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族自清朝中期至晚期熠熠生辉,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在政治、军事等领域的杰出成就,更归功于他们世世代代传承的家训。通过对曾国藩家族的历史进行重新审视,我们能够看到家训对他们长盛不衰的背后起到的重要作用。这种家训无疑是这个家族的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它植根于家族成员的心灵深处,指引着他们的行为和决策,成为他们成功的基石。
一个家族的兴败
曾国藩家训第一看:看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
曾国藩家训第二看: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勤劳、劳动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
曾国藩家训第三看:看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
畅游史海,可以看到“盛不过三代”是大多数官宦之家很难逾越的魔咒。而曾氏家族却代有英才层出不穷,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广铨、曾昭抡、曾宪植等一代代杰出人物。探寻曾氏家族长盛不衰的奥秘,曾国藩家训里留给后代的“四条遗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曾国藩家训四条遗嘱:
一是慎独则心里平静
自我修养的道理,没有比养心更难的了。心里既然知道有善恶,却不能尽自己的力量以行善除恶,这是自己的表现。内心是不是自欺,别人无从知道。孟子所说的上无愧于天,下无疚于心,所谓养心一定要清心寡欲。所以能够慎独的人自我反省时不感到愧疚,可以面对天地,和鬼神对质,绝对不会有行为无悔恨而心却退缩的时候。
人假如没有可以愧疚的事,面对天地便神色泰然,这样的心情是愉快平和的,这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是最好的药方,修身养性的第一件大事。
二是主敬则身体强健
在内专一纯净,在外整齐严肃,这是敬的工夫;出门如同看见贵宾,对待百姓像行大祭祀一样崇敬,这是敬的气象;自我修养以让百姓平安,忠实恭顺而使天下太平,这是敬的效验。聪明智慧,都是从这些敬中产生的。
庄重宁静则一天比一天强,安闲敬纵则越来越懒惰,都是自然的征兆验效。如果不论人多人少,事大事小,都以恭敬之心相待,不敢懈怠,那么身体的强健,还有什么令人怀疑的呢?
三是追求仁爱则人高兴
读书学习,粗浅地知道了大义所在,就有使后知后觉的人觉悟起来的责任。孔子教育人,莫大于求仁,而其中最要紧的,莫过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这几句话。人有谁不愿意自立自达,如果能够使人自立自达,就可以和万物争辉了。人有不高高兴兴地归附的吗?
四是参加劳动则鬼神也敬重
如果一个人每天穿的衣服吃的饮食,与他每天所做的事所出的力相当,则看到的人会赞同他,鬼神也会加以称许,认为他是自食其力的人。倘若农夫织妇终年勤劳,才能收获数担粮食数尺布,而富贵人家终日安逸享乐,不做一事,却每餐必是美味佳肴,穿必锦衣绣袍,高枕而眠,一呼百应,这是天下最不幸的事,鬼神也是不赞同的。这样怎么能长久呢?古代的圣君贤相,无时无刻不以勤劳自勉,为自己打算,则必须操习技艺,磨炼筋骨,在困境中奋力前行,殚心竭虑,而后可以增加智慧增长见识。
曾国藩家训:曾国藩不愿子孙为大官
如何治家,历来是人们议论甚多的一个话题。家训,对于今人来说,是个比较专业的说法。但在古时,却是常用词,因为“人必有家,家必有训”。家训指家庭或家族内部父祖辈对子孙后代的垂诫、训示,更是儒家知识分子在立身、处世、为学等方面教育后辈的家庭教育读物。古人家风的形成,更多靠的是长辈与子孙的身体力行,而不是背诵“家训”。
曾国藩(曾国藩家训)如何教育“官二代”
晚清名臣曾国藩对后代的教育也相当重视。咸丰六年(1856年)九月二十九日,他写信给九岁的儿子曾纪鸿说:“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教育九岁的儿子要成为“读书明理之君子”,这样的期许较之一般的俭朴教育显得境界更高。
而后,曾大人直接教育儿子如何做:“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尔宜举止端庄,言不妄发,则入德之基也。”读书与做人,实质是相容并包的。通观曾国藩的一生,其言传身教对于曾氏家族的儿孙成才,以及家族可持续发展都奠定了扎实基础,值得今人借鉴。
曾国藩家训:郦波谈曾国藩家训
作为国内首位文牍学博士后,郦波一直在课堂上向学生宣扬中国的传统文化,百家讲坛也曾给他提供过更大的讲台。那么,这一次为什么选择了曾国藩家训?
