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真是“一怒为红颜"而投降的吗?陈圆圆最终归宿何方?

文化 2023-09-18 19:55:01 知道百科

吴三桂“一怒为红颜”的背景故事悬疑

明朝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的春天,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占了北京城,崇祯皇帝在景山上吊自尽。此时,辽东总兵吴三桂拥重兵驻扎在山海关,他背面是南下的清兵,南面是提兵挺进的大顺军队。吴三桂的进退将对当时的战事起到近乎决定性的影响。最后,吴三桂选择了降清之路。于是,吴三桂与李自成双方在山海关附近激战之时,关外的清军突然出现,攻击李自成军,李自成军队措手不及,败绩而退。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后,在清朝军事统一中国的过程中,立下了小汗马功劳”。那么,问题来了,吴三桂为什么投降清朝?他是真心投降清朝吗?吴三桂是“一怒为红颜"而投降的吗?他是真心投降清朝的吗?陈圆圆最终归宿何方?至今,史学界对此众说纷纭。

吴三桂和陈圆圆当年的住地

吴三桂“一怒为红颜”吗第一种说法是为了陈圆圆。

吴伟业在《圆圆曲》中写道:“恸哭六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两句诗生动地揭示了吴三桂投降清朝的心态。“缟素”是为死去的崇祯帝戴孝,“红颜”自然是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

明朝末年清兵政打到锦州,吴三桂在崇祯的命令下奔赴北方前线。由于明朝制度军中不能携带姬妾,所以吴三桂只能让陈圆圆留在北京。不料,李自成的起义军很快就攻进了城,吴三桂之父吴襄也投降了闯王的军队。当时,吴三桂率领的军队乃是当时号称为“关东铁骑”的数万精兵,李自成和清朝都急于得到这支军队。吴三桂自己则持观望态度,迟迟没有做出决定。在这个关节上,李自成军队的一个将领刘宗敏听说了陈圆圆的美貌,便想要得到她。于是,这位将领抓来吴襄,拷问陈圆圆的下落,并带兵到吴三桂的府上带走了陈圆圆。这个消息传到了吴三桂的军中,吴三桂勃然大怒,拔剑斩案曰:“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耶?”于是转而向清乞兵,使六军披麻戴孝,打着为大明王朝的崇祯帝报仇的旗号,打入北京。就这样,吴三桂投降了清朝,成为了清王朝统一中原的开路先锋。接下来,他又领兵进攻李自成,接受清朝官爵,镇压大顺、大西政权,追杀南明政权永历帝,俨然成为了清王朝的一员大将了。

吴伟业的《圆圆曲》一出,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降清原因,几乎成为定论。但是,也有人提出了异议。他们指出,吴三桂降清不可能起因于陈圆圆被掠。当时,对于一个帝王将相来说,女子不过是他们的玩物而已。陈圆圆虽然美貌,但是她不过是妓女出身,不过是被别人当做礼品送来的政治投资。而像吴三桂这样一个聪明的人,怎么可能为了她而确定自己的政治决策呢?哪怕就是从刘宗敏这方面讲也是不合情理的。刘宗敏是一个忘我投身李自成事业的人,是李自成手下的忠实部属,甚至曾经在危难的时候杀掉了自己的妻子追随李自成。他不会不明大义,为了一个女子而影响大顺政权前途。之所以会有吴三桂为陈圆圆而降清的说法,一方面是人们对吴三桂降清的讽刺贬斥,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后人对此事的附会加工以及文学创作上的需要。

二是为父报仇说。

根据《辽东海州卫生员张世珩塘报》记载,当时李自成的军队实行了一项追赃助饷的政策,对明王朝的大小官吏严加拷问,逼要银两资助军队。吴三桂的父亲、明朝遗臣吴襄,本来已经归顺大顺,然而也被捉拿拷打,强逼交银,才“止凑银五千两”。后吴三桂得悉父亲被大顺军拷打将死,怒不可遏,于是放弃了本要投靠李自成的计划,转而投靠清朝,决计攻灭大顺,为父雪仇。

但是有学者认为此说不实。《明季北略》记载,吴襄投降大顺后,曾经充当说客,写信给吴三桂劝他降大顺。吴三桂对此非常生气,并因此声称断绝父子关系,说:“儿与父诀,请自今日。父不早图,贼虽置父鼎俎之旁,以诱三桂,不顾也。”后来,当起义军以他全家性命相威胁的时候,吴三桂也同样置之不顾,结果全家三十多口人被杀。这样的一个人,可能为父报仇吗?他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安全和官位罢了,为父报仇不过是一块遮羞布而已。

