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篡位上台,为什么朱棣的评价不如李世民呢?

文化 2023-05-17 10:27:52 知道百科

  古往今来,造反成功的人数却寥寥无几。而通过造反成为皇帝的人,最出名的就是李世民和朱棣。只不过,李世民是对自己的父亲李渊造反,而朱棣则是对自己的侄子朱允炆造反。为何李世民敢向李渊造反,朱棣却不敢向朱元璋造反呢?

  大家都知道,在我们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有长达2000多年的时间,都处在封建社会的统治之中。而在封建社会,天底下最有权势的人,就是皇帝了。皇帝享受着天底下最大的富贵,一句话就可以决定数万万人的生死存亡。不过,要想成为皇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200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也不过诞生过近500位皇帝,可见要成为一个皇帝,是有多么困难。

  而且,历史上的近500位皇帝,并不是每一个都是有作为的皇帝,大多都是籍籍无名、昏庸无能之辈,能称得上明君,甚至是千古一帝的皇帝,更是寥寥无几。而历史上的千古一帝,大致有秦始皇、李世民、朱元璋、朱棣、汉武帝等等。因此,要成为皇帝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而成为千古一帝,则更是难上加难。

  那么问题来了,同样都是造反,并且都成功了,为何李世民敢向李渊造反,而朱棣却不敢对朱元璋造反呢?其实原因很简单。

  首先,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个皇帝,也是将唐朝推向顶峰的皇帝,缔造出了“贞观之治”这样的伟大盛世。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唐朝的江山是李世民打下来的,他和他手下的武将,一步步打下了这诺大的江山。

  原本,李世民这个功劳最大的人,才应该继承皇位。但是,李渊却想把自己的皇位给自己的大儿子李建成,而李建成与李世民虽说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关系却不好,如果李建成成为了皇帝,李世民必将要遭劫。于是,李世民在幕僚们的劝说下,决定造反,继而有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死了李建成,逼迫李渊退位给自己,这才成为了皇帝。

  而反观朱棣,则是在朱元璋死后,传位给了朱允炆。而朱允炆在成为皇帝没多久之后,便起了“削藩”的意思,逼得朱棣不得不反。由于朱棣常年在军队之中,有着非常高的威望,所以很快就攻入了南京城,夺取了皇位。

  其实,李世民和朱棣,都是非常有才能的人,不论在文治武功,还是在治国才能上,都可圈可点。至于他们二人造反的情况为何会有不同,主要还是因为他们的实力,形成时间不一样。

  李世民在隋唐末年,就已经开始征战四方、积累军功了。所以,在唐朝建立的时候,他的实力就已经非常强了,特别是他在军队中的威望,几乎可以算是“一呼百应”。当时的唐朝军队,几乎都被李世民所掌控,就连李渊都比不上。所以,李世民要造反,是非常容易的,因为他有这个实力。

  而朱棣就不一样了,他是在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江山稳固了,他才有了赫赫军功,以及在军队之中的威望。当朱元璋还在位时,明朝的军队几乎都在朱元璋的掌控之中,基表朱棣再有才能、威望再高,也不能调动军队对朱元璋造反。所以,当时的朱棣,根本就不具备向朱元璋造反的实力。

  因此,总得来说,朱棣之所以不敢向朱元璋造反,还是因为自己的实力不够。毕竟,建立大明王朝的朱元璋,不论实力还是手段,都要比李渊强太多了。朱棣就算再厉害,也不敢有对朱元璋造反的心思。

  李世民和朱棣都是通过不正当手段登上皇位,为何朱棣的骂名很多?

