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中国古代著名爱国诗人,他的悲惨命运令人唏嘘。然而,他的死因却成为历史上一个千古之谜。在揭秘这个谜团的过程中,历史学家们发现,其中一个微小的细节可能是司马迁在纪传中的疏忽所致。这个细节对于解开屈原的死因之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段历史迷雾,寻找真相的蛛丝马迹。
屈原 ,我国先秦的南楚爱国大诗人,早在1953年纪念他逝世2300周年时,就已经与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法国文学家——拉伯雷和古巴作家与民族英雄——何塞马蒂 ,被奉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而关于屈原投江自杀的故事,可以说自司马迁著史至今就被广为流传。但屈原的死因,在海内外的学者和历史学家当中,可以说是人云亦云,有人说,屈原死于谋杀,比如他的政敌令尹子兰;还有人说屈原的死是因为偷情——屈原与楚怀王的宠妃郑袖的暖昧关系被怀王得知后,怀王以公报私,便以政治名义放逐屈原,最后派人对屈原进行捕杀:用袋子装着屈原,用绳子捆着,投入江中。
以至于人们说“端午节”的赛龙舟和包粽子都是源于屈原的被杀:后人为了隐喻当时追杀屈原的激烈场面,所以端午节要赛龙舟,;为了隐喻屈原被投入江中的悲惨事实,人们在端午节包粽子,因为糯米饭象征着屈原的肉体,粽叶象征着装他的袋子,粽丝象征着捆扎他的绳索,而把粽子投入水里,则象征着屈原被人淹死的真相。那么屈原投江自尽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一、关于屈原的记载屈原,作为伟大的爱国诗人,有关他的传记,却只有3篇:
(1)、司马迁的《史记·屈原列传》;
(2)、西汉刘向《新 序》卷七的《屈原传》;
(3)、 唐朝沈亚之的《屈原外传》。
在这仅有的3篇中,《新序 》还是杂史,是整合各种传闻材料写成的。《屈原外传 》更是主要叙述的是民间传说异闻,就等于是传奇小说。唯有出于历史学家司马迁之手写的《史记·屈原列传 》中所述的屈原事迹,还算是有可信度。《屈原列传》中有关屈原的传记与《史记》中其他人物的传记相比,不仅篇幅小,材料也很少,正如汤炳正先生的的考证所说:
但是呢,就在这仅有的八百字的传记材料中,也并非句句都是真实记录、叙述上更是乱糟糟的,有些事情写的不清不白、前后颠倒,有些年代、时间都记述的不清楚,有些事迹更是不合乎情理。以古籍文献对其进行考证并合情合理地进行推断的话,更是疑点重重。对此,梁启超曾对《 史记 .屈原列传 》有评说:
而《 屈原列传 》中的称谓前后也不同,即前半部分称屈平; 由“屈原至于江滨“的时候,开始改称屈原 。胡适曾因为”前后称谓不同“,对《 屈原列传 》的史料价值进行了否定,并认为历史上并没有屈原这个历史人物,是虚构的。其实,屈原在历史上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人物,并不是传说中的虚构人物。
二、为何《史记.屈原列传 》中漏洞百出楚国偏在南方,在当时被中原诸国视为“蛮夷之邦” ,北方人对他们的史籍文献根本不重视。二是时值春秋战国,兵燹不断,特别是秦始皇 ,楚霸王放两把火, 使上古典册丧失殆尽 。有关楚史的典籍文献很少很少。所以司马迁在作《屈原列传》时,掌握的文献材料非常有限, 但基于司马迁对屈原有很大的同情和敬仰之情,多方勾稽才撰写了这珍贵的”屈原传记“。所以这就很直接地导致了司马迁在写《屈原列传》时,不仅史料记载少、篇幅小,在叙述屈原事迹时,还出现了不载明年月、前后叙事颠倒、没有条理性,甚至疑点重重等等一些问题。例如关于屈原政治上的不幸遭遇,按《屈原列传》所载,屈原先被疏,继而被绌,继而被疏,至顷襄王时又被放。叙事很混乱,不合情理,让人很难信服。
在汉代,《史记》被视为“谤书”,因涉及批评时政,汉武帝因恼火怒而削之。现在成书的《史记》中有10篇是由褚少孙补苴的,所以《屈原列传》有可能受到过更改。
基于《屈原列传》中出现的错误和疑点,前人早有觉察, 例如,于慎行先生曰 :
三、关于屈原的”被流放“之说在《屈原列传》中关于屈原在顷襄之初被流放的记载:
这段文字可以说是疑点重重:
1、屈原嫉妒的人是谁?
