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李渊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隋朝末年的天下大势
隋文帝时,虽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但封建社会的固有矛盾也在发展。隋文帝虽然表面节俭,但实际上也兴师动众,劳民伤财,例如修建仁寿宫民工死亡上万人,随心所欲地加重刑罚,任意杀人。这些都是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因素。
文帝时期正在发展的社会矛盾,到了隋炀帝时期迅速激化了。营造东都每月须劳工二百万,劳累而死的人占了十之三四,运送尸体的木车,连绵不绝。在他登基后的第一个五年里,凿通大运河、修长城、游江都这几项大工程同时开工,把大量的民众用于非生产方面,严重地迫害了生产力,使底层百姓走投无路,被迫造反。
对高句丽的三次军事行动直接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三次对高句丽的战争中,直接、间接参加的有三四百万,各种因维持战争而在后方产生的徭役更是难以计算。“耕稼失时,田畴多荒”,最终在全国范围爆发了农民起义。
随着起义形式的推进和发展,各地的农民军由分散到集中,渐渐形成了三支强大的势力。一为窦建德领导的河北军,二为李密领导的瓦岗军,三为杜伏威领导的江淮军。与此同时,隋朝的一些地方官员,也趁乱割据,称王称帝。
李渊兵指长安
李渊是西魏八柱国之一的李虎之孙,武川军事贵族之后。他的母亲和隋炀帝的母亲是同父异母的姐妹,和隋炀帝是表兄弟。在隋朝,李渊先后做过刺史和郡守。农民起义烽火燎原时,又做过山西、河东抚慰大使,后来成为太原留守。就在成为太原留守的这一年,李渊起兵反隋,进军长安。
在太原起兵前,李渊早有取隋而代之的打算。从开始做太原留守时,就把太原当作自己的地盘来经营。一方面镇压太原以南的农民军,另一方面又对北方的突厥讲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并且不断笼络人才,发展自身力量。隋朝的官员长孙顺德和刘弘基,为躲避进攻高句丽的战争,都在太原依附李渊。
公元617年7月,李渊经过充分准备,率军三万,向关中进发了。
李渊为什么把进军长安作为首要目标呢?因为李渊认清了当时的形势,认为进军关中最有利于窃取其他农民军和反叛军的成果,进而改朝换代。
关中,历来是兵家的必争之地,在隋朝末年,显得更为重要。在历次战争中,不少有远见的政治家、军事家都曾看到关中的重要地位。公元613年,杨玄感起兵时,李密就建议西入长安。当杨玄感围攻洛阳失败后,李子雄也建议退入关中。公元617年,当瓦岗军围攻洛阳而不下时,柴孝和向李密建议西袭长安。公元621年,河北军领袖窦建德相持于虎牢关时,凌敬又向窦建德建议,避开唐军阻击的锋芒,绕路进攻关中,围魏救赵。
关中的优势,在隋朝末年可以概括为三点。其一,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所有的政治和军事行动都可以得到物质保证;其二,长安是隋朝的都城,在政治意义上独一无二,取得长安,对隋朝会形成沉重打击;其三,地势险要,面对熊熊战火的关东来说,有黄河和潼关等重要屏障,进可攻、退可守,有利于争夺全国的统治权。这些内容,李渊肯定能想到,同时,他还注意到一个重要的因素。
正当李渊领兵向关中进军时,瓦岗军的首领李密给李渊写信,请求结成同盟。李渊为了稳住李密,在回信中极力吹捧李密,称自己愿意推荐李密为天下义军的盟主,但实际上是怂恿他的瓦岗军和洛阳的王世充继续激战,自己好趁乱入关,坐收渔翁之利。
其实,;李渊的意图非常明显,他不想过早地卷入争夺中原的战争中去,他要先夺取地势险要,社会矛盾较为缓和,又有物质基础,而且还是关陇集团根据地的关中。然后坐山观虎斗,等别人两败俱伤,他再雷霆出击,达到坐享其成,抢夺胜利果实的目的。在这一方面,李渊比同时代的那些风云人物如杨玄感、李密、窦建德等人都更有远见。
公元617年,李渊兵分两路,一路由李建成、刘文静等人率领,驻扎在永丰仓,以便扼守潼关,监视河东的隋军;另一路则由李世民、刘弘基等人率领,西入高陵,途径泾阳、武功、周至、户县,最后迂回到长安。李世民在进军途中,会同了前来支援的李神通和平阳公主部队。
李神通是李渊的从弟,太原起兵时,他在长安,他怕被连累入狱,于是逃到户县山里,聚兵响应李渊。后来,他占领户县,兵力有一万余人,自封关中道行军总管。
平阳公主是李渊的女儿,和驸马柴绍也在长安。李渊起兵前,派人密召他们。柴绍觉得夫妻同行目标太大,自己先一步潜回太原。平阳公主则到户县自家的庄园里,招兵买马,相应李渊。当时,在周至一带有何潘仁领导的几万叛军,自称总管,独立活动。平阳公主派下人马三宝联络这股力量,帮助李神通攻下了户县。马三宝还说服李仲文(李密的叔父)的四五千人加入平阳公主的队伍。由于马三宝东奔西走,有功于平阳公主。李渊后来曾把他和西汉时同是家奴出身的卫青相提并论。
随着队伍的壮大,平阳公主在东起户县,西到眉县的秦岭地区,聚集了七万余人。她军纪严明,不准士兵侵扰百姓,因此颇得民心,长安的隋军屡次进攻,都被她击败。李渊知道后,欣喜万分。到了关中后,他马上派柴绍带数百骑兵去迎接平阳公主。后来,平阳公主率领她的军队在渭河北岸与李世民会合,参加了进攻长安的战役。
由于平阳公主的功劳,她死后安葬时,李渊破例增加“前后不鼓吹”,李渊说:
"鼓吹,军乐也。公主亲执金鼓,举义兵以辅成大业,岂与寻常妇人比乎!“
李渊得到李世民西进顺利的消息后,令李建成率驻扎在永丰仓的军队向长安挺进。公元617年,李渊到达长安东门外。同时,李世民的部队也逼近长安近郊,所有部队汇集在一起,号称二十万大军。同年冬季,攻克长安。
李渊称帝建唐
攻下长安后,李渊没有立刻做皇帝。他先张榜安抚民众,约束军队,废除隋炀帝的暴政法令,借此来稳定社会秩序。然后,又拥立隋朝留守在长安的代王杨侑为傀儡皇帝,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而自己则在背后掌握实权。这样,隋炀帝的皇帝资格就被取消了,为自己做皇帝铺路。
公元618年,宇文化及在江都杀害隋炀帝,立秦王杨浩为皇帝。控制洛阳的王世充也立了越王杨侗为皇帝。他们都打着隋朝的旗号称帝,互相分庭抗礼。此外,各地的农民军和地方割据势力也争先恐后地称王称帝。在这种情况下,隋炀帝已死,隋已无君,关东也没有尺寸之地为隋所有,李渊做皇帝的条件已经成熟。
在这一年的四月到五月间,代王杨侑被迫禅位,李渊表面辞让,群臣争先劝进,反复多次,李渊自认为名正言顺了,最后即皇帝位,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