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袁绍手下谋士众多,最受他信任的谋士郭图,却是让他吃亏最大的人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袁绍曾经是三国时期最强大的军事实力。袁绍是有着“四世三公”家世的人,家族中的门生故旧满天下。凭借着家族的势力和自己的努力,袁绍统一了中国北方的幽、并、青、冀四州,拥有上十万的大军,企图一统天下。
袁绍的手下谋士众多,那么,谁又是他最信任的人呢?在当年官渡之战前,荀彧和孔融谈论袁绍的手下时,提到了几位谋士,孔融说,“田丰、许攸,智计之士也,为之谋;审配、逢纪,尽忠之臣也,任其事。”而荀彧对他们的评价则是“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对这些谋士的评价都不高。
而袁绍在官渡之战的过程中,对于这四个人,关押了田丰,后来战役失败后杀了他。留下审配和逢纪守卫后方,仅仅带了许攸来到前线。可是,袁绍对许攸并不信任,他多次反对许攸分兵袭击曹军后方的建议。最终,因为留守后方的审配查办了许攸的不法之事,将他的家属关押起来,逼反了许攸。这才使得许攸投奔曹操,献上火烧乌巢的计策,导致了袁绍官渡之战的惨败。
从这里来看,这四人都不是袁绍最信任的谋士,那么,袁绍就没有信任的谋士了吗?并非如此。在孔融和荀彧的对话中,还是漏掉了两个人,那就是沮授和郭图。在历史的记载中,这两个人也在袁绍手下服务,并影响了袁绍的事业。
沮授在官渡之战前,在大家的眼中,应该是袁绍最信任的人。这是因为,沮授在面见袁绍的时候,就为袁绍献上了平定河北的方略。他为袁绍制订的战略方案是以冀州为中心,对四面的敌人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逐步统一河北四州。然后迎接汉献帝,在洛阳恢复汉室的统治,接下来统一天下。袁绍听了以后,十分高兴,说这就是自己的志向。于是,袁绍任命沮授作为自己的监军、奋威将军,统帅自己的军队。
沮授在接下来的战争中,为袁绍立下了汗马功劳,基本上实现了他为袁绍制订的第一步的战略方案。我们看沮授为袁绍做出的贡献,还有袁绍将自己的所有军队都交给沮授指挥。从这方面来判断,袁绍应该是最信任沮授的吧。
可是时势的变迁,让我们看到了袁绍对沮授的真实态度。在官渡之战前,沮授就不再受到袁绍的信任。袁绍先是否决了沮授的建议,接着又分散了他的兵权。袁绍将沮授监军的军队分为三部分,让郭图、淳于琼与沮授各自掌管一部分。等到战役期间,袁绍不听沮授的建议,沮授以身体有病为理由要求休养,袁绍不但不答应,还将沮授掌管的军队全部交给了郭图。
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袁绍实际上最信任的人是谁了?就是郭图。其实,这在沮授最受袁绍信任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端倪。那是在汉献帝从长安逃难到关东的时候,这时的汉献帝无所依靠,沮授趁机向袁绍建议,奉迎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庭。
而郭图则持反对意见,他的意见是不奉迎汉献帝,理由是“汉室陵迟,为日久矣,今欲兴之,不亦难乎?且英雄并起,各据州郡,连徒聚众,动有万计,所谓秦失其鹿,先得者王。今迎天子,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非计之善者也。”
最终袁绍采纳了郭图的意见,没有奉迎汉献帝。虽然在后来曹操奉迎了汉献帝,袁绍在接到汉献帝的诏书时,才感觉到自己的失策,可就是这样他也没有怪罪郭图。仅凭这点,就可以看到袁绍对郭图的信任。
到了官渡之战的时候,袁绍对郭图的信任达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郭图成功地将沮授挤了下去,然后又接管了沮授的军队。在整个官渡之战中,袁绍对郭图可谓言听计从。但是,这个郭图是一个志大才疏之辈,他尽给袁绍出馊主意,使得袁绍吃了大败仗。
在奉迎汉献帝的问题上,郭图就已经让袁绍吃了大亏,使得曹操夺取了先机,丧失了唾手可得的政治资本。而在官渡之战时,他先支持袁绍的进攻方针,否定了沮授、田丰的政策意见,然后进谗言,废黜了久得军心的沮授,造成了袁绍军队军心的浮动。最后,在曹操乌巢劫粮的时候,又是郭图否定张郃救援乌巢的意见,献计让张郃和高览去攻打曹操的军营。
在乌巢的粮草被烧,张郃、高览攻打曹操军营不下的情况下,郭图怕担负责任,又使计逼反了张郃、高览。这样一来,袁绍精锐尽失,粮草烧尽,在曹操的进攻下全军崩溃。可以说,正是郭图的胡作非为,才造成了袁绍官渡之战的失败。
我们在这里有个疑问,为什么郭图是一个无能且品行低下之人,袁绍却这么信任他呢?我们可以从另外一对君臣做个佐证,这对君臣就是孙权和鲁肃。
我们从孙权后来对鲁肃的评价,他对鲁肃是不很满意的。尤其是在借给刘备荆州一事上,孙权一直耿耿于怀。不过,我们也可以看到,即便是这样,在东吴的群臣中,鲁肃是孙权最信任的臣子。这是因为,鲁肃的所作所为是完全从孙权出发,为孙权打算的。
在鲁肃一遇到孙权,他就说出了惊世骇俗之语。他在当时很多人还把复兴汉室作为奋斗目标的时候,就已经做出了汉室不可复兴的结论。他劝孙权建立自己的基业,为将来称帝做准备。在赤壁之战时,孙权手下几乎所有文臣都要求投降曹操,可是鲁肃却对孙权说,我们都可以投降曹操,唯独你不能投降。这使得孙权下定决心,建立了孙刘联盟,在赤壁之战中打败了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正是由于鲁肃一心为孙权打算,这才使得孙权虽然对鲁肃的一些做法不满,依然还是信任鲁肃。到孙权登基称帝的时候,他还想念起鲁肃,对他念念不忘。
郭图对于袁绍,就如同鲁肃之对孙权一样。他知道袁绍称帝的心愿,就一直按照袁绍的心思办事。在奉迎汉献帝的问题上,他知道汉献帝不是袁绍所拥立的,不想奉迎他,而且袁绍又不想受到汉献帝的约束。所以郭图就将袁绍的心思说出来,使得袁绍得以摆脱奉迎汉献帝的责任,得到了袁绍的信任。
而在官渡之战的时候,郭图再次迎合袁绍的意愿,出兵攻打曹操。这是因为在官渡之战前,袁绍用耿包的信试探群臣,沮授、田丰都反对耿包拥立袁绍为帝的主张。袁绍对这些人已经失去信任,对他们的意见采取反对态度。郭图再次替袁绍出头,让袁绍达成了心愿。
我们可以看到郭图在反对奉迎汉献帝的时候说的话,“汉室陵迟,为日久矣,今欲兴之,不亦难乎?”这跟鲁肃所说的“汉室难以复兴”何其相似。这两人为了自己君主打算,不顾当时匡扶汉室的呼声,怎么能够不受到自己君主的信任呢?
可惜的是,郭图此人和鲁肃在才能上不能相提并论。他虽然能够迎合袁绍的心意,得到袁绍的信任,可是在作战中,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终于断送了袁绍在官渡的大军,也间接断送了袁绍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