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通泊之战发生在什么时候?是什么样的战争?

文化 2023-05-11 11:51:18 知道百科

  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积极经营争夺储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趣历史小编一起走进了解。

  《雍正王朝》中,有这么一段剧情,说的是康熙五十六年,西北战事又起,康熙帝派出了六万大军前往平叛。

  而这六万大军的将领傅尔丹轻敌冒进,结果中了准噶尔部队的埋伏,最终全军覆没。康熙帝不得不从众位皇子中挑选一位任大将军王,前往平叛,由此也拉开了众皇子争夺大将军王的争斗。

  实际上,这段剧情并非完全杜撰,而是把这场战役的时间提前了,本是雍正年间的战役,硬是移到了康熙年间,而且这场战役,清军确实一败涂地。

  那么这场让京八旗家家戴孝的战役,究竟是怎么回事,真的是傅尔丹冒进吗?

  一、

  傅尔丹冒进的这场战役,叫和通泊之战,是发生在雍正九年的一场战役,此战让清八旗精锐尽失。尤其是京八旗,总共去了4800人,结果是4583人战死或被俘,称之全军覆没也不为过。

  此战也是十九世纪之前,清军所经历的最大失败,之后,京八旗确实是家家戴孝,朝野震动。

  清朝跟准噶尔的战斗,一共持续了三代帝王,从康熙帝开始就三征准噶尔,虽说也把准噶尔打的俯首称臣,但终归没有彻底消灭。乾隆皇帝晚年自称“十全老人”,其中他认为最大的功劳,就是打败了准噶尔,把准噶尔汗国并入了大清版图。

  清军跟准噶尔前前后后打了这么多次仗,唯独雍正帝在位的这场战役以惨败告终,那么和通泊之战清军究竟败在哪里?

  与《雍正王朝》中老八胤禩和老十四胤禵故意不给傅尔丹粮草,并催促他快速决战不同。和通泊之战是雍正帝准备了多年,并在准备十足的前提下,主动出击的一场战役。

  康熙帝驾崩之后,蛰伏了一段时间的准噶尔部再次扯旗叛乱,但当时的大清,不管是军事还是经济都是一塌糊涂。于是雍正帝主要以防御为主,咬牙切齿地进行改革,等待时机成熟。在这期间雍正帝成立了军机处,任命怡亲王胤祥、上书房大臣张廷玉等主持军机日常工作。

  随后在雍正九年,雍正帝派出的清军跟准噶尔军队的对决就此拉开,决战开始了。

  二、

  在雍正八年,雍正帝一共派出两支军队,一路是以傅尔丹为统帅的北路军,一路是以岳钟琪为统帅的西路军。

  傅尔丹因此还制定了四路大军直捣黄龙的策略,但大军刚刚开过去,却被雍正帝叫停了。理由是,这几路大军动静太大,准噶尔军队早有准备,于是几路大军又开了回去。

  也就是第一阶段的战役,几乎没怎么打就结束了,由此双方停战一年,而这一年的时间,足够准噶尔做好应对准备了。

  清军无所作为,不代表准噶尔军队也坐等,他们是主动出击,向清军的西路军发动侵袭战。不仅洗劫了清军大量的辎重,还偷走了十几万头牲畜,并斩杀了三千多清军。

  频于应对的清军,随后改变战略,开始大修土木工程,打算边修城,边稳步前进,直到修到准噶尔腹地博尔塔拉。这个战略应对准噶尔骑兵相当有效,城墙上再修建炮台,有了城防,准噶尔是无能为力的。

  不过,这条战略只实施了一半就叫停了,因为准噶尔军队一直跟清军的西路军死磕,雍正帝认为没必要稳打稳进。应该利用他们跟西路军鏖战的时候,让北路军一举侵入准噶尔的后方,直捣黄龙。

  就这样,京城最精锐的八旗兵,外加各地驻防的军队都派往了北路军,准备打准噶尔一个措手不及。

  就这样,傅尔丹率领浩浩荡荡地北路军,进入了准噶尔军队的包围圈……

  三、

  和通泊之战清军和准噶尔军的军力对比:

