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惠能大师,本姓卢,是唐朝时期的禅宗杰出大师,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为弘扬佛法做出主贡献的唐代高僧不在少数;比如最著名的玄奘法师,我们现在可以习得的经文大部分都是由他翻译的;此外,也有很多流传千古的佛偈出自唐代的高僧。
比如,唐代著名高僧,禅宗五祖弘忍的弟子、北宗禅创始人神秀,曾作下了一首佛偈,名为《无相偈》:
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佛偈,指佛经中的颂词。
简简单单两句诗,却点出了众生的心性。
菩提树,是“觉树”、“道树”。相传世尊“释迦牟尼”曾在菩提树下由凡人悟道成佛。明镜清净无染,“心如明镜”更是一种通达的境界。
高僧神秀分别以“菩提树”、“明镜台”来喻众生的身和心,提醒众生要不断地观照自己的身心,因为稍不留意,就很容易被尘垢蒙蔽了光明的本性。
全诗的观点与儒家思想和《三字经》的“性善论”不谋而合。
《无相偈》作于初唐,几载之后,禅宗六祖惠能对于这首《无相偈》又有了新的解读,对其进行了“改编”。
惠能大师,原名“曹溪”,对中国佛法和禅宗的弘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尊奉为“禅宗六祖”。其弟子法海将其言说集录成《六祖坛经》,简称“坛经”。柳宗元曾撰《赐谥大鉴禅师碑》:“凡言禅,皆本曹溪。”
《菩提偈》
唐·惠能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是梵文的音译,代表着觉悟和智慧。众生只有在大彻大悟、顿悟真理后才能明心见性,摒弃世俗杂念,回归本我,寻回本心。
比起《无相偈》,这首《菩提偈》又提升了一个境界。这种“改编”不是在否认前人的观点,而是在《无相偈》的基础上,又以更高的维度提出了对生命的思考。
皆言众生的肉体本同一棵有智慧的菩提树,心灵如同光亮剔透的明镜台,可如果菩提本就不是一棵树、明镜台也不是明镜台,那么众生的身和心又在哪里呢?像什么呢?
下一句,惠能大师已经解答了这个问题。他说,众生之本心本就清净无染,根本不会沾染尘埃,又何须时常拂拭、清扫呢?
这个答案涉及了佛家的一个根本思想——空性。
全诗没有一处提到“空”字,可细读每句,不难发现,这首名作就是在讲“空性”。
佛家常言“缘起性空”,可以说一个“空”字是佛法的最高境界,它包含着佛法的全部真谛。就连齐天大圣的法号,也叫“悟空”,悟的就是“空性”。《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写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里的色指的是众生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及“色、声、香、味、触、法”六尘。
佛法中的“空”常常引起很多误解。“空”并非代表什么都没有,恰恰相反,“空”即是“有”、“存在”。明心,即可见性,本性是存在的。举个例子,若不及时清空负面情绪,积极向上的情绪是进不来的;又比如,空的杯子才能装水,空的房子才能住人,空的碗才能盛饭……
所以,“空”代表的是万物本质,而禅宗的最高境界便是——不著相。
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
——《六祖坛经》
佛祖在菩提树下开悟后道出一句:“奇哉!一切众生皆具有如来智慧德相, 只因妄想执着, 不能证得, 若离妄想, 则无师智, 自然智, 一切显现。”
佛家认为,凡人皆具有佛性;人的本心具足,无需向外而求。本心之中,要什么,就有什么;所有的智慧都在那里,要做的,只是明心见性。
本来什么都没有,所有的烦恼也并非真实存在的。
无论是高僧神秀大师还是六祖惠能大师,都是在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常观照内心和本我,多了解自己,向内而求。
菩提是智慧,智慧一直藏于本心之中,寻回本心,是人生中很重要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