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崛起的地缘政治分析:深度探讨其统一中国的历程

文化 2024-04-16 13:50:01 知道百科

朱元璋是中国明朝的开国皇帝,他通过一系列政治和军事措施,成功统一了中国各地分裂的局面,建立了一个统一的中央政权。他的崛起不仅是个人的勇敢和智慧所致,更是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朱元璋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战略眼光,为中国的统一和繁荣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伯陵说:这是元明风云的第二篇,我们从地理的角度,聊聊开局一个碗的朱元璋,是如何打下万里江山的。

一、

在数千年历史上,自南向北统一中国的例子只有两个,一个是定都南京的朱明王朝,另一个是广东国民政府。

但广东国民政府的统一,只是形式上的统一,而且是世界革命的大潮流下,国内外势力共同推动的、以新主义击败旧思想的统一,和蒋介石、汪精卫的能力没有太大关系,颇有“时来天地皆同力”的意味。

而朱元璋的统一,可以说艰难困苦九死一生,其间对地理因素的分析判断,千载之后更是让人击节赞叹。

关于明朝的故事,“当年明月”已经珠玉在前,我们就不讲具体故事了,这篇文章就从地理的角度,解读朱元璋是如何以弱击强、以南统北的。

朱元璋是在淮西崛起的,那我们就从淮西说起。

二、

翻开中国历史典籍可以发现,每次乱世最活跃的地方,不是山河四省,不是陕甘,更不是江浙,而是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之间的江淮地区。

刘邦和项羽在这里起兵,短短三年时间便相继进入咸阳,灭亡秦国。随后的楚汉战争,进行最终决战的垓下在安徽灵璧,距离淮河不到60公里。

汉末三国时期,袁术割据淮南,以为根基稳固,便擅自称帝建国。袁术失败之后,江淮地区的合肥,成为曹魏和孙吴的主战场。孙权率十万大军始终不能攻克合肥,曹操父子屡次南下却不能跨过长江,以至于曹丕发出“此天所以限南北”的感叹。

后来,隋朝末年的杜伏威纵横江淮,宋州砀山的朱温参加唐末黄巢起义军,庐州合肥的杨行密割据淮南,到了“靖康之变”以后,江淮地区成为宋金和宋蒙的交战区。

可以说,造反和战争是江淮地区的靓丽风景线。

江淮地区如此威猛,有两个主要原因。

其一,江淮是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以小麦为主食的北方人和以水稻为主食的南方人,战乱时在此厮杀,治世时携带货物奔波于水陆码头。

其二,江淮的水系发达,自然免不了频繁的自然灾害,尤其是1194年开始的黄河“夺淮入海”,让江淮地区的水灾更加严重。

有水灾,便有受灾人口。这些人死亡之后,空出大量的土地房屋,于是灾后便有人迁徙过来定居繁衍。

战乱、商业、灾害给江淮地区造成大规模的人口流动。

于是,江淮地区的人们,不像山河四省和江浙一样安土重迁,而是习惯了四处流动谋生路,这种千千万万人口的共同选择,汇聚在一起,便形成不南不北、独具一格、江湖气息非常浓厚的江淮文化。

稍有风吹草动,他们就能敏锐的嗅出气味,搞出让朝廷震惊的大新闻。

直到元朝时期,“两淮地险人顽”依然是朝野的共识。

在这样的背景下,面对水灾频发、民不聊生、元朝官吏残酷剥削的现状,1351年,韩山童和刘福通等人散布“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的谶言,吹响元末农民起义的号角。

同年5月,刘福通攻克颍州,并迅速西进,占领汝宁府和光州、息州。因为头戴红巾,起义军便称为红巾军。

这里离汴梁和南京都不远,西南方向是襄阳和武昌,属于江淮的核心地区,南北的交通要道。

从军事地理的角度来看,这种地方适合做南征北战的前沿基地,不适合做造反势力的根据地。但刘福通是颍州豪强,起兵光复颍州是衣锦还乡,并且可以利用乡党关系壮大势力,这么做其实很正常。