  正所谓武人诛身,文人诛心。

  根本原因在于唐太宗善待大臣,以宽仁治国,笼络了士大夫阶层。而明成祖朱棣,这位一生不是在打架就是在打架路上的皇帝,可不是什么善茬,重典治国,当然名声不好了。虽然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的皇位都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得来的,但是李世民比之朱棣要更具合法性。因为唐太宗李世民是在夺嫡之战中发动政变,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

  而朱棣属于是哥哥懿文太子病逝,朱标之子建文帝朱允炆登上皇位,成为正统性皇帝,以清君侧名义实为造反的篡位成为皇帝。李世民属于是发动政变,朱棣属于是造反,后者自然属于是情节严重了。

  而且不论史书是否有刻意美化李世民的成分,总之通过史书可以看出,唐高祖李渊并没有一碗水端平,并没有使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名分早定,甚至当李世民屡有战功时,承诺立他为太子,使李世民的期望越来越大。结果李渊却食言,最后只是史无前例的封了李世民一个天策上将的顶级武官官职,拥有自置官属的权力,但官职再大终究还是臣子。正因为李渊的一碗水端不平,导致了李世民的不满,太子李建成对于李世民的猜忌,最后造成了兄弟自相残杀。

  朱棣这个就不同了,李世民可以称之为唐朝最大的开国功臣,但朱棣并非如此,朱棣八岁时明朝就已经建立,他并没有什么惊世之功。成年以后身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也是早早封为燕王,就藩北平。虽然在北平参与了两次北伐蒙古,立有大功,但并没有达到李世民那种高度,明太祖也不可能赏赐或者承诺他什么的。

  更关键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并非是唐高祖李渊那般犹豫不决之人,早在明朝还没有开国之时,朱元璋就将继承人朱标的名分已定。1364年,朱元璋为吴王时,朱标为世子。1368年明朝开国,同年朱标被封为太子。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也是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总之就是坚定不移的要传位于长子朱标,朱标英年早逝,那么就传位朱标的下一代。

  那么朱棣真的是一点无奈都没有吗,当然有了。李世民的无奈在于父亲李渊一碗水端不平,导致了长子李建成与次子李世民兄弟阋墙自相残杀。朱棣的无奈在于,建文帝朱允炆削藩近乎于杀藩,继位后短短几个月之内将周王、代王、齐王、湘王、岷王五位王爷或废为庶人或圈禁,其中湘王被逼的自焚而死。所以当建文帝对朱棣下手时,他自然没有坐以待毙。

  当然相对于李世民的无奈,朱棣的这些无奈也不能掩盖他的篡位不正。

  而且李世民善于笼络人心,以宽仁治国。像曾是太子李建成的旧臣魏征就被李世民重用,对于魏征的激烈言辞,也是虚心纳谏。朱棣这个打架皇帝可没有这么好说话,他继续了父亲朱元璋的重典治国,对于官员很是苛刻,像建文帝朱允炆的旧臣方孝孺不配合美化朱棣的合法性,便被朱棣杀死,家人流放。当然传到后世就成为了诛了方孝孺的十族。所以武人诛身,文人诛心,到了后世,自然是明成祖朱棣骂名更多了。

  其实仔细看看李世民和朱棣对于失败者家人的待遇,会发现朱棣远没有大家印象中那么残忍。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以后,不顾父亲李渊的苦苦相求,第一时间就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两人的后人全部杀死,还将这两位兄弟的妃嫔补充到后宫一些,大家觉得他残忍吗。

  建文帝朱允炆虽然不知所踪。但朱棣并没有对朱允炆的后人斩尽杀绝。根据资料记载,朱棣将朱允炆的后人囚禁于凤阳高墙之内,直到五十多岁才放出,当时是“不识牛羊”,但追究活了下来。到了明孝宗弘治年间也可以见到朱允炆后人的相关记载,当时朱允炆的后人,还曾向朝廷上书要求给予厚待,结果当然是被仁厚的孝宗皇帝拒绝了,但建文帝朱允炆终究还是有后人留下了。

  对比一下两人对待政敌的方式,唐太宗李世民毫无疑问更残忍,明成祖朱棣多少还给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留下后人,结果呢,朱棣骂名更多。只能说李世民宽仁治国,朱棣重典治国,后者自然被文人诛心了。

以上就是同样是篡位上台,为什么朱棣的评价不如李世民呢?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同样是篡位上台,为什么朱棣的评价不如李世民呢?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