所以被广泛接受,是因为有两个重要的支持。一个是电弱理论的成功,另一个是大爆炸模型的推断。
在理论上,如果我们不断加热物体,那物体必然会分解成分子和原子的气态混合物。
倘若再提高温度,那原子会继续分解成电子,中子和质子。如果再继续升高温度,中子和质子就会继续分解成夸克,中微子这样的基本粒子。
如果再提高温度,比如达到普朗克温度,则所有的基本粒子都会融合在一起,形成共同体。这时候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也就会变成同一种作用。
在量子力学中,保证物理规律成立的最低时间尺度不能低于普朗克时间,普朗克时间大约为10^-43秒。也就是说,小于普朗克时间的变化都不具备任何物理意义,所以我们才说,在物理理论中,时间的最小值就是普朗克时间。空间的最小尺度就是普朗克长度。
大爆炸模型预测,宇宙中所有的粒子和四种基本作用力都起始于大爆炸之初的奇(qi)点。
在宇宙大爆炸的第一个瞬间,也就是在第一个普朗克时间内,宇宙温度曾处于普朗克温度。所有的力和物质都是同一种事物。
当宇宙的年龄超过第一个普朗克时间后,温度降到10^31摄氏度,时间为10^-35秒时,物理规律才开始生效,这一阶段引力率先与其他三种力脱离出来
当时间达到10^-32s时,温度降至10^26摄氏度。强力又脱离出来。
当时间达到10^-12s时,温度降至10^15摄氏度,能量为100Gev。弱力和电磁力再次脱离。至此,四大基本作用力全部完成分离。
大爆炸之后的宇宙平均温度逐步降低,引力,强力,弱力和电磁力依次分离开来。
逆行推理,只要我们在粒子对撞机中不断提高粒子撞击时的能量和温度,就能看到电磁力率先会合并弱力,再合并强力,最后合并引力。
但是目前的实验装置创造的能量和温度,只能够看到弱力和电磁力的合并。还远不足以达到合并强力和引力的程度。
所以,现阶段我们只能完成弱力和电磁力的统一,也就是电弱理论。
之后电弱理论会尝试统一强力,最终完成大统一理论。
但大统一理论如果要统一引力,则人工创造的温度须接近普朗克温度,这对实验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统一引力的理论需要绕开这种几乎无法完成的实验,重新建立新的引力尝试统一引力,比如量子引力理论和超弦理论。
所以引力是最难,也是最后该被统一的力。
而爱因斯坦的大统一理论,而是直接尝试让电磁力和引力统一,其方向注定是错误的。
接下来看看四大基本作用力的范围。我之前已经多次强调过,力不可能发生超距作用,其中依靠的就是传播子,物体之间正是因为不断交换传播子才维持了力的作用。可以说,没有传播子,力就无法发挥作用,当然,引力这块还在证实。
电磁力的传播子是光子,其静止质量为0
强力的传播子是胶子,其静止质量也为0
引力理论上的传播子为引力子,其静止质量依旧为0。
弱力的传播子是w玻色子和z玻色子。
w玻色子的静止质量为80.399 ± 0.023 GeV,而Z玻色子的静止质量则为91.1876 ± 0.0021 GeV。
根据不确定性原理的推导,传播子存在的时间Δt符合这一公式。
其中h为普朗克常数,γ为洛伦兹因子,c为光速。M为传播子的质量。
光子,引力子和胶子的静止质量都为0,所以它们存在的时间接近无穷长。所以电磁力,和引力的作用范围可以趋近无限远。
而w和z玻色子由于具有较大的静止质量,代入公式后,就会发现它们存在的时间极短,结合它们的速度,就可以算出w和z玻色子作用的范围在10^-18米。这大概相当一个质子宽度的千分之一。
从理论上看,胶子的质量也为0,其代表的强力作用范围也应该是无限远的,而事实上,强力的作用范围仅限原子核内质子的长度。
这主要是因为胶子连接的夸克会形成强力,且具有夸克禁闭效应。
所以胶子难以脱离夸克。但这并不是说胶子不会脱离夸克,只要能量足够大,胶子依旧可以摆脱夸克。
而胶子一旦脱离夸克,其释放的能量就会形成正—反夸克对,新形成的正—反夸克对就是介子,其实介子就是游离与质子和中子之间的残余强力,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核力。核力负责维持原子核的稳定。
质子带正电,如果没有核力,质子之间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就会相互排斥,正是由于核力强于电磁力,所以质子才能聚合在一起形成稳定的原子核。
在四种基本作用力中,其传播子的静止质量只要为0,则传播子的寿命不仅趋近无穷长,且传播速度为光速。
光子以光速传播电磁力,引力子以光速传播引力(待证实),胶子以光速在夸克之间传播强力。
由于夸克禁闭效应,胶子无法脱离夸克,所以强力被禁锢在原子核内。
w和z玻色子由于具有静止质量,其寿命极短,所以弱力也被禁锢在原子核内。
而光子和引力子没有这样的束缚,可以轻易突破微观世界,抵达宏观世界。
所以我们才说,宏观世界的绝大部分物理现象都是由引力和电磁力主宰的。
强力和弱力之所以发现很晚,是因为这两种力的作用尺度都在原子核内,只有当人类发现了原子核,完善了量子力学后,才被发现。
在爱因斯坦活着的时候,量子力学还在上升期,所以那时候的大统一理论注定不会纳入强力和弱力,所以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爱因斯坦的大统一理论是难以成功的。
以上就是爱因斯坦的失望:晚年苦苦追求大统一理论,终因失败而绝望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爱因斯坦的失望:晚年苦苦追求大统一理论,终因失败而绝望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