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贸易和商人的利益被放在了首位,新教教义也得到严格执行。在维持英格兰的国际地位方面,克伦威尔很成功。但作为一个社会改革家,他非常失败。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从长远来看,这似乎是个非常明智的原则。
如果一个政府仅代表某一部分人的利益,受他们管理并为他们服务,那么这个政府是不可能存活下去的。在反对国王滥用职权时,清教徒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他们变成英格兰的绝对统治者时,很多做法都让人难以忍受。
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其过程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他们被当成“救世主”,受到了英格兰人民的欢迎。因为他们发现,善良的清教徒附在他们身上的枷锁和查理一世的独裁统治一样让人无法忍受。如果斯图亚特王朝愿意忘记他们父辈“君权神授”的思想,并承认国会的统治地位,百姓便保证他们会成为王朝忠诚的子民。
两代人都想把复辟后的王朝经营下去,但他们没能成功。显然,斯图亚特王朝并没有吸取教训,他们无法改变身上的劣根性。1660年,查理二世回到英格兰。他虽然性格温和,却没什么能耐。他生性懒惰,不求上进,说谎时连眼睛都不眨一下,不过这倒避免了他和百姓之间的冲突。
1662年,他颁布了《统一法案》,要把所有不信奉国教的神职人员从他们所在的教区驱逐出去,这大大影响了清教徒的势力。1664年,他又颁布了所谓的《秘密宗教集会法令》,威胁那些不信奉国教的人,如果他们还敢参加宗教集会,就会被流放到西印度群岛。这条《法令》仿佛又把人们带回到“君权神授”的年代。百姓像从前一样失去了耐心,国会也在资助国王方面遇到了难题。
既然查理二世不能从一个不愿意资助他的国会那里拿到钱,他便偷偷地向他的邻居和表兄路易(法兰西国王)借钱。他以每年20万英镑的价格背叛了新教盟友,还嘲笑国会议员都是傻瓜。
经济独立让查理国王重拾了信心。他被流放时,曾和那些信奉天主教的亲戚度过很长一段时间,所以对天主教很有好感,也许他能让英格兰重新被罗马所接受。于是查理颁布了一项《赦罪宣言》,将那些针对天主教和不信奉国教之人的旧法律统统撤销。这件事发生的时候,据说查理的弟弟詹姆斯成为了一名天主教徒。但走在大街上的人都对此深表怀疑,他们怀疑主教正在酝酿一场阴谋。
于是,不安的情绪开始在英格兰蔓延开来。大部分英格兰人都想阻止第二次内战的爆发。对他们来说,与同胞间的相互残杀比起来,他们宁可接受王室压迫和一个天主教国王,甚至是“君权神授”。有些人却没这么仁慈,即那些担惊受怕的不信奉国教的人,但在自己的宗教信仰上,他们的勇气惊人。领头的是几个大贵族,他们不想看见王权至上的旧时代复辟。
在此后将近10年的时间里,两大阵营相互敌对。一边是辉格党,代表中产阶级。之所以叫这个搞笑的名字是因为在1640年,苏格兰长老会的神职人员率领一大批辉格莫(或者说马车夫)来到了爱丁堡,向国王抗议。另一边是托利党,“托利”一词本来是指反对王室的爱尔兰人,现在却用来称呼国王的支持者。尽管双方争执不下,但都不想造成危机。
他们让查理二世平静地死去,也允许信奉天主教的詹姆斯二世在1685年继承他哥哥的王位。但詹姆斯组建了一支“常备军”(任总指挥的是信奉天主教的法国人),在1688年又颁布了第二个《赦罪宣言》。还下令强迫所有国教教堂宣读此《宣言》,而这些都超出了他的权力范围。只有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那些受万民爱戴的统治者才能行使超出自己范围之外的权力。7名主教拒绝执行国王的命令,国王便以涉嫌“煽动性诽谤罪”将他们带上了法庭。而当法官宣布他们“无罪”时,陪审团受到了民众的支持。
在这个不幸的时刻,詹姆斯(他在第二次婚姻中娶了摩德纳—伊斯特家族的玛丽亚为妻,她是名天主教徒)当上了父亲。这意味着他要把王位传给一个信奉天主教的孩子,而不是他的新教徒公主——玛丽或安妮。街上的百姓又开始怀疑起来。摩德纳家族的玛丽亚已经过了生儿育女的年龄,这一定是个阴谋!
