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红绿灯,古人如何遵守交通规则?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如今我们会有人行道、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在古代,道路也是有区分的。当然那时候没有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之分,所以区分道路,是按照等级差别划分的。比如秦汉时期,“驰道”就专供天子出行,即便是太子都不能行于驰道上。
汉朝之后,就有了专门供天子和官员行走的御道。而官员与官员之间在路上相遇,则要遵守本朝的法律规定。比如唐朝的时候,就规定四品以下的官员,如果在路上遇到正一品官员、三师,诸司郎中遇到丞相,就必须要下马回避,不然是要挨板子的。
另外,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使用交通工具。像是西汉时期,商人是极其没有地位的,所以汉高祖刘邦规定他们不能乘车、骑马。魏晋南北朝时,不是官员的人也不能骑马;唐朝工人、商人、僧人、道士以及贱民皆不准骑马;元朝娼妓不准乘车马等等。
到了明清时期,之前的规定相对放松了一些,不过封建社会,仍然离不开等级之分。就好比轿子要分官轿和民轿,清朝只有亲王、郡王、大学士和尚书可以乘轿,贝勒、贝子或者二品大臣这些,就要等年老的时候,得到皇帝特许才能乘轿。没有官阶和爵位的人,就只能乘民轿,但富商的民轿自然要比普通百姓的好,不过比之官轿就差远了。
上面我们简单介绍了,古代一些道路划分,等级待遇区分等等。可说了这么多,到底古人是如何遵守交通规则的呢?也就是说,他们在出行的时候,是根据什么来保持秩序的?其实和现代很像。
在唐朝的《仪制令》中有记载,古人出行是按照12个字来遵守的:“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笔者简单给大家解释一下。
“贱避贵”相信大家都容易理解,就是地位低的要给地位高的人让路,比如普通老百姓要给达官显贵让路,品级低的官员要让行品级高的官员等;“少避长”也很简单,就是年少的人要给年长的人让路;“轻避重”则是轻装出行,携带物品较少的人,要给负重的车马让路,就像如今我们小型车要避让大型货车一样;“去避来”就是行人要让车马,下坡的要让上坡的。
相信大家也看出来了,除了“贱避贵”,其余三点实际都和现代的交通规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至于“贱避贵”,这是古代封建思想的着重表现,体现了古人的等级划分。
到了宋朝,统治者认为这12字的交通礼制颇为实用,于是下达命令,将其于全国推行。一时间,到处都张贴了“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的交通礼制告示,如果有违背的人,将会受到法律的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