2、子兰所“ 闻”的是什么?
3、顷襄王的“怒”从何来?
我们先来看看在《屈原列传》中,这段话的的前面几句话写的是什么:
这里的屈平既嫉之的“之”,到底指代的是谁呢?是顷襄王?还是令尹的子兰?首先,屈原没必要嫉恨顷襄王,因为屈原是亲齐反秦派,而顷襄王曾作为太子在秦国当人质,后因杀死秦大夫“有私”后逃回楚国。怀王二十九年的秦国伐楚之役也就是因此而发生的,这在《资治通鉴》里面有详细记载。
同年又在齐国,当人质,在楚怀王入秦被扣留时,齐国顾全齐楚两国的友好关系,就让太子横回国继承王位。所以在反秦这一点上,屈原与顷襄王观点是一致的,所以屈原没必要嫉恨顷襄王。那么屈原嫉恨的是令尹子兰吗?也不是,这在文中有写: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指责子兰之过的人并不是屈原,而是楚人,所以说屈原嫉恨子兰的说法是没有依据可寻的。既然屈原没有指责子兰的言论,那么所谓的“令尹子兰闻之”的所闻,指的则是楚人指斥子兰的言论,而所谓的“令尹子兰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这样的事情就是空穴来风。屈原与子兰之间已经没有什么厉害关系存在,子兰又何必要诬陷屈原呢?
根据史料记载,屈原是在怀王十八年“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于楚”这件事情上,被罢绌的官职,自此再没有被朝廷起用过,这在屈原的《哀郢》中可以得到考证:
既然屈原被绌,那他哪里还有机会再干预朝政?一个闲散贵族,就算有什么不利于令尹子兰的言论,子兰也不会对此介意,更用不着为此大动肝火,甚至指使人诬陷屈原,以此达到让顷襄王来严惩屈原的地步。再者说,楚国也没有放逐大臣的制度和例证,再或者说,即便有这种制度,对于一个失职多年、无足轻重的的屈原来说,不管是国君顷襄王,还是令尹的子兰,都没必要与屈原计较,更没必要将屈原赶尽杀绝、放逐到远离郢都的荒蛮之地去。
秦在昭襄王二十八年,以白起为主将,对楚国发起了战事,他们先攻克了鄢、邓,楚都郢城是在第二年的农历2月份被攻陷的。白起拔郢是震动楚国朝野的一件大事情,这件事在《史记.楚世家》、《秦本记》、《战国策.中山策》里都有详细的记载。正如郭沫若所说:
这也就说明了白起拔郢的时候,屈原是尚在人世的,而屈原的《哀郢》也是因此才写的。但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对白起拔郢之事只字未提,白起拔郢不仅事关楚国的兴衰存亡,屈原的生死更是与其息息相关。于情于理都应该写进《屈原列传》。如果司马迁将:
这样的记载话语记载为:
这样的话,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的记载不仅与《楚世家》、《秦本纪》的记载相吻合,还能理清白起拔郢与屈原江南之行以及“ 怀石自沉汨罗江以死”的关系。所以是因为司马迁记载的疏忽——让屈原一生与白起拔郢失之交臂,所以才给后人留下了千古疑案。
可以说自郢都沦陷后,楚国的国势是一日比一日衰败,领土一天比一天减少,当楚国的巫郡、黔中郡也相继被沦陷的时候,这时的屈原感到楚国大势已去,复国已经没有希望,绝望之下才毅然赴水而死:
正如苏轼在《屈原庙赋》里所说:
屈原自杀的目的,无疑是想以自己的自杀为代价,希望以此能震撼世人,能让楚国君臣上下所有人能醒悟、能有所振作,能够同心协力、救亡扶危,能让楚国的前途和命运得到改变。所以屈原之死并不是所谓的政敌之斗,又或者是情杀。而是因为楚国的首都被白起率领的秦军攻破,祖宗的陵墓被如狼似虎的秦人焚烧。自己深爱的楚国已经无法拯救。自己的理想抱负彻底破灭,因此他陷入了深深的绝望。可以说屈原的死是他热爱楚国,热爱人民而又无能为力拯救的悲剧性结果。
以上就是一个小细节导致了爱国诗人屈原的死因成为千古之谜:揭秘司马迁的疏忽。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一个小细节导致了爱国诗人屈原的死因成为千古之谜:揭秘司马迁的疏忽。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