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有一则名言:“不征之国”,这15个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在这个选择多变的世界里,面对困境和挑战,我们常常需要做出艰难的抉择。每一个选择都可能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深远影响,而“不征之国”则给予了我们一种思考和决策的方向。在冥冥中,我们或许能够寻找到自己的归宿和安宁。
据《明太祖训》记载,朱元璋将朝鲜、日本等15国列为“不征之国”,实行和平外交政策。这项举措从洪武二年初步提出,一直到洪武二十八年才最终立定,期间经过反复重申完善,能够通过时间重重的考验,被后代奉行,这其中有何深意?这里面有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一个是洪武二年(1369年),也就是建国的第二年。经过了一年的休整,朱元璋实现了从开疆拓土到治理内政的转变,开始探索如何稳固大明朝的统治,“不征”的概念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是基于诸多考量的。
从内部而言,自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韩山童、刘福通在颍州揭竿而起,到洪武元年(1368年)明朝建立,百姓历经了17年的战乱之苦。战争对人力物力财力的损耗都是巨大的,而伴随战争的饥荒、瘟疫更是让百姓民不聊生。据《中国人口史》汉地人口,从元末(1341年)9000万到明初(1370年)6000万,排除自然死亡以及一些人口沦为黑户移民等等的影响,由于战争死亡的人数不下100万。朱元璋自身也是出生于农民的,深知百姓疾苦,此时不宜再多生事端,让百姓休养生息才更符合自己的初衷——建立太平盛世。
从外部而言,元朝的结束是以首都被占为标志,但此时的元兵只是退守蒙古等地,势力依旧非常强大。所以明朝初期最大的敌人并不是周边小国,而是元朝的残余势力,需要随时应对元朝势力的反扑。提出“不征”只是采取“南抚北缫”的战略,此时的明朝相对比较弱小,疆域也不够辽阔,国力也不够强盛。如果四处征战无疑会树敌众多,以当时的国力难以支撑多线作战,必然导致衰败,所以提出“不征”只需要把防御的重心放在北方,有效的缓解经济社会压力,徐徐发展自己的势力。
从当时国际形势而言,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一个朝代,其在亚洲的影响力是毋容置疑的,万国来朝,对此朱元璋非常羡慕。“天生元朝……是时,四方无虞,民康物阜。”从这一段话不难看出,朱元璋也希望有一天,自己建立的帝国也能够四方来朝,而这仅仅依靠武力是难以实现的。提出“不征”就等同于承认了周边小国的地位,与之相应的就是要让周边小国也承认自己的正统地位,从而继承元朝的国际地位,成为新一代的亚洲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从皇权继承而言,“不征之国”最终立定是在洪武二十八年,此时的朱元璋已经68岁高龄,他自知命不久矣,该确定遗言了。而此前洪武二十五年有一件重要的事发生,太子朱标病逝,这位费尽了朱元璋半生心血寄予厚望的太子离世,让朱元璋认为皇权已经变得岌岌可危。所以他大肆的诛杀有功之臣,为孙子的继位扫清障碍,排除了内部威胁,但外部风险也不得不防。在遗言中写下“不征”就代表了,我的后代也不会随意出兵攻打各国,让周边各国放宽心,你们也要尊重我国的地位,莫要来犯。
从入侵价值而言,周边小国很多经济水平不发达,不值得攻打如安南国等;或者远征需要漂洋过海进攻难度大,如日本国等;亦或者气候条件不适宜中原人居住,管理难度较大如暹罗国、苏门答剌国等。连强大的元朝都没有去直接统治这些小国,如果后代贸然攻打无疑是得不偿失。况且元朝残余势力还有一大块的疆域,兼并这些领土,比攻打周边小国的战略意义以及价值高多了。后续的帝皇也大多遵循祖训,领土拓展多避免了这些国家,到宣德八年地图显示的国土面积达到了997万平方公里。
最后所谓“不征之国”并不是真正的外交理念,实际上一直到朱元璋逝世,明朝也从未使用正式手续向其中任何一个国家提到,对方属于“不征之国”,都只是使臣通过私人手段获取的消息。也就是说,这一言论不是对外承诺,仅仅是对子孙后代以及群臣的约束,那么这一条是否执行,可就要看本国利益是否被威胁了。这一举措不仅树立了睦邻和谐的大国形象,还有利于建立全新的朝贡体系,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了外部纷扰,维护了自己的统治,同时也为以后可能的政治活动留有余地。
作为后世之人纵观历史,朱元璋的这项举措意义重大,不仅仅解决了当下的危机,还为后世的永乐盛世奠定了基础,同时和平的外交政策收获了诸国友谊,对世界贸易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如郑和七下西洋就是在这种基调下才能完成。
以上就是明朝朱元璋之“不征之国”:15个意味深长的选择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明朝朱元璋之“不征之国”:15个意味深长的选择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