  准噶尔军的首领,也是准噶尔汗国的首领噶尔丹·策零,亲自带兵,并带上了几乎全部的准噶尔军精锐。总兵力三万余人,主要是骑兵,并带有少量火炮和火枪兵,野战能力超强。

  清军的统帅是傅尔丹,总兵力两万余人,这其中包括京八旗约六千人,其中前锋的鸟枪配备率过半。车骑营约九千人,这是战车部队,主要应对骑兵的,另外还有各类杂军八千名。

  在战争之前,也有曾经被俘的清军跑回来汇报,说准噶尔军已在阿尔泰集结兵力,欲主攻北路军。但傅尔丹认为这是被对方策反的士兵,并没有采纳这种说法。但机不可失,他命令军队快速进攻,打算趁噶尔丹·策零没集结好就打他个措手不及。

  后来他们又抓获几个准噶尔牧人,他们谎报前方的准噶尔军队只有一千多人,是故意号称三万的。

  得到此消息后,傅尔丹确实是命令军队冒进,意图一举消灭这一小撮敌军。

  就这样,傅尔丹的主力部队联合先锋部队,都进入到了博克托岭,立时伏兵四起,准噶尔骑兵从高处冲锋,傅尔丹全力抗敌。

  就这样,傅尔丹面对三倍于自己的准噶尔军,败局已定,苦战无果后,傅尔丹才决定突围。

  多名将领和士兵战死后,好不容易突围回和通泊大营,噶尔丹·策零也随之前来,再次苦战一番,傅尔丹再次突围。

  四、

  和通泊一战,清军损失惨重,等到残余清军退回到科布多城时,仅剩二千余人。

  那么傅尔丹为什么会失败呢?

  首先,傅尔丹确实冒进了,对于清军来言,更擅长守城,而准噶尔军主要是骑兵,攻城战是他的弱点,一开始的战略就错了。

  其次,傅尔丹的情报工作也不到位,竟然轻信一个俘虏的话,就让大军冒进,不管是兵力还是地形都占劣势的情况下,进了敌人的埋伏圈。

  再次,发现不对劲之后,傅尔丹也没有当机立断,赶紧突围,而是命令骑兵往上冲锋,跟从上往下的准噶尔骑兵对冲,结果可想而知。等到骑兵损失殆尽了,才想起来突围,可惜宝贵的马匹已经损失过半,突围谈何容易。

  还有,作为和通泊的大营,军队的最后保障,居然是依湖而建,这种建造的方法也不能说有问题。但在明显战败的前提下,还往这跑,就是让人家包围的,想突围都难,只能一个个从门口冲出去送死。

  最后,驻扎在科布多城清军没有主动救援,留守的军队首领虽然号召大家去救援,可惜几乎无人响应,甚至有人临阵脱逃。

  当然,更重要的是对方首领噶尔丹·策零作战经验丰富,且非常狡猾,在战略方面都骗过了雍正帝。前期把西路军骚扰的不行不行的,后期又打败了北路军,这也是噶尔丹·策零最辉煌的时刻了。

  后来的他想继续扩大战果,但迎接他的已经是失败了,最终双方打得精疲力尽,不得不再次休战。

  等到下一次战事再起时,已经是乾隆年间了,而准噶尔部再也没有延续以往的坚强,成了一只被打死的小强。

  和通泊之战,清军损失惨重,精锐尽失,随军的近二十位将领,多数战死或自杀。其中四位将军,全部自裁身亡,还有七位王公大臣也是死于乱军之中,只有个别逃了出来。

  而随军精锐的京八旗子弟,当年可是跟随努尔哈赤打江山的王牌军队,人称“金兵不过万,过万不可敌”。努尔哈赤时期,曾经一万八旗兵追着八十万明军跑的军队,就这样损失殆尽了。

  遭遇此次惨败,京八旗家家戴孝,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