而韩山童和刘福通攻占颍州和汝宁府,必然要直面元朝的军事打击,在整个元末农民大起义中,事实上起到吸引元军火力、给南方义军遮风挡雨的作用。

于是蕲水的徐寿辉、徐州的芝麻李、定远的郭子兴等人纷纷起兵,不到半年时间,义军反旗遍布江淮。

1352年2月,郭子兴攻克濠州。

那时朱元璋正在皇觉寺做和尚,汤和已经在郭子兴军中做到千户,汤和进入濠州后便给朱元璋写信,劝他不要想着岁月静好了,参加红巾军才能走向光明,千万不要走上错误的道路。

收到汤和的信,朱元璋彻夜难眠,始终下不了起义的决心。最后还是皇觉寺的和尚说要举报他,朱元璋为了不吃眼前亏,才一咬牙一跺脚,到郭子兴的大营报名参军。

参军以后,朱元璋出则居前入则殿后,“战辄胜”,再加上在皇觉寺参加过短期文化培训班,显得粗通文墨,很快便在义军中崭露头角,“以材勇见亲信”,成为郭子兴的左膀右臂。

可见,同时代的枭雄,都认可朱元璋是文武双全的人物。

这样的杰出青年,哪个姑娘不喜欢?

于是郭子兴的义女马秀英对朱元璋芳心暗许,朱元璋深受感动,第一次在惨淡的人生中发现属于自己的白月光。得到郭子兴的认可后,朱元璋和马秀英喜结连理。

凭借这层关系,朱元璋正式成为郭子兴的圈内人,被义军同僚称为朱公子。

完成这次阶级跃升,朱元璋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

而成为郭子兴的圈内人,朱元璋便有了招兵买马、独掌一军的资格。

他不仅招揽了徐达、汤和、周德兴、冯国用、冯国胜等精兵猛将,还能打着郭子兴的旗号,离开濠州攻克定远县,招降了驴牌寨义军和衡山涧元军,成为拥兵两万余人的大帅。

也就在这个时候,刚招揽的大将冯国用建议:

“金陵龙蟠虎踞,真帝王都。愿先拔金陵定鼎,然后命将四出,扫除群寇,天下不难定也。”

朱元璋曾经云游江淮,阅历非常深厚,他当然明白金陵的重要性,也明白冯国用是劝他到长江以南,脱离郭子兴自立门户。

而这正是朱元璋想要的。

于是朱元璋率兵南下,一路攻克了滁州、和州等重要城池,渡过长江进入太平路,兵锋直指集庆(南京)。

攻城不能一拥而上,直接兵临城下,那是草寇做法,必须有妥善的战术,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战果。

朱元璋研究了地形,决定先扫清集庆的外围防线,让集庆成为一座孤城,到时候攻城也好、围困也罢,集庆都是朱元璋盘里的菜。

这是朱元璋版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

谋划已定,朱元璋便派兵攻克溧水、溧阳、句容、芜湖等城池,断绝义军和元军救援集庆的念想,最终于1356年3月一举攻克孤城集庆,改名为应天(南京)。

至此,参军4年的朱元璋,有了将近十万的部队,占据一座数十万人的大城市,给毕生事业打下雄厚的基础。

应天是东南重镇,元朝为什么没有围攻朱元璋,收复应天呢?

答案是元军根本过不来。

就在朱元璋攻克应天的第二年,被元军击败的刘福通重整旧部:

一方面亲自攻取汴梁,进而北上大名、卫辉,闯入元朝的腹心之地。

另一方面派毛贵攻略山东府县,派李武破武关兵临长安,派关先生进军山西,关先生又兵分两路,从上党一路打到雁门,随后出塞,焚毁忽必烈称帝建元的上都,最后经辽阳打到高丽。

刘福通的攻势,可谓是四面开花,颇有秦朝末年陈胜的声势,所以刘福通便成为元末义军总盟主,从淮河到秦岭,从长城到长江,凡是起兵反元的义军“皆与福通相连结。”

