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的胜败不仅仅取决于兵马的强弱,更重要的是粮草的充足与否。粮草是战争的命脉,是军队生存和战斗力的保障。没有足够的粮草补给,纵使兵马再勇猛,也难以支撑长期作战。因此,在古代打仗中,备足粮草被视为首要任务,它不仅为军队提供了能量,更为士兵们注入了必胜的信心。只有确保粮草充足,才能在战场上迎接敌人的挑战,从而取得最终的胜利。
中国有句古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古代战争中,无论一支军队战斗力有多强,一旦粮食供应断绝,那就马上会由猛虎变成绵羊。历史上因为断粮而战败甚至全军覆没的战例数不胜数,如秦赵长平之战、曹操袁绍的官渡之战等。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你每天在家里也是吃饭住宿走路,你出门在外旅游也是吃饭住宿走路,为什么你旅游时花的钱要远远多于在家呢?
古代军队不打仗的时候,当然也要吃饭。但是打仗时期的吃饭和不打仗时期的吃饭,完全是两个概念。
为什么一到打仗时候就需要许多额外的粮食呢?战场上的军队到底有多消耗粮食呢,以至于一旦粮道被劫或者缺粮,军队马上就陷入困境?
古代政府是怎么解决军队的吃饭问题呢?在大多数时期,古代军队的吃饭问题基本靠自己解决。基本采取的是征兵制,只有极少数军队是采用了募兵制。募兵制即从民间招募士兵,为职业军人,这些人平时不用务农,只需要参加日常训练,战斗力相对比较强,但是日常的养兵成本极高。
而征兵制则是寓兵于农,士兵的主要身份是自耕农。他们按一定期限给国家服兵役,有的甚至还自带衣粮,好处是可以免除兵役,服役期之外就是普通百姓,日常所需口粮自然不需要朝廷来负担。两汉的征兵制、唐前期的府兵制就类似于这种情况。
那古代打仗为什么费粮食呢?首先,军队开拔去打仗,肯定不是在家门打吧?发生的战争和战场可能远在千里之外,军队要机动到那里。
这一路上,军队要吃饭,到了战场之后,军队要吃饭,如果长期驻扎在战场,军队也一样要吃饭。
在开拔前期,士兵们确实可以带上几天的干粮,但是士兵不是钢铁侠,负重是有限的,一个士兵能带上十天的干粮就是极限了。直到抗美援朝,志愿军的士兵每人也只能带七天的干粮。
那么士兵自己带的粮食吃完了,就要需要有人来给他补给。
在古代,交通条件落后,没有汽车,没有铁路,全靠骡马和人力运输辎重,而且道路路况也差。如果作战地域过远,那么后方的后勤将是个大问题。
在古代,假设只出动十万大军,起码得组织三十万人运送粮草和其他补给。
在秦始皇时期,有人做过统计,秦朝要供给长城前线的士兵,从中原地区运出三十石粮食,才能有一石送到长城下,那二十九石呢?全在路上被吃掉了。
因为你负责运粮的士兵也需要吃饭啊。
而汉武帝征西域的时候则更可怕,由于道路艰难,路途遥远。从长安出发的军粮,居然只有两百分之一到达敦煌前线,浪费比例极其惊人。
所以,古代军队打仗,有条件的话就会去抢敌人的粮草,或者挖运河运粮(船运的效率高很多)。你可以发现,古代的大规模战争,比如长平之战,淝水之战等,基本都符合以下两个条件之一:1.补给线非常短。2.有水运。。
在正常情况下,中原王朝国力强盛,所能调配的资源足以支持长期作战。但是战争在哪里打往往无法决定,有时在万里之外的边境,所以运输成了最大的问题。也就是说,粮食都不成问题,但帝国版图实在太大,经常不能及时运到战场,即使运到代价也实在太大,这也加重了前些粮草供应的压力。
巨大的粮草后勤制约农业生产古代生产力低下,粮食产量低,在和平年代,风调雨顺的情况下,除了保证日常外还能有所结余。
到了战时,假设只出动十万大军,起码得组织三十万人运送粮草和其他补给。这四十万人都是从农田里征调的精壮劳动力,平时是生产粮食的,可是到了战时,他们是纯消耗粮食。战争抽调走大批劳动力后,必然造成后方粮食产量不足,这些留下的老弱病孺,生产出来的粮食能够做到自给自足已经非常困难。
大量的劳动力从农田抽调出来投入战争,又会影响到后方的粮食生产。这样的话,如果战事持久,国家的存粮就会消耗殆尽。
所以,在古代,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拼的往往就是人口和粮食,人就是财富。
以上就是为什么古代打仗中粮草备足的重要性超过兵马行动?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为什么古代打仗中粮草备足的重要性超过兵马行动?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