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后秦国发生了什么事?为何让赵国得以喘息30年?

文化 2023-07-31 10:16:16 知道百科

长平之战后秦国发生了什么事?为何让赵国得以喘息30年?  长平之战,是公元前260年前后,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长平之战中,秦军前后共歼灭赵军45万人,从根本上削弱了当时关东六国中最为强劲的对手赵国,也给其他关东诸侯国以极大的震慑。这场战争由于秦取得全胜,由其一统天下的形势已成不可逆转,从此急转直下。不过,在长平之战的30多年后,也即公元前222年,秦国才彻底消灭赵国。那么,问题来了,长平之战赵国损失45万精兵,为什么30年后才被秦国所灭?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在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不过,赵国还是坚持了30多年,直到公元前222年才灭亡。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长平之战结果,赵军固全军覆没,秦亦死伤近二十万,即双方伤亡超过六十万。众所周知,在古代历史上的战争中,“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所以,虽然白起一战坑杀了45万左右的赵国士卒,但是,在长期的消耗中,秦国也损失了20万左右的大军。虽然秦国十分强大,但是,20万人的伤亡,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恢复。而这,无疑给赵国一定的喘息之机。对于赵国来说,也利用这一段时间来进行防御上的准备。

  在长平之战后,赵国与韩国合谋,派使者携带重金赴秦,游说范雎。范雎被赵国使者说服,便向秦王建议接受议和,秦王采纳了范雎的意见,允许韩国割垣雍,赵国割六城,达成和议,于周赧王五十六年(前259年)一月下令罢兵。白起得知此事后与范雎产生矛盾,对此在笔者看来,秦国将相之间的失和,无疑加剧了秦国内部的消耗。在这之后,秦昭襄王因为白起违抗命令,所以赐死了白起。而白起的自杀,无疑是秦国的一大损失。在一定程度上,这也减缓了秦国对于赵国以及其他诸侯国的进攻。

  另一方面,在长平之战后,秦国发动了邯郸之战。此战,魏军八万楚军十万均已赶到邯郸外围(也即信陵君窃符救赵),秦国也不断的增兵汾城(河东之地)以为声援,双方大战一触即发。同年十二月,信陵君指挥魏楚联军,对秦军发动了强大的攻势,魏军击于西,楚军击于东,赵军应于内,秦军三面受敌,全线崩溃。在魏国和楚国的帮助,赵国在邯郸之战中打退了秦国的进攻,并让秦国又一次付出了数十万人伤亡的代价。在邯郸之战后,魏国和楚国的实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而这,无疑为赵国分担了一定程度的压力,也即秦国不得不分兵进攻魏国和楚国。

  最后,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对此,在笔者看来,李牧这位名将的存在,也是赵国得以坚持30多年的存在。在战国后期,李牧多次打退秦国的进攻。直到李牧被冤杀后,秦国大军才得以攻破赵国都城邯郸。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