在这样的背景下,声势煊赫的刘福通才是元朝的头号目标,攻克应天的朱元璋,倒显得有些不入流。

直到1362年,王保保继承舅舅察罕帖木儿的兵马,基本平定北方红巾军,但“江淮以南不敢复问”,此时朱元璋已经利用元朝的空窗期,坐断东南。

所以《明史》也承认:“福通遣将分道四出,破山东,寇秦晋,掠幽蓟,中原大乱,太祖故得次第略定江表。”

可以说,起义前期的朱元璋,本质上是借势。

参加义军是借江淮“首倡义旗”的势,独掌一军是借郭子兴的势,南下攻城略地是借刘福通的势,立足应天是借“长江天险、山河形胜”的势。

不过特殊的地理环境,只是给朱元璋搭建了历史舞台,真正让朱元璋搅动风云的,还是朱元璋独一无二的判断力。

三、

应天做为东南形胜之地,关键在于应天北部是长江天险,可以有效阻拦侵犯之敌,东部的镇江和苏锡常、西部的滁州和合肥、南部的湖州和杭州都是鱼米之乡,可以源源不断的提供粮食和人口。

有了这两个条件,朱元璋得到应天,相当于刚出新手村便得到开局神装。

但历代义军领袖们攻占应天的很多,能以应天为根据地统一中国的,却只有朱元璋一个。

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就在于,应天只是割据东南的必备地理板块,如果要自南向北统一中国,需要构建以应天为核心的、完整的东南地理板块。

俗话说“守江必守淮”,那么想真正守住应天城,必须把边境线推到淮河,一方面用淮河做第一道防线,保护江淮地区和长江,另一方面,巩固的江淮地区,可以做应天政权的北伐基地。

东南地区与海相连,在没有海上敌人的古代中国,这是一道天然的边境线,所以要想保护应天,还必须把政权的东部边境推到海岸线。

闽浙历来没有成气候的政权,但对于应天政权来说,苏南和浙北是腹地,要保证腹地不受侵扰,必须把南部边境推到龙泉、武夷山一带。

最关键的是武昌、南昌等长江上游地区。

古代战争极度依赖地理条件,如果长江上游不属于应天政权,那么敌对政权顺流而下,便能兵临应天。东晋时王敦、桓温凭借荆州的上游优势威压建康朝廷,南宋时蒙古先攻襄阳再克临安,原因就在这里了。

所以以应天为根据地的政权,必须构建一个北至淮河、东抵大海、南占武夷、西达武昌的完整地理板块。

如此一来,应天便有了绝对的战略安全,天下府县也尽在应天的剑锋之下。

这是孙权梦寐以求的地理板块,也是朱元璋努力奋斗的目标。

1356年,刚进入应天的朱元璋拔剑四顾,发现应天并不是花花世界,而是一口大棺材。

此时的应天城被长江上游的徐寿辉、长江下游的张士诚、东南的元军和义军包围。如果不能快速冲破包围圈,朱元璋的命运,将和上一任应天城主一样,死无葬身之地。

朱元璋来不及享受花花世界,便步履匆匆的踏上征程,而他的战略很简单——别人不要的我要,别人不抢的我抢,先做大,再做强。

翻开《明史·本纪》,我们可以看到如下记载:

命耿炳文守长兴、吴良守江阴、汤和守常州,部署了环太湖防御线。

这份枯燥的战争表,意味着朱元璋把张士诚、徐寿辉之外的强敌一扫而空,将大半个江浙行省纳入版图,于是朱元璋的势力范围便成了这样:

夺取扬州,意味着应天在长江以北有了军事缓冲空间,攻占浙西和环太湖防御线,不仅把张士诚死死困在平江,也阻断了张士诚和徐寿辉联手包围朱元璋的可能。

也就是说,朱元璋打破了义军和元军的包围圈,在强敌环伺的地理环境下,争取到一线生机。

朱元璋做到这一步,足足用了四年时间。

在那个群雄蜂起的年代,朱元璋没有和刘福通一样四面出击,没有和张士诚一样贪图富贵,没有和陈友谅一样喜欢孤注一掷,而是稳扎稳打,像匠人一样精心构建自己的地理版图。

写到这里,不得不感叹一句,朱元璋这个人太稳了,他文武双全智勇超群,偏偏心性还不急不躁,愿意用漫长的时间去完成枯燥的计划。

这样的人不得天下,简直是没天理了。

而做到这一切之后,朱元璋便要直面长江上游的徐寿辉,不对,是陈友谅。因为1360年陈友谅杀死徐寿辉,称皇帝,宣布江西和湖广地区姓陈了。

以往说起朱元璋和陈友谅的战争,往往把目光聚焦到鄱阳湖大战,认为朱元璋一战定乾坤,陈友谅一战失天下,其实这是不对的。

回顾朱元璋之前的四年经营就知道,这是一个非常稳的人,根本不可能把事业的成败、江山的归属寄托在一场战争的胜负之上。

如果朱元璋决定发起一场战争,那么他一定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起码有了五成的胜算。

事实上,鄱阳湖大战爆发时,朱元璋已经准备了足足4年,他用四年时间逐渐蚕食陈友谅的地盘,把陈友谅围困在武昌孤城里。

接下来,我们来看朱元璋是如何操作的。

1360年,刚称帝的陈友谅动员倾国之兵,沿长江顺流而下,直捣应天。这是朱元璋从未见过的强敌,他可能心里有些慌,但军事部署依然稳如老狗。

朱元璋一方面命令胡大海攻信州,做为偏师,威胁陈友谅的江西地盘,逼陈友谅回援。另一方面亲自率领徐达、常遇春等将领,在应天的龙湾迎战陈友谅。

见到陈友谅的大军,将军们都建议:“上位,打吧”,但朱元璋摇摇头,说出一句话:“天且雨,趣食,乘雨击之”,意思是要下雨了,赶紧吃饭,等下雨的时候以逸待劳。

将军们不太相信朱元璋懂天气预报,但还是服从命令,埋锅造饭,等三军将士都吃饱以后,果然下起瓢泼大雨,于是“水陆夹击,大破之,友谅乘别舸走。”

陈友谅大败而回,朱元璋乘胜追击,攻克长江重镇安庆。

1361年8月,朱元璋和元朝平章察罕帖木儿联系,表示愿意和元朝保持友好关系,察罕帖木儿正在平定山东,不愿意得罪朱元璋,便接受了朱元璋的示好。

稳定了北方的阵线,朱元璋亲自率军征讨陈友谅。

这场战争可以看作龙湾大战的延续,朱元璋保持了“宜将剩勇追穷寇”的风格,在江州大败陈友谅,随后派兵攻占江州、南康、建昌、饶州、蕲州、黄州、抚州等地。

在朱元璋强横的攻势下,陈友谅的江西行省丞相胡廷瑞独木难支,便带着龙兴路投降朱元璋,朱元璋改地名为洪都(南昌)。

龙兴路成了朱元璋的地盘,那么江西南部的州县便没有依仗,于是袁州、瑞州、临江、吉安相继来降。

看地图就知道了,这次亲征,朱元璋的地盘几乎翻了一倍。

江西形势图

江北形势图

最重要的是,洪都做为应天和武昌的战略支点,被朱元璋攻占了,这意味着朱元璋取得战争的主动权,随时可以向陈友谅发起进攻。而得到黄州和蕲州,便可以随时袭扰武昌,相当于在陈友谅的头上悬了一柄利剑。

此时的陈友谅,虽然还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但在地缘战略方面已经输了,只要朱元璋继续稳扎稳打,击败陈友谅几乎没有任何悬念。

