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布林的介绍
哥布林(Goblin)是一种传说中的类人生物,一般都有长长的尖耳。由于“哥布林”是一种在西方神话故事里的生物,在东方语言并没有等同的概念。所以不同的作品对这种生物都有不同的译名,亦有音译作高扁。
哥布林的形象
Goblin是一种传说中的类人邪恶生物,由精灵或是人类异变而成,被称为:陨落的人类或者精灵。哥布林一般都有长长的尖耳。由于“哥布林”是一种在西方神话故事里的生物,在东方语言并没有等同的概念。所以不同的作品对这种生物都有不同的译名,当中有译作鬼怪、恶鬼、小妖怪、妖精、地精(其实地精和哥布林是有区别的)等不同名称,亦有音译作哥布林或高扁。
哥布林有着暗绿色皮肤,是矮小且难看的红眼睛小矮人,个性贪婪又卑劣,性格倾向邪恶、狡猾而善于诈欺。它们主要生活在黑暗深处的地下世界,有着独特的行动秩序与体系。虽然文化发展程度称不上高,但在采矿与建造地下建筑物上有着独到的见解,战斗能力弱小但会以大批群体行动补其不足。
哥布林对食物偏爱肉类,且闪闪发光的东西及其感兴趣,尤其是金币、钻石等稀有贵重物品尤为看重。偶尔会采摘野果,但不会主动种植作物,食物来源以捕猎和掠夺为主。
哥布林与地精的分别
哥布林与地精(Gnome)很相似,但却不是相同的生物。不过,由于传说的流传上的差异,使不少人都把这两种生命混淆。其实他们是有所不同的。
此处介绍的是地精Gnome,一种正派生物。关于哥布林也有时翻译作地精,但与gnome两者完全不同。地精(Gnome,或音译为诺姆)是一种在欧洲的传说中出现的妖怪,身材矮小,头戴红色帽子,身穿伐木衣,经常在地下活动,成群结队出没。
由于他的特性与其他传说生物很近似,他亦经常被错误当作是精灵、哥布林或矮人。Gnome语源:希腊语γνομη(gnome)知识,观点。欧美的家家户户皆有地精造型的装饰品。地精也被视为代表土的元素四精灵之一。
而哥布林通常指有恶意的丛林妖精,有着嗜血和贪财的习性。在诸多游戏作品中,邪恶的哥布林会与兽人和恶魔为伍攻击人类,而融入人类社会的哥布林也都是贪财的小人。
由于两种生物都源自神话,且长期被混淆,所以两者是否有亲缘关系不得而知。
必须纠正一点,事实上“哥布林”的通常译法就是“地精”,这是D&D中的一种经典怪物,原型为维京人神话中的“红帽子”。
“哥布林”则是日本音译,类似于Dragon被音译为“德拉贡”,最早应该出自一款《龙与地下城》的同名街机游戏,后被各日式游戏、动漫等引用,并随之流入中国。而Gnome的通常译法为“侏儒”,这是D&D中的一个核心种族(在4版中被移出核心,跑到怪物图鉴去了)。
这种生物和地精容易混淆并不难理解,事实上其原型同样是维京神话中和“红帽子”有某种近亲关系但却是善良生物的“棕矮人”。而“诺姆”的音译方法同样是随日式动漫、游戏流传过来。
哥布林的相关文学
克莉丝蒂娜·乔金娜·罗塞蒂(Christina Rossetti)在她的诗作《精灵市场》(Goblin Market)里,利用哥布林作为世俗人类渴望的象征。在这篇诗里,哥布林将一个女孩用他们的魔法几乎逗弄与折磨到死。
作家George MacDonald在他的作品《公主与哥布林(The Princess and the Goblin)》中,将哥布林描述成为有恶意的,生活于地下的生物。这本书据说是J.R.R.托尔金幼时的最爱之一。其后在他的作品《中土世界》中描述了哥布林,但之后又改称其为兽人,以与童话中的人物相区别。
在许多奇幻RPG游戏和书中,哥布林和半兽人(Orc)通常是有区别但又相近的生物,两者经常一起出现--哥布林是兽人的一种小型亲戚。参见:goblinoid。
哥布林亦是一些电影的题材。例如在吉姆·汉森的电影《夜迷宫》(Labyrinth)里,由大卫·鲍伊饰演的哥布林国王Jareth是一个强大的召唤师。他可以利用他的异能来召唤一支肮脏、弱小、又无能的异物军队出来。
畅销小说《哈利·波特》也有哥布林,只是中文版被翻译为妖精。作者将他们描写成巫师银行古灵阁中的员工,他们十分机伶不算纯属邪恶,可是待人非常不友善。他们的种族打造了许多武器(格兰芬多宝剑就是其中之一),有高明的技术。
哥布林的相关游戏
由于哥布林的邪恶个性,不少角色扮演游戏都把弱小但令人生厌的哥布林变成让勇者赚经验值的捷径,在游戏中安排大量哥布林以供屠杀。然而,亦由于托尔金的作品《魔戒》提及过哥布林源自堕落的精灵,也使RPG的作者不期然细想:如果哥布林能够摆脱他们邪恶的个性的话,会变得如何呢?
以上就是哥布林:西方神话故事里的类人邪恶生物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哥布林:西方神话故事里的类人邪恶生物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