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七国之乱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六国的豪门揭竿而起,都想趁着这个时机成就一番霸业。而令人意想不到,最终胜利的竟然是一介草根,刘邦。回顾刘邦的成功之路,帮助他的能人出力良多,为了团结一致,刘邦也封赏他们为异姓王。但就在他称帝后不久,却一改原貌,不仅处理掉异姓王,还分封同姓子弟为诸侯。
刘邦的担忧,很好被理解,因为自古以来异姓王都是中央集权的隐患。但是,没人说“同姓王”不是隐患。这不,汉景帝就为此事深感苦恼。
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身边有一位老师,名叫晁错,是一个很有“大局观”的人,这是如何体现的呢?喜欢出谋划策。例如,劝民务农;用经济奖励鼓励农耕;招募老百姓移居边塞,充实边防。总之都是一些适应汉代发展大节奏的建议。而针对藩王,他也有很多想法:公元前155年,晁错上疏《削藩策》,得到了景帝的支持,第二年,吴国楚国封地被削。
在几千年的封建史中,“削藩”是最容易引起腥风血雨的事,因为它远远不是字面说得那么简单,相反,是军臣之间的博弈。皇帝一面取消了藩镇特权,一面又要提防这些人是不是真的忠心;藩王一面俯首称臣,一面又要担忧皇帝是不是想斩草除根。
而汉代这回削藩,就酿成了七国之乱。
七王指的是: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
1,吴王刘濞:他是汉高祖刘邦的侄子,从小骁勇善战。英布造反的时候,刘濞刚刚20岁,就可以领兵打仗,受到重用。刘邦坐拥天下时,担心吴郡等地不容易控制,所以封刘濞为吴王。汉初,国家奉行无为而治,这给了封地们很好的发展空间,渐渐地,吴王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兵强马壮。七国之乱中,是刘濞主动联系其余六国,以“清君侧”的名义率先起兵造反,最终被周亚夫所杀。
2,楚王刘戊:他是刘邦弟弟的孙子,历史中属于胸无大志 既昏且庸的王爷。同时,楚王刘戊充当了削藩的导火索。景帝二年,文帝的母亲薄太后去世,然而楚王却在葬礼期间饮酒淫乱,被晁错逮了个正着,以此为突破口,景帝将楚国的辖区削减。随着七国兵败,楚王自杀。
3,赵王刘遂:他是刘邦的孙子,因为封地在“赵”,接近北方匈奴,他与匈奴人约定,一起讨伐汉朝(感慨,为什么乱世时期,总有诸侯从边塞引兵!)。联军虽然人多,可是各自为政且分散,被中央逐个击破,赵王于是被困在邯郸,僵持不下。汉朝有个大将名叫郦寄,想了个损招:水漫邯郸,把邯郸城墙系数泡坏、冲垮。赵王刘遂眼看失败了,遂拔剑自杀。有意思的是,司马贞在《史记索隐》描述这段时,颇感悲伤道:
如何赵遂,代殒厥声!兴亡之兆,所任宜明
4,济南王刘辟光:在阅读七国之乱时,笔者深深感觉,济南王不是盲目自大,便是被人利用了。他的父亲名叫刘肥,是刘邦长子,早在迎娶吕雉之前就降生了。削藩的时候,刘辟光以父亲最长,身份又最正统的理由称帝,想要与景帝争夺天下。一般而言,乱世之中“称帝”是需要暂缓的,不然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可是济南王完全没有顾虑这些。最终,周亚夫亲自讨伐,杀之。
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最后这三人放在一起说(避免赘述,下文皆称三王),因为他们的封地不大,同时在这段历史里又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七国之乱,可以大致分成三个区域:吴楚、赵地、齐地。早在战争打响之前,三王的领土就遭到中央削减,因此很容易就被说服反汉。
最初,三王将军队联合起来,共同围攻齐地。他们和大将军栾布僵持了不到三个月,落于下风,于是纷纷回到封地,打算静观其变。其中,胶西王的封地被夹在中间,没有顽固的城墙,又不能退到海上,于是在持久战中渐渐动摇,主动前往汉军大营投降请罪。三个小王,有一人倒下了,剩下两人不攻自破。
后记:西汉的七国之乱,只持续了三个月就被平定,七个王均被杀,有的是被诛杀,有的是自尽身亡。后来的朝代,断断续续也有过不少大型皇室内部战争,可都不能如此速战速决了。究其原因,七国的联合松散且各自为政,汉朝这个新兴政权,自身充满活力,是很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