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作为一代女皇,她最后没有立武家人为当朝皇帝,偏偏立了懦弱无能的李显为帝,这一行为中狄仁杰功劳最大。那么狄仁杰为什么这么做呢?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狄仁杰之所以努力复立李显为太子,主要原因有三:第一,受古代传统礼法影响;第二,狄仁杰对李显了解不足;第三,为了狄仁杰“光复大唐”的心愿。
一、受古代传统礼法影响
在古代皇帝制度中,皇位继承是皇帝制度的一个核心问题,它关系到皇权的延续和王朝的稳定与兴衰。早在西周时期就制定了继承制由皇室的嫡长子继承、顺序嗣位的原则。意思就是皇位应由皇后所生的长子继承,如果长子不在了,比如夭折。那么由嫡次子顺位继承。只有在没有嫡子的情况下才能考虑庶出的皇子们。
唐高宗皇帝有四位嫡子,而前两位李弘和李贤一死一贬。就只剩下李显和李旦了,李显是老三,李旦是老四。按照皇帝继承制的礼法 继承者只能是李显。
而狄仁杰是非常看重礼法的,他给武则天最重要的建议是分析了儿子与侄子的亲疏问题。
“且姑侄与母子谁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之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祭祀姑姑太庙的。”
意思就是儿子比侄子要亲,如果是儿子继承皇位 死后可以进太庙被后代供奉。如果侄子继承皇位,那么死后连太庙都进不了。武则天听完后恍然大悟,说自己做梦,梦到鹦鹉的两个翅膀折断了是什么征兆?狄仁杰听后便借题发挥解释说:两翼便是你的两个儿子,若立启用两个儿子便可振翅高飞。武则天听完后便下决心立李显为帝了。
但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其实武则天自己内心也是被礼法所束缚的,虽然她冒天下之大不韪称帝,但一直以来都有反对的声音,只是在自己武力的镇压下他们不敢出声罢了,背后有多少人在唾骂自己,她心里很清楚。所以武则天才会一直犹豫不决,而狄仁杰只是顺势推了她一把。
二、狄仁杰对李显了解不足
李显昏庸无能主要表现在第二次继位后,而当时狄仁杰已经不再了。而李显在第一次当皇帝时在位时间太短,狄仁杰对他没有足够的了解。
(一)李显第一次称帝被废黜
在656年(显庆元年)11月,李显出生于长安,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在他的两位长兄李弘与李贤一死一废后,他顺位被立为皇太子。
李显继位后才做了55天的皇帝就被武则天废黜了,他之所以被武则天废黜,主要是因为无故提升自己岳父的官职。他的岳父韦玄贞原本只是个普州参军九品芝麻官,直接被提升为提拔为豫州刺史。但他并不满足于此,还想要擢升为侍中(宰相职)。在被裴炎立反对后,李显大怒表示天下自己说了算,就算把天下给了韦玄贞也不是不可,何况是个侍中?此言触怒了武则天,武则天将才继位55天的李显废为庐陵王,被贬出长安。
《新唐书·卷四·本纪第四》:嗣圣元年正月,废居于均州,又选于房州。
但因为李显在位时间太短了,基本上还没怎么做事儿就被废了。他偏向自己岳父也只能说明他想培养自己的羽翼,并不足以证明他有多么昏庸无能,而在他被废黜后也非常低调,并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
(二)李显二度为帝
705年(神龙元年)武则天病逝,李显继位,大赦天下。
《旧唐书·本纪·卷七》:“乙巳,则天传位于皇太子。丙午,即皇帝位于通天宫,大赦天下。”
李显继位后又犯了之前的错误,他马上立韦氏为皇后,随后又不顾群臣的反对封韦皇后的父亲为王,甚至让其参与政事,而对张柬之等功臣却不加信用。由于他对韦氏一族的纵容,使韦氏无法无天,韦后与武三思互生暧昧,并支持儿女们亲近武家,并与之形成一股足以左右朝政的政治势力,而对于这个结果李显也无能为力。
最后唐中宗李显竟被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合谋下毒暴毙身亡,没想到最终死在自己最爱的人手里,这实在是天大的讽刺。
但狄仁杰在700年就已经去世了,所以对李显二度为帝后的作为狄仁杰并不能预测。
三、与狄仁杰“光复大唐”的理想有关
狄仁杰之所以一直鼓励武则天立李显为帝,不仅仅是嫡长子那么简单。李显是李家的后人他象征着唐高宗统治的延续。就理法而言,在当时看来武则天废黜李显是不合法的。狄仁杰在劝武则天立李显为帝时曾说:
“太宗皇帝栉风沐雨,亲冒刀枪箭镞,平定天下;高宗将二子托付陛下,陛下今乃欲让位他族,有违天意。”
狄仁杰一直都是恢复李唐的重要骨干,他毫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曾多次力劝武则天复立李氏,还因此惹怒了武则天:
“会后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以问宰相,众莫敢对。仁杰曰:‘臣观天人未厌唐德。今欲继统,非庐陵王莫可。’后怒,罢议。”
狄仁杰一直以来都是一心要光复大唐的,武周王朝在他看来只是临时性王朝。这种看法不仅是他,很多朝臣也都是这么想的,最好是就这一代,后续还是得李氏后代称帝,不然岂不是改朝换代了。这显然与狄仁杰光复大唐的愿望相违背。
既然他认定这是临时性王朝,那就说明如果立李旦不立李显也是不合理的。要立就要严格按照传统的皇帝继承制度立,所以这种情况下就只能立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