第三种说法是说吴三桂投降清朝乃是出自阶级的本性。

起义军在进入北京后,基本保持着农民起义军本色。吴三桂也许曾经有过投靠李自成的想法,但那不过是为了保全自己利益的政治投机罢了。尤其是当他知道李自成的军队在北京城内拷掠明朝降臣后,他对李自成的幻想就完全破灭了。而清朝对他则是高官厚禄许诺,他出于其大官僚地主阶级的本性,为维护本阶级利益,保证自己的荣华富贵,也必然会作出投降清朝的选择。

也有人认为,吴三桂并没有真心投降清朝,只是无可奈何之下的权宜之计。

当时的吴三桂虽然握有重兵。但是,他的兵力在李自成和清兵面前,也不过是微弱的力量罢了。形势让他必须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实际上,在引清军入关前,吴三桂是一贯坚持抗清的,吴三桂曾经多次严拒了明降清将领的劝降。在李自攻逼下准备联清时,他写信给多尔衮只说在攻灭大顺政权后,“我朝之报北朝者,将裂地以酬”,可见他只是想借兵联合,并无投降归附之意。山海关战后,清廷对吴三桂极不放心,吴三桂的力量也远远不能控制当时的局面。但是吴三桂在发布的徽文中,称:“周命未改,仍是朱家之正统。”并且要求:“凡我臣民为先帝服丧,整备迎候东宫”,为明王朝摇旗呐喊。此外,后来他还招揽奇才,广植党羽,训练土卒,囤积财货,为反清复明做了不少的工作。最后终于在1673年起兵反清。持这种看法的人指出,对吴三柱的投降简单地视为卖国投敌,对于吴三桂是不公平的。

然而这种说法,始终很难得到世人的同情和认可。尤其是对于后来吴三桂的起兵反清举动,后世普遍认为那不过是因为康熙下令削藩,吴三桂自感自己的地位受到了严重威胁,丝毫不是为了明朝。看来,对于吴三桂投降清朝的原因还要继续地争执下去。

陈圆圆归宿之谜“冲冠一怒为红颜”,清人吴伟业的《圆圆曲》向我们展示了一代奇女子陈圆圆的传奇经历。在那明末清初的动荡岁月中,在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背后,陈圆圆是一个既有许多浪漫气息,又充满时代悲剧性的红颜女子。她的最终归宿至今仍是一个谜。

还有一种说法说是陈圆圆在山海关之战后,就一直跟随吴三桂,当吴三桂被封为平西王时,陈圆圆也得专房之宠。当清兵攻破昆明城时,吴三桂之子吴世璠服毒自杀。而吴世璠妻与陈圆圆均是自缢而死,或说其绝食而死,孙旭的《平吴录》就说吴三桂叛乱失败时,“桂妻张氏先死,陈沅及伪后郭氏俱自缢,一云陈沅不食死”。《平滇始末》也说:“陈娘娘圆圆,印太太及伪后郭氏,俱自缢。”

此外还有一说是陈圆圆在吴三桂败后,并没有自杀或绝食而亡,而是出家做了尼姑。但对于她于何时何种情况下出家,说法不一。有说是清兵攻破昆明时,吴将马宝护送陈圆圆及其子吴启华逃亡到贵州恩州府岑巩,从而在此定居下来,并取名叫马家寨。陈圆圆母子一直隐姓埋名,死后便葬于此地。其墓有碑文曰:“故先妣吴门聂氏之墓位席。孝男吴启华媳涂氏立。”“吴门聂氏”指的就是陈圆圆。也有的说陈圆圆当时在昆明宏觉寺削发为尼,后逃至城西三圣庵尼,法名寂静,一直活到康熙二十八年之后,寿至八十而亡。还有的说是陈圆圆随吴三桂到云南后,处处遭吴三桂正妻的嫉妒,而当时陈圆圆开始人老色衰,与吴三桂发生分歧,一气之下便求为女道士,得到吴三桂应允后,便离官入山。按当时情况,陈圆圆出家也有可能。

一代奇女香消玉殒,魂落何方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以上就是吴三桂真是“一怒为红颜"而投降的吗?陈圆圆最终归宿何方?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吴三桂真是“一怒为红颜"而投降的吗?陈圆圆最终归宿何方?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