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经历各种得失。然而,根据孟子的思想,真正的人生之道并不在于得与失,而在于珍惜不能苟且,并且坚守自我。太过执着于追求得失,只会使我们的人生丧失主动性和目标性,使我们迷失自我。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珍惜眼前拥有的,认真对待每一个机会和挑战,坚守自己的初心与价值观,才能在纷繁的人生道路上保持清醒和坚定。
在与孟子关于人性的辩论中,告子以惨败收场。但这并不证明告子的理论是错误的,只是说明孟子的雄辩而已。告子认为,人性是“食色性也”的本能,是吃饱穿暖的需求,是种族繁衍的冲动,无所谓是非对错善恶美丑,这是抓住了人自然属性的一面。孟子从来都是重视人禽之别的,在孟子看来,要承认告子的观点,就等于承认人等同于禽兽。因此,孟子强烈反对告子的理论,认为如果人仅有饮食和生殖冲动,那就把人拉低到与禽兽为伍了,这对万物之灵的人类来说,绝对是一种亵渎。孟子认为人性具有天生的“善端”,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等四心,就是“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观念,因此,人的本性绝不是吃喝拉撒而是早已经存在于内心的善端。
其实,孟子和告子的说法都不错。告子说的是人的自然属性,孟子说的是人的社会属性,他们的观点其实是人的正反面。孟子认为,如果按照告子的理论,人和动物就毫无二致,境界低下品格庸俗,没有触及到灵魂。因此,孟子给告子所说的“性”,起了新名字叫“命”。而君子明白了性命之别,就懂得了有所为有所不为,就能远离禽兽走向圣人之境。
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孟子说:“口舌对于美味,眼睛对于美色,耳朵对于好听的声音,鼻子对于芬芳的气味,手足四肢喜欢安逸舒服,这些爱好,都是天性,但能否得到,却属于命运,君子不认为它们是天性的必然,(因此不去强求。)仁在父子之间,义在君臣之间,礼在宾主之间,智慧对于贤者,圣人对于天道,能够实现与否,属于命运,但也是天性的必然,所以,君子不称它们是命运(因此,要努力地顺从天性,以求实现)。”
孟子把人性分成两个层次,一种是耳目口腹之欲,是对美食美色、安逸生活的向往;一种是对仁义礼智等道德的追求。在孟子看来,这是命也是性。但孟子认为,口腹之欲和仁义道德又有细微的差别。在孟子看来,人的口腹之欲属于命,是外在于自身的;而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才真正属于人的本性,是内在于自身的。人的内在追求和外在需求不同,得到的难度也不一样。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孟子说:“有些东西探求就能得到,放弃便会失掉,这种追求容易得到,因为所求的东西就在我自身。追求有一定的方法,能否得到却决定于命运,这种追求无益于得到,因为所求的东西是身外之物。”
对于人来说,仁义礼智等道德价值,是内在于人的自身的,你努力追求就能够得到,从而成就道德的圆满;而钟鸣鼎食功名利禄,是外在于人的,受到外在环境的限制,属于命,而命充满了不确定性,你可能穷极一生孜孜追求,到头来有可能落下个“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除了一副臭皮囊一无所有。孟子是讲人格境界的哲学家,他告诉我们,生而为人应该有更高的道德追求,上天已经给我们准备了善的种子,我们只要好好地养护并“扩而充之”,就能成就道德,从而成为尧舜那样的人。而那些功名富贵本来就是身外之物,得到与否自身无法决定,镜月水花纵然很美,但一阵清风就可能无影无踪了。
一面是“求则得之”的仁义道德;一面是求未必得的功名利禄,人生应该追求什么,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仁义礼智根于心,你早已经拥有,最容易得到,努力追求就是了;功名富贵外于身,“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得之我幸,失之我不痛,人生不能苟且,更不能失去自我。
以上就是孟子:得失与人生之道,珍惜不能苟且,更不可迷失自我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孟子:得失与人生之道,珍惜不能苟且,更不可迷失自我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