一定是某个耶稣传教士把这个婴儿送进了皇宫,好让英格兰有一位天主教国王。一场内战似乎又要爆发。这时,辉格党和托利党的7位要员联名上书。给詹姆斯的长女玛丽的丈夫——荷兰共和国的领袖威廉三世写了一封信,要他来到英格兰,把国家从这个合法但完全不受欢迎的统治中解救出来。
1688年11月5日,威廉在图尔比登陆。因为不想看到自己的岳父成为牺牲品,他帮助詹姆斯安全逃到法国。1689年1月22日,威廉召开国会。同年2月23日,他宣布自己将和妻子玛丽成为英格兰的新一任统治者,英格兰的新教事业终于得到了挽救。
此时的国会已不仅是国王的咨询委员会,委员们会充分利用机会来为自己谋求更大的权利。他们首先提出了1628年的旧版《权利请愿书》,这份《请愿书》一直被遗落在档案室的某个角落里。于是,国会又拟定一份新的、更为苛刻的《权利法案》,要求英格兰国王必须信奉国教。此外,《法案》还声明国王无权废除法律,也无权让某些特权阶级不遵守法律。它特别强调,“未经国会批准,国王不得私自征税和组建军队”。于是在1689年,英格兰先于其他欧洲国家获得了巨大的自由。
但威廉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并不仅仅是因为他实施了这些开明的自由措施。在他有生之年,他第一次推行了“责任制”内阁。当然,没有一个国王能够独立统治一个国家,他需要一些可以信任的顾问。都铎王朝就有一个由贵族和神职人员组成的“大顾问团”。但这个组织太过庞大,后来便被缩减成小型的“枢密院”。久而久之,顾问们便养成一个习惯,他们会到王宫的一间内室里来觐见国王。因此,他们被称为“内阁顾问”。很快,人们就把他们简称为“内阁”。
和之前绝大部分英格兰国王一样,威廉也从不同党派中挑选出他的顾问团。但随着国会力量的不断壮大,他发现下议院的大多数成员都来自辉格党,要想得到托利党的帮助从而推行他的政策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他将托利党成员全部清除出内阁,内阁完全由辉格党人组成。几年后,当辉格党失去他们的下议院权力时,为了方便起见,国王不得不把目光转向托利党的领袖们,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
直到1702年威廉去世,他都一直忙于与法国国王路易之间的战争,无暇顾及英格兰内政。实际上,所有重大事件都已经交给内阁来处理。1702年,威廉的小姨子安继承王位,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改变。1714年,安去世(不幸的是。她的17个子女都先她而去),王位传给了汉诺威家族的乔治一世,他是詹姆斯一世的外孙女——苏菲——的儿子。
乔治一世可谓粗俗不堪,他从来没学过一个英语单词,被英格兰复杂的政治体系搞得晕头转向,好像陷入迷宫一样。他把所有事务都丢给内阁,也不参加他们的会议,因为他完全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如此一来,内阁便养成了自行处理英格兰和苏格兰(1707年,苏格兰国会被并入英格兰国会)事务的习惯。他们不去麻烦乔治,国王也有了大把时间在欧洲大陆游玩。
在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统治期间,诸多伟大的辉格党人组成了国王的内阁。其中,罗伯特·沃波尔爵士更是在内阁当政长达21年。因此,他们的领袖不仅被视为内阁的正式领袖,也是国会大多数掌握实权的政党的领袖。乔治三世继位后,想插手国内事务,试图从内阁成员手中夺回政府的权力,却带来了毁灭性的后果,因此这类情况此后再也没有发生。从18世纪初开始,英格兰便迎来了代议制政府,国内的一切事务都由责任内阁全权处理。
但实际上,这个政府并没有代表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只有不到1/12的人有选举权。但它为现代的议会制政府奠定了基础。通过一种和平有序的方式,内阁把国王的权力移交到一个人数不断增加的民众代表团手中。虽然它并没有给英格兰带来太平盛世,却让它避免了革命的爆发。18~19世纪在欧洲大陆爆发的那些革命证明,其后果是不堪想象的。
以上就是英国伊丽莎白时代的故事:伊丽莎白对英国历史的影响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英国伊丽莎白时代的故事:伊丽莎白对英国历史的影响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