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刘伯温的遗言,自古以来,世间流传着关于预言与命运的传说。然而,这个世界也有着自己的奇迹。百年预言如今终于应验了,刘家的后代其中出现了一位天才。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让人们再次对预言的神奇力量感到敬畏。刘伯温的话语不仅仅是一句空洞的言辞,而是成为了一种激励,鼓舞着每个人不轻言放弃,勇往直前。这一预言的实现,让我们对于未来更加充满信心,相信天才不仅存在于刘家,更可能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
我真诚地希望您可以点个“关注”。点亮一个小小的关注按钮,我将每天为您更新更多精彩的故事。“我已不久于人世,你们记住,我们家的官运已经进入低伏期,我去世以后你们也不要做官。皇上虽然罢免了我的官位与爵位,但却并未抄没咱们家的财产,我死以后你们不要轻举妄动、随意投机,安心经营家业、教育子女读书,九代之后,我刘家必有中兴之才;切勿着急!否则将有灭顶之灾!”刘伯温紧紧握住两个儿子的手说出了这番话,当天夜里一代名臣刘基刘伯温离开人世。
然而,刘伯温的两个儿子却并未将父亲临终遗憾的告诫听在心上,他们只在为父亲服丧的三年中蛰伏沉寂,三年以后,他们就又开始四处奔走交往意图在政治上复兴。朱元璋或许是真的爱惜刘氏兄弟不亚于乃父的才能,又或许是欲擒故纵,决定故意放任刘氏兄弟活动再炮制罪名彻底消灭刘家势力。
朱元璋就像刘氏家族从未获罪一般,先命刘伯温长子刘琏官复原职担任考功监丞,不久又升其为御史;接着,又恩准刘伯温次子、刘琏之弟刘璟重新承袭刘伯温生前被剥夺的诚意伯爵位。
刘氏叩谢皇上隆恩的同时不免大喜过望,他们认为为皇上对刘氏家族的迫害到乃父已经为止,父亲的旧账到儿子这里已经一笔勾销,皇上现在要重新任用他们继续为大明、为主明皇族效尽犬马之劳。孰不知,他们的才能或许不次于乃父,但政治眼光却远远逊于刘基,他们仍未看清前方的厄运••••••
少年英才1311年,刘基出生于浙江青田武阳村。刘基的父亲是青田县儒学教谕,学识渊博,为人正直,是腐败的元朝廷中为数不多的清流,置身事内的刘父深知元朝如此腐朽堕落不可能坐稳天下,因此并不像大多数人一样急于让孩子参与科举考试领取官禄,而是教刘基在家中安心读书,增长学识、开阔眼界。
刘基出身书香世家,自身也聪慧好学,史书记载其阅读速度极快能够一目七行,一日之间就能阅读两三本书,时人戏称别人读书是读书,刘基读书是吃书。元泰定元年,即公元1324年,年仅14岁的刘基独自一人离家前往府立学校接受教育,县学老师早已震惊于其少年天才,直呼已无法再教育刘基。
在府立学校,刘基主要学习以晦涩难懂著称的《春秋》,别人彻夜埋首苦读也难以理解的《春秋》,刘基只要稍稍阅读就能为全场老师同学阐述文章大意,不仅与标准通义相差无几还总能提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新见解。
欣赏刘基卓越天才的老师给他取字为伯温,寓意希望刘基能将少年天才保持下去,做一个博学多识、温文尔雅的人,这个字号后来也伴随他辉煌的一生,人们甚至只知青田刘伯温,意味其人姓刘名伯温,却不知伯温其实只是他的字号,刘基才是他的大名。
心灰意冷弃暗投明元元统元年,即公元1333年,刘基不顾父亲的劝阻执意前往元大都参加当科考试,在考试中一举高中,考中进士。可接下来发生的事却令青年刘伯温刷新见识,对父亲的看法心悦诚服;四十年后,不久于人世的刘伯温也像当年父亲嘱托自己一样嘱托两个儿子,可这一次,他的儿子们却没有自己这般幸运••••••
