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都是投靠他人,为何吕布被骂作三姓家奴,而刘备却被称为英雄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三国时期,天下一片混乱。这种情况下,各路诸侯竞相崛起,为了争夺天下征战不休。在这些势力中,有以武勇闻名天下的吕布,也有以仁义收取民心的刘备。他们两人在自己事业的道路上有着相似的情况。
他们两人都是白手起家,靠自己的努力成为一路诸侯的。吕布曾经投奔了丁原、董卓、袁术、袁绍、张邈和刘备等人,最后在徐州下邳败亡。而刘备则投奔过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人。可是吕布最后被骂作三姓家奴,在白门楼丧命,遗臭万年。而刘备则被曹操称为唯一能够与自己相提并论的英雄。这又是因为什么呢?
一、家奴与主人的区别。
吕布和刘备之间第一个区别,就是他们的身份区别。吕布是三国时期的最强的武将,他弓马娴熟,号称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在当时,没有一个人能够单挑打败吕布。在虎牢关前,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才打败了吕布,而在濮阳之战中,面对吕布,曹操更是耍诈,借口吕布非一人能够打胜,一气派上了许褚、典韦、夏侯惇、夏侯渊、李典、乐进六员猛将夹攻吕布,这才打败了吕布。
吕布在战场上叱咤风云,依仗着他的武勇所向披靡,连用兵如神的曹操也屡次败在他的手下。可是,如果我们看吕布的出身,就会知道大家为何对他如此诟病了。这是因为吕布在独立之前,一直是投靠到他人的手下为生的。
吕布先投靠到丁原的手下,是以丁原的部下的身份参与到与董卓的争斗中的。等到他再次投入到董卓的手下,依然是董卓部将的身份。董卓死后,他虽然短暂与王允合作,共保汉室。可是在这个时候,他依然被王允呼来喝去,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意志,跟王允的部下无异。就算是从关中独立出来,到了关东,他还是一直走着投主为生的道路。
结果吕布投奔袁术,袁术不纳。投奔袁绍,袁绍对他心存疑忌。最终他投奔张邈的时候,遇到了陈宫,这才走上了独立割据的道路。他攻打兖州,袭夺徐州,为了自己拥有一块自主的根据地而努力。可是,这个时候已经晚了。他的身上已经深深烙上了家奴的烙印,任何一个收留他的人,都以他的主人自居。
刘备在收留吕布的时候,就是想把他收为己用。而在白门楼上,曹操对吕布的乞降犹豫再三,也是在考虑收用吕布的利弊。刘备生怕曹操收用吕布,赶快出言劝说让曹操杀掉了吕布。从这些方面来看,大家根本没有把吕布当成一个堂堂正正的君主,只是把他当成一个可以利用的家奴。
而刘备则与吕布不同。刘备在起兵之时,就是以匡扶汉室为号召,以汉室宗亲为旗号,召集了一批以关羽、张飞为首的部下。刘备从来都没有认任何人为主人,而是把自己当作自己的主人。他只承认汉帝为自己的君主,并以汉室宗亲作为自居的政治招牌,俨然以汉室江山的再造者自居。这样,在从各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虽然兵微将寡,他也被大家视为一路诸侯。
自此之后,刘备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很注重自己的身份。他投奔公孙瓒,是以同学的身份去的。而公孙瓒也没有把他当成自己的部下,而是当成平起平坐的朋友。他到陶谦那里,也是作为陶谦的客人,帮助守卫徐州。在陶谦去世的时候,他接受陶谦的委托,接管了徐州。即便是被吕布夺去了根据地,刘备依然保持着独立的身份。
无论是到曹操那里,还是到袁绍和刘表那里,他都是以独立的姿态前去的。正是刘备始终保持着独立的君主姿态,才使得他人无法对他以家奴视之。全天下的人都可以对刘备四处流浪,投奔他人的行为表示嘲笑,可是却不能不承认,在任何时候,刘备都是一位独立自主的君主,而不是像吕布那样的家奴。
二、奴才与英雄的区别。
吕布和刘备之间第二个区别就是,奴才和英雄的区别。吕布虽然在战场上叱咤风云,可是大家都对他不齿。这是因为他的行径,确实如同张飞骂的那样,是三姓家奴那样的卑贱。
吕布在丁原的手下时,为了巴结丁原,他拜丁原为义父。可是当董卓为了拉拢他,将赤兔马和钱财送给他。吕布马上就决定改换门庭,而且还毫无征兆地杀了丁原,作为自己投靠董卓的见面之礼。
等吕布到了董卓那里,照例拜董卓为义父,依靠自己的武力助纣为虐。这也就是吕布三姓家奴称号的由来。他对于董卓的倒行逆施他视而不见,而且还积极地参与到中间。只是因为和董卓的婢女有私情,怕被董卓发现追究,就又再次出卖了董卓。董卓在被敌人围攻时,还满怀希望地呼叫吕布来救援。可是董卓等到的却是吕布的画戟,跟丁原一样,董卓至死都不知道自己为何会死在吕布的手中。
由于有了丁原、董卓的先例,再也没有君主敢于信任吕布。吕布辗转关东,被各路诸侯所嫌弃。到了最后,在白门楼被曹操擒获的时候,吕布又再次想投入曹操的门下。可是由于他过去当奴才时候的作为,曹操连当奴才的机会也不敢给他。最终吕布连奴才都做不出,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而刘备则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在失败落魄的时候,也毫不向命运低头。他虽然出身平民,不像其他的诸侯那样,不是有世家大族的支持,就是手握土地兵权,可是刘备依然从小处做起,一点一滴的积蓄着力量。
刘备在任何时候,都不对任何人卑躬屈膝。在刚开始起兵当县丞的时候,面对前来遣散他的督邮,他也没有去讨好巴结。刘备采取的作法是毅然弃官,临走时还将狗眼看人低的督邮狠狠教训了一顿,除了狠狠打了他一顿,还差点杀了他。刘备此举让那些因为自己的本事得到官职,又被无理剥夺官职的人们出了一口恶气。正是因为如此,刘备的手下才会聚集了一大批有真实能力的平民好汉。
即便是在后来,刘备因为形势所迫,不得已投奔曹操、袁绍和刘表的时候,他依然保持着不卑不亢的姿态。正是这种自尊自爱的姿态,才得到了他人的敬重。吕布的所作所为和刘备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三、性格决定命运,志向决定人生。
如果吕布和刘备相比,他的武艺超过刘备,他的手下有陈宫、高顺和张辽等人,他的地盘先后有兖州和徐州。在各方面来说,吕布的条件都不比刘备差。可是为什么吕布就只能做个家奴,给别人当奴才都不可得,而刘备则能够成为一方君主,开拓一片江山呢?
