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奇虾的形状特征及如何在玄武纪中称霸吗?接下来,让我们来介绍一下奇虾。
奇虾简介
奇虾,又名:古怪的虾,是一种于中国、美国、加拿大、波兰及澳大利亚的寒武纪沉积岩均有发现的古生物。
它是已知最庞大的寒武纪动物。根据推测,此类动物极有可能是活跃的肉食性动物。但是,研究发现,其中一个种Laggania很有可能是一种食用浮游生物的动物。
奇虾具有怎样的形状特征?
5.3亿年前的海洋中,最凶猛的捕食者莫过于奇虾了。它有一对带柄的巨眼,一对分节的用于快速捕捉猎物的巨型前肢,美丽的大尾扇和一对长长的尾叉。
它虽不善于行走,但能快速游泳。25厘米直径的巨口可掠食当时任何大型的生物,口中有环状排列的外齿,对那些有矿化外甲保护的动物构成了重大威胁。
这是一种攻击能力很强的食肉动物,它的个体最大可达2米以上,而当时其他大多数动物平均只有几毫米到几厘米。
奇虾还有别名:恐虾。原因在于,它真的很恐怖。奇虾的头部有一对大螯,眼睛有兵乓球那么大,最恐怖的是嘴巴,像个大碗,其中是像齿轮一样分布的锋利牙齿。
奇虾(anomalocaridids)是一类体型巨大、身体造型奇特的化石节肢动物,具有大而精细的复眼、特化的捕食前附肢、口锥和游泳桨状肢。表现出对捕食行为的高度适应。
因口锥呈放射状,奇虾又被称为射口类(Radiodonta)。奇虾体长最大可达2米,被认为是显生宙海洋生态系统中最早的顶级捕食者,也是“寒武纪大爆发”最具代表性的明星动物之一。
奇虾的身体由非骨骼化的软躯体构成,只能在特异埋藏的软躯体化石库中保存,且大部分的奇虾化石都是离散的身体部位,曾被命名为不同的物种。
完整的奇虾类化石十分稀有,最早发现于加拿大寒武纪中期的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此后也陆续在我国云南寒武纪早期的澄江生物群、摩洛哥早奥陶世的Fezouata生物群和德国早泥盆世的洪斯吕克(Hunsrück)板岩生物群产出。
目前为止,已报道的奇虾类化石已达13属21种之多,产出于全球自寒武纪早期至早泥盆世大约1.2亿年间的25个软躯体特异埋藏化石库。
奇虾是如何称霸寒武纪的?
在寒武纪,有种比其他动物要大若千倍的动物,那就是“奇虾”。
1886年,加拿大地质研究所的理查德·麦康内尔在布尔吉斯岩层附近发现了一块动物口前触手的化石。根据这块化石,他认为是某种虾类的化石。
于是便按照“奇怪的虾”的意思,用希腊语将其取名为“奇虾”。
从那以后,沃考特等人分别发现了奇虾口部、部分躯体的化石,却分别误以为是水母、海参类的化石。直到1981年惠廷顿博士等人发现了奇虾全部身体各部分的化石才终于复原出我们现今所见的奇虾形状。
现在已经清楚,奇虾具有尖利的口器,属于掠食者.以捕食其他动物为生。
在寒武纪其他动物仅有几厘米到十几厘米(某些海绵除外)大小的情况下,体长60-200多厘米的奇虾显得异常巨大。是位于寒武纪生态系统食物链顶端的霸主。可以说。奇虾是当时地球所有动物的主宰。
以上关于奇虾介绍到这里,更多内容请关注标签或通过探索发现专题查看。
以上就是奇虾的形状特征 奇虾是怎样称霸寒武纪的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奇虾的形状特征 奇虾是怎样称霸寒武纪的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