考中进士以后,按道理来讲,刘伯温应该留在元大都在元朝的中央机构工作,可是这时候刚刚恢复不久的元朝科举制度就又名存实亡了。元朝内部政治斗争与互相倾轧攻击不断,政变频发,连中央政权的人基本运行都难以维持,谁又能顾得上这群新科举子?还未走出及第之喜的刘伯温很快就发现自己已被满心期待能为之效力的朝廷抛弃冷落了。
三年后的至元二年,即公元1336年,局势稍稍稳定的元朝廷才想起这帮三年前就已登科及第的举子们,开始想办法安置他们,可安置措施却引起了包括刘伯温在内的举子们的不满与怨愤。历朝历代,进士都是国家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也可以称之为国家最优秀的人才。
考中进士者都是留任中央各部工作锻炼,几年之后按照成绩或在中央继续升迁成为国家柱石,或外派到地方担任一方守土有责的封疆大吏。可彼时元朝廷的地方统治几近崩溃,地方官毫不顾责任与体面纷纷弃职逃窜,为控制局势,元朝廷竟将这一批天之骄子外派到各地做最低级的随员小吏。
虽然心怀不满,刘伯温还是不愿意放弃这个报效国家的机会,他不情不愿地接受任命,前往江西高安县做一个仅仅八品的县丞。刘伯温想既然无法在中央“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那在地方澄清吏治、教化百姓也不枉为官一任。
可在高安县的所闻所睹和亲身经历却让刘伯温对元朝廷彻底死心。到任后,刘伯温勤恳工作之余不忘深入民间调研;彼时,各地农民起义已经蜂起,兵荒马乱年月,民众饥寒交迫自不必多说,更令刘伯温感到既可怕又寒心的是元朝廷的基层统治已经完全腐化变质,无法挽救。
一次,有一佃户上堂告状控告地主耍无赖重复征税,年初明明已经缴过一次税,现在刚刚收秋粮又要他纳税,佃户原认为自己有交税凭证在手无须害怕可等他与地主当场抗辩时经人提点才发现,原来当初写税证的时候地主仗着佃户不识字将一年一税公然改写成一年两税,原本占理的佃户反成了诬告主家的刁民,真是“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刘伯温本以为县令会主持公道,还佃户一个清白,没想到县令早已收受地主的贿赂与地主串通一气坑害佃户。心灰意冷之下的刘伯温想起了临离家前父亲反复的忠告,他一气之下投奔了朱元璋率领的农民起义军,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屡屡帮助朱元璋化险为夷、度过难关,最终建立明朝,自己也获封世袭诚意伯的爵位,只是后来因政治斗争失败而被朱元璋除爵罢官,家中赋闲。
九代嫡孙重振家业不听乃父刘伯温忠告的刘琏、刘璟兄弟在重新得势不久后复又失势,从此刘家便一蹶不振。直到二百年后,刘伯温的九世孙刘瑜因防御倭寇有功而获得嘉靖皇帝的赏识,嘉靖皇帝知道他是开国功臣刘伯温之后,又认为刘瑜德才兼备、文武双全,索性重新恢复了当年朱元璋封给刘伯温的诚意伯爵位,仍照二百年前的旧例世袭罔替。
彼时的政治斗争已不似朱元璋在位的洪武年间那般残酷激烈,刘瑜本人不仅以诚意伯的爵位善终,并且将此爵位交给子孙一代一代承袭下去,直到明朝彻底灭亡。
结语:子曰:“子不语怪力乱神”,刘伯温作为一代大儒、一代名相,却对谶纬卜卦这般玄学既热衷且精通,他的这个怪异喜好为当时文人儒士所不齿,没想到竟真的准确预测了家族的发展命运,岂不神奇?对这个问题,大家怎么看?欢迎评论区分享交流。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以上就是刘伯温遗言:刘家后代必有天才,百年预言应验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刘伯温遗言:刘家后代必有天才,百年预言应验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