紧接着便是鄱阳湖大战了。

面对朱元璋的凌厉攻势,陈友谅不甘心失败的命运,1363年4月率大军包围洪都,准备争夺这个地缘战略的支点,重新掌握战争主动权,打破朱元璋的包围。

朱元璋亲自带兵救援洪都,两军大战于鄱阳湖,依然是老套路,先包围再决战。

朱元璋在江州的南湖口埋伏兵马,阻断陈友谅的退路,在洪都东南的武阳渡设置守军,威胁陈友谅的侧翼。

而在鄱阳湖战场,朱元璋站在第一线,指挥部队和陈友谅打的有来有回。因为他们都知道,鄱阳湖的归属决定洪都的归属,洪都的归属决定东南半壁的归属,东南半壁的归属决定天下的走向。

关键时刻,大风帮了朱元璋的大忙:

“大风起东北,命敢死士操七舟,实火药芦苇中,纵火焚友谅舟。风烈火炽,烟焰涨天,湖水尽赤。友谅兵大乱,焚溺死者无算,友谅气夺,不敢更战。”

8月,陈友谅的粮食耗尽,准备从南湖口突围,结果被朱元璋部署的伏兵阻拦,朱元璋顺流而下追击陈友谅,陈友谅在乱军中中流矢而死。

1364年2月,朱元璋亲征武昌,陈友谅之子陈理投降,顺势攻克汉阳、沔阳、岳阳、荆州,彻底把长江上游收入囊中。

战争过程非常艰苦,战争始末非常简单。

所以,鄱阳湖大战不是朱元璋的逆战翻盘,而是陈友谅的狗急跳墙。即便陈友谅有大船和重兵,但以陈友谅“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赌徒战术,又怎么是精妙算计的朱元璋的对手?

除非朱元璋在船头被乱箭射死,否则的话,陈友谅永远没有赢的机会。

再重来一次,结果也是一样的。

消灭陈友谅,得到长江上游地区,那么盘踞长江下游、被朱元璋围困十年之久的张士诚,便独木难支,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至于如何消灭张士诚,诸将和朱元璋有不同的看法。

常遇春的思路和陈友谅一样,建议大军直捣平江,毕其功于一役,其他地方可以传檄而定。

朱元璋的思路也和以前一样,那就是蚕食张士诚的外围地盘,然后合围平江。

这两种思路都有道理。

常遇春是前线大将,习惯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战术思维,思考政权兴亡的战略问题。

但问题是,战场失败还有挽救的机会,政权战略失败,可就难以挽回了,所以常遇春的思路看起来很猛,却风险太大。

朱元璋一向是政权的操盘手,他要考虑的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整个政权的兴亡,数百万人的命运,所以朱元璋必须求稳。

成功的慢一点没关系,只要完成目标即可。

于是在朱元璋的操盘下,麾下大军开始四面出击:

江淮形势图

江浙形势图

仅仅用了一年时间,朱元璋便指挥军队扫平张士诚的外围地盘,夺取江淮和剩余江浙地区,把张士诚困在平江孤城。

这意味着在应天埋头苦干十年的朱元璋,完全占有长江中下游和江淮地区,得到的完整东南地理板块,而且政权内部稳如磐石,没有任何分裂割据势力。

做到这一步,朱元璋的成就便远远超过孙权、刘裕、陈霸先、赵构等江南起家的帝王。

天下,已暴露在朱元璋的剑锋之下。

四、

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国,定国号为大明,年号为洪武。

国号之所以是大明,并不是出自红巾军的“明王出世”谶言,事实上朱元璋参加的是郭子兴的红巾军,和刘福通、韩林儿没有直接隶属关系,他们充其量是类似于彭越和刘邦的统战关系。

大明的真正出处是《周易》:“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忽必烈听取刘秉忠的建议,称帝后定国号为大元,为了继承元朝的法统和版图,朱元璋在国号上便继承了元朝,按照《周易》的理论,定国号为大明。

从这里就能看出朱元璋的野心有多大。

而在称帝建国的前两个月,朱元璋便决定北伐蒙元,恢复丢失两百年的北方故土。

关于北伐方略,常遇春依然是旧思路:“以我百战之师,敌彼久逸之卒,直捣元都,破竹之势也。”和直捣平江消灭张士诚的思路一模一样。

但朱元璋也是旧思路:

“元建国百年,守备必固,悬军深入,馈饷不前,援兵四集,危道也。吾欲先取山东,撤彼屏蔽,移兵两河,破其藩篱,拔潼关而守之,扼其门户,天下形胜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势孤援绝,不战自克。鼓行而西,云中、九原、关陇可席卷也。”

打应天的时候,朱元璋扫清外围城池,一战成功。打陈友谅,朱元璋先占湖北和江西,逆流而上。打张士诚,朱元璋夺江淮和江浙,围困平江孤城。

现在要打蒙元,朱元璋在更大的棋盘上,布置了屡试不爽的地理战略。

如果只看朱元璋的北伐方案,你可能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充其量说一句“精彩”,但如果结合朱元璋十年来的战略一起看,你就知道,成功是有方法的,得天下是有可行路径的。

这时候你可能重新认识朱元璋,赞一句:“真特么精彩。”

朱元璋的谋划已定,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统帅25万大军,以淮河为前进基地,正式北伐中原。

徐达的第一站是山东沂州,守将王宣哪见过如此强大的军队,被徐达克城斩首。

夺取沂州,明军便有了左右山东局势的地理战略支点,峄州和莒州不战而降,随后徐达命令别将韩政西进,控制曹州和单州,阻断元军救援山东的道路,自己则亲率大军围攻益都,转而兵锋向西,横扫济南、东平、东昌、济宁等地,和韩政在鲁南会师。

至此,明军攻取山东。

夺取山东,明军南下渡过黄河,接连攻克河南永城、归德、陈州、许州,继而掉头北上,经陈桥驿进入开封,然后经虎牢关收复河南府,再一路向西,夺取潼关,对李思齐等元朝军阀形成关门打狗之势。

完成这一步,徐达才派邓愈单独带领一军,讨平南阳府,和大明的老根据地连接起来。

那为什么明军不直接西征,和李思齐等军阀决战呢,要是夺取陕甘再北伐大都,岂不是更方便?

这个想法是省时省力的,但朱元璋觉得风险太大:

“明军没有攻克大都,李思齐等人就对元朝抱有希望,不肯轻易投降大明,要么跑去守卫大都,要么退到甘肃,以后就不好办了。而一旦回师河北攻取大都,便是断了李思齐等人的念想,将来可以一战而定。”

朱元璋管这叫出其不意。

以北中国为棋盘,打一场千里奔袭的战役,朱元璋真是大手笔。

于是徐达和常遇春率明军撤离潼关,从开封渡过黄河,一路攻取卫辉、彰德、广平、赵州城,随后兵锋迅速折向东南,在东昌和其他明军将领会师,共同沿运河两岸北上,攻取德州、沧州、通州,一举攻克大都。

留下兵马守卫居庸关、古北口等关隘以后,徐达和常遇春率明军经井陉关进入山西,同时朱元璋命令河南守将冯宗异,从河南怀庆进入山西,收复泽州和潞州以后,和徐达、常遇春的主力明军在太原城下会师。

这是朱元璋用南北两军收复山西的战略。

明军和王保保在太原城下打了一仗,明军大胜,常遇春追至大同,王保保逃往甘肃,而徐达沿汾河扫荡汾州、霍州、晋宁、解州后,从蒲津关进入陕西,逼降李思齐、数次击败王保保,将兰州以东的领土纳入大明版图。

