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是中国明末时期的农民起义领导人,他在北京的42天里,经历了一系列的行动。他带领着农民起义军攻克了明朝的都城,自封为大西皇。然而,他的统治却没有持久,42天后,他的帝国就宣告灭亡。李自成灭亡的原因既有外部因素的影响,如义军军纪松散、粮食供应不足引发的军心涣散,也有内部原因的作用,如统治者的政治经验不足、运筹帷幄的能力不强等。这些原因使得李自成无法巩固自己的权力,最终导致了他灭亡的悲剧。李自成在北京短暂的统治,不仅是明末乱世的缩影,更是历史上农民起义失败的典型案例之一。
引读:“闯王来了不纳粮”,这是明朝末年老百姓心中达成的共识,所有人都认为闯王是一位仁义贤德之君,也相信闯王若得到天下,必定能让他们一改之前穷苦的生活。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想要知道答案,我们不妨看看李自成入京后的42天里都做了些什么事情。或许最后我们会认为他的灭亡是咎由自取,是活该。
彭孙贻见闻明朝末年有一位名叫彭孙贻的学者,他虽胸无大志,不图抱负,但他和其他文人一样,喜欢评论天下大事。于是他于康熙年间将自己多年的见闻记录成册,写成一部名叫《流寇志》的书籍。
听名字就知道,这本书所写的主体内容就是李自成。尤为巧合的是,李自成入京的时候,他就在京城之内,所以他对李自成在京城所做的一切都看在了眼里。
按照他的记载,李自成入京时曾下了一道命令,严禁手下将士扰民伤民,尤其是抢夺财物和欺负妇女,一旦抓住就要被凌迟处死。
京城内所有的百姓包括彭孙贻看到这则军令后,都拍手叫好。就像文章开始说的,所有人都觉得李自成是一位仁义爱民之君。
其实不要小看这道军令,古代打仗,城池一旦被攻破,那么城中的百姓就如同待宰羔羊,抢夺财物,欺负妇女都算是轻的,若遇到像明初名将常遇春这样爱屠城的,那城中的百姓就会像牲口一样被杀。那种人人自危,提心吊胆的感觉是现代人无法感受的。
对照之下,李自成的这道命令才会受到所有百姓的欢迎,因此另一位小说家曾在著作《东周列国志》里记载,闯王入京之时:
不过等到李自成真的入京之后,一切都变了。
从第一天开始,京城就被闹得鸡犬不宁。大顺名将刘宗敏不仅杀人抢豪宅,还占人妻女。将帅如此,手底下的士兵自然也不甘落后,都纷纷强行入室,强抢民女。
如此无法无天,百姓们自然不能坐以待毙,有本事的就和这些士兵拼命,没本事的只能躲起来,或偷袭。
不过寻常百姓哪里是士兵的对手,书中记载几日下来,因反抗而被杀害的女子就有三四百人,男子更是不计其数。
用彭孙贻的话来说,大顺的这些将士“亦如匪类”,因此他最后才会将这部见闻录取名《流寇志》。
所谓“流寇”,说的就是那些到处乱窜的土匪,土匪都是生性凶恶,见钱眼开之辈,哪里有什么治国爱民的理念。
不过李自成此时已经成为了皇帝,这一身的土匪气自然是要改一改。在抢夺了几日之后,这些士兵总算消停了下来。
就在百姓们以为没事了以后,李自成又玩出了新花样。
按照李自成自己的说法,大明的官员们都是剥削百姓的坏人,家中肯定都有不少民脂民膏。因此他下令将前朝的旧官挨个拷问,让他们按照之前官位品级所对应的数量交钱。若是不交钱就要受到刑罚。
就这样,前朝的官员有钱的交钱,没钱的受刑。而最后因承受不住刑罚致死的人高达一千多人。
按照《流寇志》的这个记载,李自成的做法荒唐至极,他最后的失败也是咎由自取。
其实李自成入京时的所作所为不仅是《流寇志》中有所记录,在《申甲传信录》、《爝火录》、《国榷》以及《张岱石匮书后集》等众多古籍中都有所载。
不过有件事许多人想不明白,李自成都成为皇帝了,整个天下都是他的,他为何要做自取灭亡之事?
不想成皇,只想称王许多史学专家也在研究此事,为何李自成要这么做,以至于《国榷》都形容李自成入京的这段时间叫做“磔人无数”。
李自成这么做其实并不奇怪,他根本就无心成为整个天下的皇帝,他想要的是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
为何这么说?
我们看看李自成入京之前他给崇祯写的一封议和信就明白了。
李自成在攻破京城门户居庸关的时候写了议和信给崇祯,信中李自成提出了三个条件。
一要崇祯给他高额的军费。二要给他封地。三要封他为王。若崇祯答应这些条件,那么他便撤军回封地,并且可以调转头对付北方的后金。
不过性格刚烈的崇祯没有答应李自成的要求。
遭到拒绝之后,李自成才恼羞成怒起兵攻城,大明朝也就这样灭亡了。
虽然他灭亡, 大明朝,但从这封议和信以及入京之后的表现可以看出,李自成并不想当皇帝,穷苦出身的他,只想荣华富贵,只想当一个舒舒服服的王。
也正是有了这个想法,他才会做出这些荒唐之事。而失去民心的他,最后也被一个农民给活活打死,确实活该。
参考资料:《明史》、《流寇志》
以上就是李自成在北京的42天里的行动及其灭亡的原因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李自成在北京的42天里的行动及其灭亡的原因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