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性格决定命运,志向决定人生。吕布虽然武艺超群,很有能力。但是历史上对吕布的评价是反复无常,唯利是图。这实际上是对吕布见利忘义性格的一种真实写照。我们从吕布的所作所为来看,为了利益,他可以背叛丁原。为了女色,他可以出卖董卓。为夺取地盘,他可以袭击刘备。可以说,只有为了自己的需要,吕布可以不择手段,不管什么礼仪道德的原则。
正是这种性格,使得吕布的人生之路越走越窄。大家都慢慢地不信任他,对他抱有戒心。再加上吕布的心里并没有远大的志向,这更是给吕布的命运雪上加霜。吕布的所作所为,其实只是追求一件事,那就是贪图享受,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上的需要。他根本就没有什么政治上的抱负,想要干成一番事业。
吕布在他的人生后期,被命运所迫,只得走上拥兵自立的道路。他先是夺取曹操的兖州,后世去袭取刘备的徐州,拥有了自立的地盘。可是由于他胸无大志,虽然他拥有了地盘,拥有了一个比较优秀的团队,他依然是得过且过的混日子。最终,他被曹操和刘备联合剿灭。他到最后还幻想依靠自己的能力,为曹操效劳。史书上记载,他向曹操推荐自己说:
明公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
不过,由于他过去的所作所为,连善于驾驭部下的曹操都不敢收用他。最终,连想做家奴都不可得的吕布,只有死路一条。
再看看刘备,他和吕布之间的区别,在于他坚韧不拔的性格,锲而不舍的精神。刘备的一生中,遭遇过很多次挫折。但是刘备在每一次失败之后,都能够重新振作起来,愈挫愈奋。他的部下也被他的精神所感召,在每一次失败后,都不顾路途遥远,也要再次投到他的麾下。正是这种持之以恒的性格,才使得刘备在中年之后,才进入了事业的坦途。
刘备自幼就立下了宏伟的志向,这也是刘备能够事业成功的动力。在当时,天下已经开始混乱,人心思变。刘备在幼儿之时,就能够说出自己将来要乘坐羽葆盖车,就已经有了匡扶汉室的志向。在他成年起兵之后,就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他就算是屡遭失败,也没有向命运低头。
在刘备和刘表交往的时候,曾经有过一个很著名的“髀肉复生”的典故。髀肉就是人大腿的肥肉。这个典故说的是刘备投奔刘表,在荆州数年。这一天刘备突然哭泣,让刘表十分诧异,刘备向刘表解释说,自己过去长年征战,几乎天天都在马鞍上度过,使得髀肉尽消。这几年在荆州无所事事,结果髀肉复生。再想想时间飞逝,而自己的理想没有能够实现,因此感到悲痛。
从这个典故,我们就可以看到,刘备在任何时候都没有放弃过自己的理想。无论是在残酷的战争环境,还是安乐的和平环境,都不能消磨刘备的意志。也这是因为这个原因,刘备最后才会开拓自己的事业,打出了一片江山。
结语:
吕布和刘备都是三国时期的诸侯,在历史上,对吕布的评价是反复无常,唯利是图。而对刘备的评价则是有高祖之风,英雄之气。之所以对两人的评价差异这么大,主要是由于两人的所作所为的差异造成的。
吕布此人唯利是图,还没有大的志向。他虽然武力超群,有着良好的先天条件。可是他为了自己的欲望,无所不为。他可以认贼作父,也可以翻脸无情。在被形势逼得走上拥兵自立的道路后,吕布依然不汲取教训,为了利益可以毫无原则。到最后,他被所有人抛弃,在白门楼上,他想为曹操效力都不可得。因为没有人再相信他说的话,只有死路一条了。
而刘备的一生,给大家诠释了一位英雄的一生。他的一生,如同曹操所总结那样,能伸能屈,从来不坠青云之志。在任何时候,他都自尊自爱,从来不向任何人卑躬屈膝。正是他的坚韧不拔精神,才让所有人都不敢轻视他。最终,刘备带领一群志同道合的战友,开创了蜀汉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