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包拯

文化 2023-10-10 13:25:01 知道百科

北宋包拯,字希仲,号包垣。他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法律家和文学家,曾经担任过宋朝的宰相。包拯勤勉聪慧,除了处理政务之外,在司法领域也有着深厚的造诣。他以公正廉明的原则审判案件,克己奉公,视民生如重山大海。包拯以其深思熟虑和智慧才华,为当时的社会制定了一系列有效而公正的法律和司法政策,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启迪。因此,包拯被尊称为“包青天”,成为中国司法史上一个不朽的传奇人物。

真实的北宋包拯

包拯,北宋名臣。

【1】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县人(今合肥)。包拯考中进士后,曾被授予多次官职,但他后来都因父母年事已高而辞职,只愿在家奉养双亲。父母去世后,包拯在墓旁筑庐守丧,守丧期满依然不忍离去。包拯于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中进士,但直到景祐四年(1037年)才重新出来为官,这中间整整隔了十年。再度为官时,包拯已经38岁了……

【2】

庆历元年(1041年),包拯出任端州知州(今广东肇庆)。端州砚台天下闻名,此前的州官大多借进贡之名,索取高达几十倍进贡量的“端砚”。包拯到任后只收取进贡的数量,而且直到任期满,个人始终不曾拿走一方端砚。在端州,包拯还写下一首诗来明志——

《书端州郡斋壁》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3】

皇祐二年(1050年),包拯出任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当时,张贵妃(宋仁宗最宠爱的贵妃)的伯父张尧佐被授予多个要职,包拯与名臣唐介、张择行等人一起,激烈上书劝谏、弹劾,最终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张尧佐辞去了宣徽使、景灵宫使等职。

南宋文学家朱弁在《曲洧旧闻》中记载,包拯弹劾张尧佐时“反复数百言,音吐愤激,唾溅帝面,帝卒为罢之……”即奋力发言、吐沫星子溅了宋仁宗一脸。事后宋仁宗对张贵妃说:“包拯上前说话,直唾我面。你只知道要宣徽使,难道不知道包拯是御史吗?”

【4】

转运使王逵,多次苛政暴敛,逼得百姓纷纷逃进山里,但因结交朝中权贵而几番逃罪。公元1050年,包拯连上七道奏章弹劾王逵,最后一次更是将宋仁宗也“捎带”上了:“若命酷吏为之职司,而令一路之民独受其患,是一夫之幸,而一路之不幸也。窃恐伤陛下爱民恤物之心。”包拯提醒宋仁宗说,让王逵这种酷吏任职,他一人之侥幸,是天下人的不幸。这样恐怕要伤了陛下体恤百姓的心!最终王逵被免职。(《包拯集》)

【5】

嘉祐元年(1056年),包拯出任权知开封府。他一贯治事刚强坚定,朝中贵戚、宦官纷纷收敛,甚至一听见包拯的名字都害怕。人们形容包拯的笑脸比作黄河变清还难看到,而当时京城中还流传着一句话:“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意思是,关节打通不了(打通不了关节的),只有阎王爷和包拯!由此可见,包拯在世时,百姓们就已经将他和阎王爷相提并论。

【6】

过去规定凡是来衙门诉讼的,进门后不能够直行到大堂下。包拯在开封府时,改变陈规,打开正门,使所有人都可以直接到堂前来陈述是非。从此,下面官吏再也不敢欺负前来诉讼的人群。当时许多权贵在河边修建园榭(观赏亭台),侵占土地导致河道阻塞。恰好京城发了一次大水,包拯借此机会,下令将所有楼台亭阁全部拆除……

【7】

嘉祐四年(1059年),包拯弹劾三司使、名臣张方平,理由是张方平买了地方不法土豪的财产,张方平随即被免职,名臣宋祁接任。不久,包拯又弹劾宋祁,认为他不作为,宋祁也被免职。结果,宋仁宗让包拯出任三司使(相当于财政部长)。

三司使是主管全国财政出纳的要职、肥职,论包拯的品行和能力,肯定不会有问题。但问题在于,包拯连续弹劾掉两位三司使、当朝名臣之后,最终自己坐到了这个位置上。这一举动,立刻引来了名臣欧阳修的不满。欧阳修和宋祁共同编修《新唐书》,本属好友,加上包拯弹劾掉宋祁自己又坐上了这个位置。欧阳修于是写下《论包拯除三司使上书》一文批判包拯,而且言辞很不客气。

欧阳修认为包拯应该“避嫌”,而且认为包拯是“蹊田夺牛”。“蹊田夺牛”出自《左传·宣公十一年》,指种田人因别人的牛践踏了自家田地,却把牛抢走了。形容惩罚过重,也指轻罪重罚,从中谋利……因为这件事,包拯在家躲了许久而不赴任,但宋仁宗一再坚持,包拯无奈之下只得就职。

