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祎是三国时期蜀汉名臣,深得诸葛亮器重。费祎主政时,执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为蜀汉的发展尽心竭力。费祎性格谦恭真诚,颇为廉洁,家无余财,后为魏降将郭循行刺身死。
公元253年正月朔日,蜀汉为征战举行岁首大会,当时曹魏降将郭修也在大会上就坐。那时蜀汉大臣费祎已经喝得醉醺醺的,几乎不省人事。正是由于醉酒的费祎没有了戒备,郭修当时用身上藏着的利刃,将费祎诛杀了。这件事在蜀汉内部引起了轩然大波,早在此次暗杀之前,怃戎将军张嶷见费祎过于相信新依附蜀汉的人,因此曾修书一封,告诫费祎要注意刺客。毕竟费祎那时已经位高权重,他应该以自身安危为重,然而费祎并没有将此言听进去,导致他最终被郭修所害。
费祎是蜀汉大将军,结果被魏国降将轻易刺杀,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郭脩据记载是魏国在西凉的中郎将。按照《魏氏春秋》记载:“素有业行,著名西州。姜维劫之,修不为屈。” 就郭修来说,之所以能够轻易刺杀蜀汉大将军费祎,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从费祎的角度来看,虽然是蜀汉的大将军,但是,费祎和姜维、魏延、廖化等蜀汉武将比起来,前者更偏向于文臣。换而言之,因为没有长期征战沙场的历练,费祎基本上没有什么武功。而且,费祎被刺杀的时候,年龄也比较大的,所以其在面对魏国降将郭修的刺杀时,基本上没有反抗的能力。换而言之,如果郭修想要刺杀姜维,说不定就被反杀了。
其次,就费祎来说,在性格上待人真诚,有儒雅君子之风,也即没有防备他人的心思。特别是对刚刚认识或者跟随自己的手下,费祎基本上没有什么戒心。对此,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蜀汉大将张嶷曾致书戒之道:“昔日岑彭率师,来歙杖节,然皆见害于刺客,如今明将军位尊权重,应宜鉴知前事,稍为警惕。”就张嶷来说,已经提醒大将军费祎要堤防魏国降将郭修等人。不过,非常可惜的是,费祎没有听从张嶷的劝告,从而让郭修有机可趁。再者,费祎当时喝醉酒,也是其被刺杀的原因之一。
延熙十六年春正月朔日,蜀汉举行岁首大会。对此,掌握蜀汉大权的费祎,自然要亲自主持这场大会。在此背景下,费祎在之后的群臣宴席上喝了不少酒。因为醉酒之后更加放松了警惕,从而被郭修轻易刺杀了。另一方面,从郭修的角度来看,其之所以能够轻易刺杀费祎,在于其归降后蜀汉伪装地很好。据裴松之注《三国志》引孙盛《魏氏春秋》记载,郭脩一向有功绩德行,著名于西州。在被姜维俘获后,郭修归降了蜀汉。对于郭修来说,因为在蜀汉伪装地比较好,也即至少在行为上做出了诚心归降蜀汉的姿态,所以被后主刘禅封为左将军。
最后,在汉末三国时期,左将军在武将中已经是比较高的官职了。比如刘备在建立蜀汉后,就曾被东汉王朝封为左将军。正是凭借着后主刘禅册封的左将军这一官职,郭修得以参加公元253年的蜀汉举行岁首大会,并接近蜀汉大将军费祎,最终实现了刺杀费祎的目的。在刺杀费祎后,郭修这位刺客亦被蜀人所杀死。同年八月,曹魏皇帝曹芳下诏追封郭脩为长乐乡侯,食邑千户,赐谥号为“威”。
费祎的死对于蜀汉内部的打击是巨大的。要知道费祎是一名文武全才,是蜀汉手握大权的重臣,更是诸葛亮点名要求的接班人。虽然说费祎一死,就没有人可以制衡姜维,姜维大可以调集大队兵马北伐曹魏。但要知道,当时蜀汉的经济已经很难支撑起更大规模的战事了,正因如此,姜维即便可以出征,能抽调出来的兵力也极为有限。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蜀汉内部才对姜维北伐的行动极为反对,远不及诸葛亮北伐时的上下一心。后来刘禅亲近黄皓,导致国力更为衰颓,国内德才兼备之人难被重用,更是让蜀汉支撑不起大规模的战争。
而如果费祎还活着,由于费祎执政时期蜀汉的政治风气相对清廉,国力总趋势稳步上升,有才能的人能有晋升空间,在野的大才也能被挖掘出来,因此蜀汉虽然没有出兵北伐,但是自保的能力还是有的,如果蜀汉维持当前的国力,曹魏绝不敢轻易来犯,至少曹爽率领的大军被王平与费祎联手击败就是很好的例子。若此时魏国再次南征,费祎与姜维两人定然可以将魏军拒之于国门外。
最为关键的是,若费祎能与姜维两人将魏军拒之于国门外,即便是遇到钟会率领大军攻打蜀汉,两军主力可在剑阁对峙,倘若当时邓艾偷渡阴平,蜀汉内部的费祎依旧可以在正面战场上击溃邓艾的疲兵,甚至可以说,如果费祎在世,涪城守将马邈不见得一定会投降,邓艾将会在涪城前毫无作为,他只能活活等死,绝对没办法逼迫刘禅投降,蜀汉也不会因此灭亡。
若费祎没有被刺杀,或许他可以保证蜀汉的国诈再绵延数年甚至十数年,但若没有北伐拖住魏国的发展,蜀汉迟早还会灭亡。只能说费祎虽好,但他的能力毕竟有限,同样无法挽救蜀汉于水火之中。
以上就是费祎是蜀汉的大将军,为什么会被一个降将刺杀呢?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费祎是蜀汉的大将军,为什么会被一个降将刺杀呢?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