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为何要在秦可卿葬礼上安排一个“抢镜丫头”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秦可卿的葬礼,是让宁国府人仰马翻的第一场葬礼。为何会没有井然有序,是因为男主子贾珍太过悲伤,女主子尤氏旧疾犯了。无一人主事,下面的人缺少一个定心的人物,各种混乱不堪。
好在贾宝玉旁观者清,给贾珍推荐了王熙凤这个得力助手。王熙凤不负众望,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操持和料理秦可卿的葬礼上,确保了秦可卿葬礼的风光无限。
因为王熙凤的全身心投入和贾珍舍得往里砸钱的基础上,秦可卿的葬礼真的是风管无限,沿街的祭棚都快摆满了,等各种接祭活动一一谢过之后,才马不蹄停地往铁槛寺前行。
这中间到了打尖环节时,王熙凤特意找了一个农家,还怕贾宝玉累到了,也一并带上了。贾宝玉又心里念着秦钟,于是,秦钟也跟着一起随着王熙凤打尖休息了。
在他们三打尖的过程中,一个抢镜丫头出现了。这个丫头就是这家农院的其中一份子。因为王熙凤早就把农院里的汉子男丁都清到外头去了,农院空间小,剩下的女子就都随意。
一屋子的老婆子小姑娘们,看着这三个华服秀色的人,个个都争相恐后的来看个稀罕。当然,贾宝玉也是对着这个小院有特多可以"稀罕的地方。"
先是各种他没见过的农用物,每个都能勾引他满满的好奇感,小厮们一个个的给他解惑,让他兴趣大增。当看到一个纺布机时,贾宝玉还是很好奇想亲自动手试试,没曾想刚上去拧转玩耍时,就被一个十七八岁的丫头大声叫嚷,喝止住了。
贾宝玉一看情况,立马张嘴就道歉,说明了自己动手的理由,无非就是好奇心驱使。这个丫头就让他站在一旁,她纺线给他看。刚见丫头防线呢,一个老婆子就嘴里叫嚷着"二丫头,快过来。"那个丫头也赶紧丢下纺线走开了。
直至后来,贾宝玉也没有和这个二丫头再次面对面的接触,王熙凤打尖休息后,就抓紧让贾宝玉和秦钟上马车,往铁槛寺赶去。贾宝玉上车后,对着一群出来感谢王熙凤打赏的人群看去,都没有发现二丫头的影子,而是直到马车走了许久之后,才看到二丫头抱着年幼的弟弟和其他姐妹在说笑。
到此,二丫头在贾宝玉心里已经引起了"轩然大波,"贾宝玉恨不得下车去找二丫头,想着必然是没人会答应,只能目送一番。只是车马脚程快,一下子就没了踪影。
从秦可卿的风光葬礼,到农家院打尖的二丫头,一个天一个地,差别忒大,似乎是秦可卿还是主角,可细细一琢磨,其实,秦可卿早就被这个二丫头"抢镜了。"
秦可卿的葬礼再风光,也引不起贾宝玉内心的"惊涛瀚浪",而这个平淡无奇的二丫头却做到了,秦可卿的葬礼再风光,也没有让贾宝玉有一种一心只想奔向她的冲动。秦可卿的葬礼,无非就是一种"人走茶凉"的现实演绎,除此,已经没有太多的感情色彩了。
这不仅是对于贾宝玉个人而言,对秦钟,还有王熙凤等人,其实都是一样的心态的。不是世态炎凉,人情冷漠,而是面对现实才是硬道理。
除此之外,这个二丫头身上,其实被赋予了太多美好的东西了。首先,她是个农家的丫头,对于能有机会一睹富家公子的真容已经是非常难得的。其次,她已经有十七八岁的年纪了,是到了该避见的年纪了,可她却偏偏没有。
她看到贾宝玉动手碰了她的纺线,她冲上来赶紧制止,得到贾宝玉的道歉后,她亲自纺线给贾宝玉看。在得到家里人的回去要求后,她也马上听话回去。
没有娇羞,没有不好意思,没有扭扭捏捏,落落大方的让人移不开眼,心里也差点把她装进去,贾宝玉也是如此。这个时候的二丫头,是非常美好的。
这样的美好在贾宝玉和秦钟的眼里和心里,则被自动转换成不一样的感觉,贾宝玉对她心里没有一点亵渎,可秦钟却来了一句:此卿大有意趣,把整个葬礼该有的悲伤全部掩盖,披上了朦胧的色彩。
无论是贾宝玉还是秦钟,其实都是破坏了二丫头最本质的美好,可破坏背后的缘由,其实都是一种男性本色的驱使。二丫头的好与坏,其实评判权都不在贾宝玉和秦钟身上。
再者,二丫头生活的环境其实是秦可卿的临终遗言中的一种类型——归农生活,这些都是贾宝玉和秦钟等几乎没有机会接触到的生活。对贾宝玉而言,是一种引导,是一种指示。
终究二丫头只是个过客,只是在秦可卿的葬礼上"抢镜"一回,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但这个二丫头的"抢镜",却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生活镜头。从富贵到贫穷,从锦衣玉食到粒粒皆辛苦,强烈的对比差,生活的落差才是真正的意图所在,让二丫头的"抢镜"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