就在徐达和常遇春北伐中原的时候,另外五路明军精锐,也在南方攻城略地。

1367年10月,朱元璋命胡廷瑞自江西取福建、杨璟自湖南取广西、汤和取庆元灭方国珍。

11月,胡廷瑞从江西建昌攻克福建的邵武、建宁,汤和完成任务后,和廖永忠一起指挥水军从崇明岛出发,沿着海路直扑福州,登陆后攻克延平,大明水路两军会师,横扫福建。

随后朱元璋命陆仲亨自江西赣州出发,攻取韶州、德庆等地,汤和麾下的廖永忠率水军走海路,在广东惠州登陆,和陆仲亨的军队会师广州城下。

广东平定。

陆仲亨既然来了,那就继续工作吧。

朱元璋命陆仲亨指挥旧部,经肇庆攻取广西梧州,正好杨璟已经攻克湖南宝庆、永州、道州、全州,正在攻打静江(桂林),朱元璋便命陆仲亨提兵北上,和杨璟一起攻取静江。

克城之后,广西土司望风而降。

而在南征北伐都告一段落之后,朱元璋合并南北两支大军,剑锋指向大西南。

1371年,朱元璋命南征出身的汤和攻重庆,北伐出身的傅友德攻成都,兵分两路攻取四川。

1381年,刚处理完胡惟庸的大案,朱元璋便命傅友德率郭英、沐英、蓝玉攻取贵州和云南,生擒大理总管段世,彻底铲除盘踞云南数百年的段氏家族。

至此,大明正式统一中国。

五、

回顾大明统一中国的历程,大明将士们当然经过一系列血战,但赢得胜利的关键因素,还是朱元璋的战略规划做的好。

这是一个立足应天、蚕食东南、包抄天下的宏大地理战略。

在那个年代,朱元璋绝对是天下第一的军事家、战略家,汉初三杰才能完成的工作,朱元璋一个人全包了。

这样的人不得天下,谁能得天下?

而做为资深地理战略大师,朱元璋命地方府县和军事卫所,把当地的山川河流、城池关隘都做做成图册送到应天,然后让文臣编纂成《寰宇通志》,藏在太府。

经过多年的研究揣摩,朱元璋对中国地理的造诣已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在南方,朱元璋为弥补云南汉人数量不足的弊端,命养子沐英镇守云南,用类似于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的方式,和云南土司互相制衡,从此以后,云南逐渐成为不可脱离中国的省份。

在北方,朱元璋在河套、开平(元上都)、辽东设立卫所,将边境线推到长城以北数百里,并且分封宁、辽、韩、沈等塞王,用塞王护卫和边境卫所共同组成大明的北疆防御力量。

国际方面,朱元璋在《皇明祖训》里列了15个“不征之国”,让后世子孙和这些小国友好相处,唯独辽东和蒙古是世仇,“必选将练兵,时谨备之。”

朱元璋很清楚,有山川河海的制约,中国军事力量的投送范围很有限,与其在蛮夷小国消耗国力,不如把有效军事力量投送到蒙古草原,给黄金家族持续不断的打击,守护中国安宁。

尽管朱元璋杀功臣导致名声不佳,但从不征之国和必征之国的区别来看,朱元璋在国际关系和东亚地理方面,可谓是通透明白的人。

教员曾经评价说:“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他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气质,喜欢同样浪漫的李世民无可厚非。

但李世民的贵族身世,以及弱冠之年表现出来的胆略、计谋、权变都是出生自带的属性,他是天上闪亮的星星,只可仰观不可触摸的天选之人。

朱元璋是红巾军的普通士卒,一步步稳扎稳打,数十年苦心经营,赤手空拳打下万里江山,虽有超越常人的胆略、驾驭群臣的手段,但他的一切成就都有迹可循。

相比绚烂如流星的李世民,我觉得,研究朱元璋对我们更有意义。

1398年6月,朱元璋在应天驾崩。

大明经过31年的治理,已经出现“治隆唐宋”的局面,只要按照朱元璋的既定路线走下去,大明的前途将无可限量,而且这个大明,和我们在历史书里看到的大明截然不同。

但历史没有如果,朱元璋驾崩之后,他亲手开创的大明便轰然倒塌,后来的大明是经过重新改造的大明。

造成这一切的,便是朱元璋的“好大孙”朱允炆、“不肖子”朱棣。

以上就是朱元璋崛起的地缘政治分析:深度探讨其统一中国的历程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朱元璋崛起的地缘政治分析:深度探讨其统一中国的历程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