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是汉朝初期有名的思想家,他在哲学、政治、文学等方面均有建树,是汉文帝手下难得的人才。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刘邦平定天下一统江山,但是国内百姓在常年的战乱中损失太大,汉朝初期时,百姓依旧生活艰难,汉朝尚处于国力不太强大的建国初期。
吕后死后,汉文帝得以继位,稳重的汉文帝在即位以后并未有太多大刀阔斧的大动作,而是审时度势,以德服人,巩固帝位之余,他以休养生息的态势治国。也正是因为他行事朴素的作风,汉王朝也在安定中逐渐富强。可以这么说,汉文帝的韬光养晦开启了为后人称赞的“文景之治”。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汉文帝能有此成就,少不了贾谊的帮助。贾谊审时度势,吸取了秦朝灭亡的经验,指明秦朝虽然强大,但是因为不重视百姓,不施行“仁义”,而无法治民,以此向汉文帝强调了“重民”,以及“仁义”的重要性;其次,他着重论述了“礼”和“法”的关系,并进一步结合秦在“礼法”关系上的处理特色,向汉文帝表明,用“刑罚”治理百姓,会十分危险,要兼重“礼法”,这也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汉文帝在后面对于诸侯王采取“以德服人、以武平乱”的方略。
可以这么说,汉文帝能够采取以德服人、以武平乱的态势安定诸侯,以兼重“礼法”的姿态让百姓安居乐业,这背后少不了贾谊的功劳。
1、贾谊:百姓决定统治者的命运
汉以前的秦朝能够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其实力不可小觑,但是就是这样不可一世的强大秦朝,却维系了不过十几年,而推翻秦朝的主要力量,就是百姓了。
贾谊通观秦朝由建立到灭亡这十几年的历史,得出了一个在当时社会环境下,极具进步意义的理论:“与民为敌者,民必胜之”。他的这句话重点很明显,无疑是在向统治阶级传达一个警告,并非统治阶级决定百姓的命运,而是百姓的喜好决定统治阶级的命运。
贾谊这个思想在汉初时期是比较难得的,要知道统一六国的秦朝以法家思想为主,法家思想强调君主要有“势”,要把握绝对的权威,利用人的“利己心”,以重赏重罚的形式让百姓听话。
2、贾谊主张“仁义”的守民之法:足民才能治民
知道了百姓拥有决定一个国家、以及国家君主兴衰的力量以后,贾谊进一步思考,到底如何才能获得百姓的心,以此更好治理国家呢?要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先看看反面教材的悲惨教训,并分析其原因。而这里的反面教材,无疑就是秦朝了。
贾谊细细分析了一遍秦王朝的兴衰史,得出了一些比较有启发性的观点:
首先,秦朝能够以区区之地成就他的万乘之势,这说明,秦朝在打仗攻城方面很有一套。也就是说,在“攻”的方面,秦十分高明,这对于汉朝是可以借鉴的。但是,“攻”的高明仅限于“攻”,也就是兼并战争,并不适合“守”。对于敌人才要“攻”,而对于百姓就需要“守”了。也就是说,秦“攻”的那一套,是不适合汉朝君主来守住自己的政权,稳固国内局势的。
其次,在“守”的方面,秦朝明显就做得不够好了,不好在哪里呢?那就是用兼并战争“攻”的态势去“守”,这之间,明显忽略了百姓的需求,所以秦朝没做好的地方,就是在完成兼并战争以后,没有安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