包拯和欧阳修二人由于行事风格不同(包拯严、欧阳宽),而导致了上面一段“公案”的发生。他们之间虽然并不亲密,但也不像小人之间相互倾轧、打击……

【9】

据当代学者杨国宜先生在《包拯集校注》中统计,《包拯集》187 篇文章中,竟有 55 篇文章明确批判了 61 名当朝人物。这个数字也几乎让包拯得罪了大批当朝大臣,堪称是几乎没朋友……

而在当时还有一个流行语叫“包弹”。意思是包拯不遗余力地弹劾贪官污吏和有过失的官员,人们渐渐将官员分为两类,被包拯弹劾过的叫“包弹”,另一类自然就是“没包弹”了……

【10】

包拯任御史中丞时,曾上书劝宋仁宗早立太子。宋仁宗当时已连续夭折多子,于是不客气地问包拯:“你想立谁呢?”谁知包拯耿直地说:“臣没有才能却在这个位置上,所以乞请早立太子,是为万世之计。陛下你却问我想立谁?这就是怀疑我了。臣都快70岁了,而且无子,因此臣不是为后代做打算的人!”宋仁宗这才高兴起来。

注:包拯说此话时,长子已去世。但包拯之妾曾生有一子包绶,当时包拯并不知道。

【11】

包拯性格严峻刚正,憎恶官吏苛刻,为人务实敦厚。他虽然嫉恶如仇,但同样以忠恕之道待人。他与人相交从不苟且附和,也不巧言令色取悦于人,平时在家也不写私信,故人、亲党几乎都断绝了来往。虽然地位高贵,但衣服、器用、饮食等用度,都一如布衣之时。

甚至包拯与夫人董氏的生活,也是十分“单调乏味”。包拯富贵之后,家中没有任何声伎之好、珍怪之玩,回家后与夫人董氏“终日相对”、“素风泊然”(《董氏墓志铭》)……在当时最鼎盛的北宋,达官贵人蓄养歌伎已是一种风气,许多名臣如韩琦、富弼、晏殊、欧阳修等都难免落俗,而包拯下班归来,夫妻二人只是终日相对。这一幕,千载之后读之依然令人感叹!

【12】

包拯经常嘱咐家人说:“我的后代子孙如果做官,有犯贪污罪的就不得回老家,死了之后,不许葬在祖坟中。不顺从我的心意,就不是我的子孙!”(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宋史·包拯传》)

这条千古家训亦是包拯一生的写照。

而包拯的家人们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13】

包拯的妻子董氏,进封为“永康郡夫人”时,入宫拜谢。但这位包夫人依然是平时装扮,没有穿戴和身份相配的命服。宋仁宗感叹地说:“这是包拯不愿暗中攀附后宫的表现啊!”

包拯之子包绶、孙子包永年,皆恪守家训,一生为官清廉。包绶去世时,除了任命状、书籍、文具、著述之外,找不到任何一件值钱的东西。人称包拯之风,在包绶身上体现得更炽盛。包永年去世时,家无遗产,甚至连丧葬用具都是亲人资助的……(《包绶墓志》、《包永年墓志》)

【14】

宋神宗时期,西羌族于龙呵归顺北宋。他因仰慕包拯而请求说:“我平生听闻包拯大名,是朝廷忠臣。我既然归顺汉族,乞求赐我姓包。”宋神宗准奏,因此于龙呵改名为“包顺”。(北宋王巩·《甲申杂记》)

【15】

开封府曾经有一块石碑,题头为“开封府题名记”,上面铭刻着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至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146年来历任开封府尹的名字,共计183人次,名臣范仲淹、蔡襄、欧阳修等人均担任过这一职务。但众多铭刻的名字中,唯有包拯的名字“指痕甚深”,甚至辨认不清。

南宋文学家周密在《癸辛杂识》一书中解读了这一特别的现象:“开封府题名,独包孝肃姓名为人所指,指痕甚深。”(包拯的名字被人指来摸去,指痕甚深)很显然,大家都在摸包拯的名字,以致逐渐辨认不清。这一细节,令我们看到了包拯深入人心的力量和影响,也为我们生动地展示了民间对包拯的钦敬。

【16】

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去世,享年64岁,谥号“孝肃”。当时朝野震惊,全民哀悼。包拯的名声,去世之后更加著名,甚至千载之后更加彰显。早在南宋时期,就出现了以包拯为主题的故事和戏曲,元代就产生了大量的“包公戏”,这也为我们今天重新演绎包青天的故事,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直到今天,合肥包公祠里依然有这样一幅对联——

理冤狱,关节不能,自是阎罗气象;

赈灾黎,慈善无量,依然菩萨心肠。

这是对包青天千古骨格的高度概括,也是对其一生不谋私利、刚正廉洁的真实写照。

史料出自《宋史·包拯传》

史料出自《宋故永康郡夫人董氏墓志铭》——《二十四史因果录》

以上就是北宋包拯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北宋包拯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