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把东西放在袖子里面,不会掉出来吗?

文化 2023-05-16 10:37:35 知道百科

  “著我绣夹裙 ,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 ,头上玳瑁光。”——《孔雀东南飞》

  服饰自人类社会成型之前便开始大行其道,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也会对自己的外貌格外注重。当人类的审美观念和社会群居意识成型之时,服装的功能也潜移默化地换了模样。古人所穿所戴皆大有讲究。

  随着封建制度的完善,社会贫富分化局面基本形成,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外在架势的变化,服装变成了身份地位的象征,这体现在款式、面料之上。而通览电视古装剧,我们经常能发现这样的桥段:古人爱把东西藏在袖子里。

  印象中,古人的服装应该都是大袖口的样式,而潇洒快步时,古人又不会时时刻刻含胸收手,为何他们不会将袖子里的东西甩出来呢?到底是古人的保护措施到位还是衣服里面大有玄机?通过直面古人服饰设计,我们惊觉千百年前的智慧在闪光。

  一、古人独有的变戏法

  留意古装剧的人经常会被剧中穿大袖衣服的人震惊,因为你怎么也猜想不到他会从袖中掏出个体型多大的物件。

  在《水浒传》第三十七回当中,宋江与戴宗秘会,商量梁山好汉们下一步之计划,说着说着便拿出吴用的手信,要戴宗收起并传达,戴宗二话不说就将书信塞进袖子里。截止到这一步,相信大多数人还是能接受的,小小书信不足挂齿。

  料想这一封信的体积和重量也不会给戴宗带来什么必要的麻烦,就算日行八百里也就像是无物在身一般,自然也就算不得新奇了。

  又如《红楼梦》二十七回当中,薛宝钗于园中漫步,忽见花丛之上翩翩飞舞着几只素蝶,耐不住心中欢喜,便开始扑蝶。正想迈脚,却又不愿失了大家闺秀的风范,于是便从袖中掏出一把轻罗小扇,自顾自地耍乐起来。

  从老版《红楼梦》看来,这把扇子的横截面积如何也不小于一个正常的用餐盘子,而宝钗却一点也不像藏着东西似的,反而能够自在地行动,可见这古人的衣裳设计得是有多精妙了。

  除此之外,在许多武侠小说之中,我们经常能见到一些飞檐走壁的刺客,当他们靠近目标人物时,他们就要从自己的衣袖中掏出些什么东西了。若是一些药粉、飞镖、匕首还好,但居然还有人从衣服里掏出一个巨大无比的铁椎!

  铁椎一事出自《魏公子列传》,里面有一句话写道:“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一个小小的袖子居然能藏得住如何千奇百怪之物,真不愧为中国传统服饰的一大别样文化。

  言以至此,我们不禁问一句“为什么”,为何同样是袖子差别竟然如此之大?古人的奇思妙想是今人难以想象的。

  二、雄奇瑰丽的中国袖文化

  口袋在中国古代服饰中基本是不存在的,因为中国人习惯将服饰看做是布匹绸缎的组合,冒然将口袋缝制在衣服外面,虽无伤大雅,但总归让人觉得怪怪的,因此,自汉代自来,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汉服就是没有口袋的。

  值得注意的是,古人的衣服也是五花八门,大体来说分为宽袖和窄袖,而后者一般被认为是穷苦人家的象征,因为紧手紧腿可以收束身体,行动起来也方便很多,这类衣服就很适合跑步、耕作,口袋出现在这些款式的衣服上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今天的主角是中国古代宽袖,宽袖只是一个大的门目,其下还可以细细划分。大致说来,宽袖分为琵琶袖、剑袖、垂胡袖、直袖、半袖、广袖、方袖等等,其中琵琶袖的设计可以让我们对上述问题有一定解答。

  琵琶袖,顾名思义就是两手的袖子仿佛两把巨大的琵琶,双手平直抬起,宛若一只即将翩翩起舞的蝴蝶,形体曼妙,怎不令人心动?当然,琵琶袖属于上层社会,“一宽到底”总有失身份,这时便需要一点点小心思了。

  琵琶袖虽属于宽袖,但其袖口确实缝制起来的,一般情况下是将整个袖口的五分之四封住,只留下五分之一的空间供手进出,这个时候,整个袖子俨然成为了一个巨型口袋,而是还是成双的,只要穿衣者的肌肉力量允许,“四十斤铁椎”又有何难?

  当然,影视剧中的人物进行掏袖动作之时往往会给观众造成误导,那就是拿得太快。为何?假使一个古人瞬间从袖子里掏出一件物品,那就说明这件东西放得并不深,最多放在了手腕处,这样是不足以支撑这件物品的。

  《三国志》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袁绍集团举行宴会,陆绩用膳完毕后觉得会上的桔子味道不错,于是便想携两个带回家中给老娘品尝,于是便将其藏于袖口,藏得并不深。最后在作揖告别之时,桔子从袖子里滑了出来,好生尴尬。

  事实上,古人若要完成完美的袖中乾坤,那就只能将物品放到手肘处。

  琵琶袖终究是属于宽袖中的特殊种类,对于大多数宽袖来说,更常见的方式是在袖子里缝上一个与袖口方向相反的大口袋,当古人将双手自然垂下时,袖中口袋自然而然就会朝天了。

  三、衣袖之用

  衣袖自诞生以来就注定了地位的不凡,尤其是在上层社会深似海的社交场合之中,袖子活似古人的外交官。

  我国自古以来便有“礼仪之邦”,与之相应的就是“衣冠之国”,这说明服饰在我国礼仪规范上占有举重若轻的地位,其中衣袖更是重中之重。《战国策》中记载道:“一国之众,见君莫不敛衽而拜。”

  这里的“敛衽”指的是整理衣袖而后行拜礼的完整动作,这里用在向一国之君表示尊重的礼节上,可见衣袖在其中担任的角色有多重要了。

  宽袖的样式给人以庄严、稳重的视觉冲击,相当于当代人的西装革履,常常用以出席重大场合。婚丧嫁娶、向天祭祀,人们便会一改往日休闲之态,换上自己的宽袖服饰,以此表示对于主人家的尊重。

  说完了宽袖高大上的作用,我们还要适当雅俗共赏,将宽袖拉到平民百姓的角度洗一洗,冲一冲。宽袖有时候还要充当毛巾、手帕的角色,拭泪、擦汗、遮面、挡阳无所不用其极,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就是最好的说明吧。

  小结: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中国宽袖文化属于中西文化交流、中华文明兼容并蓄的服饰成果,在千百年的风雨飘摇中持续屹立不倒,为我们留下了古代延绵的幻想。

  说来也妙,绝美的宽袖服饰也不是空中楼阁,它又何尝不是文化适应现实世界的产物呢?中华服饰经过漫长的挑选,总归是别有一番自己的风味在的。试想一下,谁不想在古风朴朴的汉代缓缓从袖口掏出一支长笛,而后慢慢吹奏呢?

  直至今日,传统的中华服饰仍在隐秘的角落暗暗影响着现代衣物的发展,尽管设计师们屡屡标榜自己是新时代服装文化的开创者,但冥冥之中,他的脑海中早已留下了对于过往的追思,就像一个历史的胎记。

  两袖清风,挥的不是衣袖,而是精妙的中华服装文化。

以上就是古人把东西放在袖子里面,不会掉出来吗?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古人把东西放在袖子里面,不会掉出来吗?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