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才智与行动力:是他如何对待自身的评价?

文化 2023-12-23 12:02:02 知道百科

曾国藩是清代重要的历史人物之一,他以其出色的才智和卓越的行动力被世人所称赞。面对自身的评价,曾国藩始终保持着谦虚和踏实的态度。他认为,学问可以学到很深,但不能只停留在书本知识上,更需要实践和行动。曾国藩注重实践,深信只有实践才能检验和提升自己的才智。在他的眼中,自我评价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纸面上的吹捧,而应当通过实际行动来不断证明自己的价值。他的才智和行动力正是通过这种积极的态度和时刻追求进步的精神得以迸发和提升的。

作者:客多(本名田建中,媒体人、历史文化研究者,著有《曾国藩心学》、《曾国藩官场营销学》、《曾国藩为官绝学:升迁有道》、《曾国藩权谋术》等等)

在很多介绍曾国藩的书籍中,我们都会看到对他的评价:又笨又慢。这自然有一定的道理,曾国藩参加会试的时候,一连考了三次才考中进士,显然,他不是属于太聪明的人。和太平军作战的时候,他又靠结硬寨、打呆仗的方式,和太平军斗了10余年,才将太平天国消灭。

曾国藩真是又笨又慢吗?他是如何评价自己的呢?

曾国藩是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他可不认为自己又笨又慢哦。关于曾国藩对自己的评价,我们从他的家书中就能找到答案。

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正月十六日,曾国藩在写给弟弟们的信中,首次评价自己:

兄少时天分不甚低,厥后日与庸鄙者处,全兄少时天分不甚低,厥后日与庸鄙者处,全无所闻,窍被茅塞久矣。无所闻,窍被茅塞久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兄长少时天分不低,以后天天与庸碌鄙俗的人相处,完全没有见闻,窍要的地方被闭塞很久。

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曾国藩对自己还是很满意的,并不认为自己笨。曾国藩并不是往自己脸上贴金,他写这封信的时候,在京城的地位和思想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

一是随着地位的变化,让曾国藩更加自信。

曾国藩写这封家书的时候,他的职位是翰林院从五品侍讲,而且,是连升四级,从一名从七品检讨直接升为侍讲,这样的升迁速度,在当时的朝中,唯有他一个人。

可以想象,如果曾国藩真是一个笨人,能获得如此快速的升迁?显然不符合逻辑。

在获得升迁的同时,曾国藩还得到了道光皇帝的赏识。就在他写这封信前,道光皇帝还钦命他为四川乡试的正主考,到四川为朝廷选拔人才,让曾国藩十分骄傲的是,副主考为从四品官员,职位比他大了两级。这在清朝的历史上,也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地位的变化,让曾国藩越来越自信。这一切,都和曾国藩自己的努力分不开。可是,仅仅只是努力,没有真才实学,没有过人的手段,是不可能从竞争激烈的官场中杀出一条血路的。从这一点来看,曾国藩是一个非常有头脑的人。

二是思想上的变化,让曾国藩对自己有了一个全新认识。

曾国藩认为,他自己的天分还是比较高的,以前“全无见闻”,都是环境的原因造成的,因为以前接触的人,都是一些“庸鄙者”。

这段时间,曾国藩接触的人都是些什么人呢?我们这里列举两个最有名气的人,一个是唐鉴,一个倭仁。

唐鉴是湖南善化(今长沙)人,虽然和曾国藩是同乡,但地位悬殊太大。从家庭背景来看,唐鉴是一个官二代,其父亲是陕西布政使(从二品),从地位上来看,唐鉴是太常寺卿(正三品),而且,是名满天下的理学大师。

倭仁是蒙古正红旗人,他虽然没有显赫的家世,但却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也是当时著名的理学大家,而且,其职位也比曾国藩高,是太仆寺卿(从三品)。

从曾国藩的交际圈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能和这些有名望有地位的人来往,说明他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

要让自己变得优秀,就一定要和优秀的人同行。曾国藩的思想得到洗涤后,他也立志做一个好官,做一个“内圣外王”的人,正是靠这一份精神,让曾国藩成为一代名臣。虽然后来也有人认为曾国藩又笨又慢,但这也是一种智慧。

参考资料:《曾国藩全集》、《曾国藩传》、《曾国藩大传》、《曾国藩年谱》、《清史稿》等。

以上就是曾国藩的才智与行动力:是他如何对待自身的评价?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曾国藩的才智与行动力:是他如何对待自身的评价?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