尽管郦波很早就阅读《曾国藩家训》,且常读常新,多有收获,但这次在百家讲坛评说曾国藩家训,最根本的动力是对教育现状的某种忧虑。
“公众对教育现状的批评比较多,特别是对高分低能的一些现象很不满意。其实精神境界低更可怕。”郦波认为,当下教育有三大块缺失:一是大众教育缺失,更多的是精英教育、象牙塔教育,教育资源集中且失衡,尤其以中小学最为严重;二是精神教育缺失,素质教育提得很多,但是更侧重能力和技术;三是家庭教育缺失,把孩子推到学校,其实家长才是孩子人生路上第一位老师。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郦波认为,孔子之所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第一位教育家,是因为他将贵族教育引向平民教育、大众教育。“孔子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教改课程家,他把礼、乐、书、数、射、御‘小六艺’,推广为‘大六艺’,即《礼》、《乐》、《书》、《诗》、《易》、《春秋》。《礼》相当于思想道德与公共关系学;《乐》包括所有的优美音乐,是艺术修养学;《书》是尚书,是先王经典,相当于经典作品导读;《诗》是诗经,相当于文学;《易》是宗教,本质是哲学;《春秋》是历史学。”
“中国的父母总想着要给孩子最好的东西,最好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情感,现在中国文化教育土壤贫瘠,家庭教育缺失,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从家庭教育入手,培养情感。”郦波说。
在传统的儒家教育中,首先是家庭教育。中国人自古注重庭训家教,历史上的名臣大儒如宋朝的司马光、欧阳修、朱熹;明朝的王夫之及清朝的郑板桥、曾国藩等等,都留有家训。在这些历朝历代的著名家训家规中,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礼义廉耻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与美德才得以流传。
郦波曾试图讲颜之推家训,但对于大众来说,颜之推显然不如曾国藩影响大。平常治学养成的习惯,就是做任何课题之前,尽可能地收集研究对象所有的相关内容,这次讲曾国藩,郦波更是集思广益。历史上关于曾国藩的争议很大,学术界认可曾国藩,认为他挽救了儒家传统文化,儒家文化是汉文化的核心,冯友兰认为曾国藩是挽救了汉文化,是大功臣,可是他另一个身份是汉奸,帮助晚清镇压太平天国。章太炎最恨曾国藩,认为曾国藩是奴才。梁启超编过《曾国藩嘉言钞》,蔡锷编过《曾胡治兵语录》,蒋介石则把《曾能治兵语录》作为黄浦军校教材。1945年,八路军军政杂志社曾经把《曾胡治兵语录》出成白话解。郦波说,当时的国共两党都拿曾国藩家训中的思想精华作为治兵方法或作为教材。可见这一最受争议的人物,曾国藩家训却最得到一致认可。
在通览了曾国藩的相关图书之后,郦波发现,这些书基本上是编选本,即使是评点解读,其面对的也是有一定接受能力和基础的读者。因此,他在讲解的时候,注重了面对普通大众阅读的情节性和故事性。但恰恰是这一点,引来不同的看法。
有人说,郦波在《百家讲坛》上讲的曾国藩,太通俗,不深刻。郦波解释说,那是大众平台上,作为教师,他不能不考虑大众的接受能力,否则自说自话没意义。这是大家的课堂。他的讲解,总是从一段故事入手。“故事是学术的一种。最早的文学比如希腊神话,就是故事,每个民族的文化传承就是靠故事完成的。说我是讲故事,讲得浅显,我不认为是贬低,而是最大的奖赏。”
郦波说,近年来,家教图书受到读者重视,诸如《哈佛女孩》等畅销书动辄销售上百万册,但是鲜有类似的成功案例,就是因为“哈佛女孩”只是个案,并没有在教育规律上进行把握总结,也没有建立在系统的文化基础上,不见得适合所有孩子。而《曾国潘家训》在传统文化上有深厚的传承和积淀,既是个案,又有普适性。
郦波生活中最大的爱好是上课,上课最大的内容则是生活。他深爱着三尺讲坛,想方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用音乐,用古诗。上课前,他会从一首诗讲起,遒劲潇洒的硬笔书法落在黑板上,繁体竖版的诗句很快将学生带入古典文学的意境中。从诗里破解疑问,这是郦波讲课的小技巧,他也乐于陶醉其中。他喜欢读经典,读得最多的老子、庄子、唐宋八大家,又很复古,学的是古典文学,爱的是京剧,又喜欢着长衫,吹洞箫,打打太极拳,写写汉字——他尚不敢称其为书法。他崇尚汉字,因为汉字就是汉文明,华夏文明之所以没有断裂,原因就在于汉字的凝聚力强大,支撑了汉文化的传承。
郦波是如此投入于每一个靠近的历史人物。讲张居正时,除了大量阅读张居正的图书,还跑到湖北荆州张居正的故居实地揣摩,直到感觉张居正的形象在心中鲜活地浮现,有讲他的冲动;他给学生讲《孔子的眼泪》,反复阅读体味孔子,以至于梦见孔子边哭边唱,醒来便把哭的调子记下来。孔子临终前见到子贡,哭问“汝来何其迟也?”他解释说,“孔子的眼泪”不是哭自己,而是着眼在他人,看到不是生死,看到的是理之不存,乐之将崩,他的理想谁来实现?谁能兼济天下?这样有诗意的题目,后来被改成《孔子的教育观》。
2003年,郦波带的第一届学生毕业,他赠诗相送:“……很多年后,没有了我,也没有了你。我们都在苍穹里,心情都在浩瀚里。精神,是存在的乐趣……”诗的原句记不清了,但他记着诗的意境,他希望追求永恒的东西,那就是情感、精神、思想。
以上就是重新审视曾国藩家族的长盛不衰背后的家训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重新审视曾国藩家族的长盛不衰背后的家训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