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一生辅佐之才如诸葛亮和庞统环绕而生,他们共同谋划统一天下的伟业。然而,尽管他们聪明才智过人,英勇无畏,却难以抵挡历史的潮流。历史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因素和机遇,英雄的力量或许有限,无法彻底颠覆历史走向。事实上,刘备的失败也提醒我们,历史进程是复杂的,仅有英雄并不足以创造辉煌。
“演义、演义、演义。”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一直以为,之所以要“扶智”,不是说不提倡欣赏文学作品。而在于很多人看了之后,便掐头去尾地信以为真了。而其中一部分人又复看正史,居然又会说是上当受骗。进而形成诸如“打倒”之流,乃在于反噬之力愈强,造成更大的思维混乱。读书是干啥用的?——明智。后世之师,不在同一条河里摔倒。华夏璀璨4000余年,老老实实、一五一十地讲事情,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汲取智慧——不香吗?
一、还原史料
从事情的逻辑性来说,完全不值一驳!难不成水镜先生是占卜师,能预测未来吗?不管是“演义”还是“正史”。三国第一占卜师叫诸葛亮——未出隆中而知天下三分。实际出生就是平民的刘备,就是按照这套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走出了一番帝业。
司马徽?算个……倘若把所有史料挖出来。裴松之引《襄阳记》倒是有一段相仿:刘备访司马徽,徽曰:“当今识时务而谓俊杰者,自有卧龙、凤雏。然后呢?然后就没了。根本就没有后面那句: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非要硬杠,说正史不可信?也不过汉末名士相互吹捧的一套把戏罢了。岂不闻”月旦评“之风气?当察举制都已成国家用人机制的时候,司马徽会点套路自成自然。《演义》原文第1步,水镜上门搞推销,曰:”此间有奇才。“玄德问:”奇才安在?“
水镜曰:”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这叫勾你的兴趣。第2步,拉关公当捧眼:时云长在侧,曰:”亦闻管仲、乐毅乃寰宇之才。孔明自比此二人,毋乃太过?“徽笑曰:”以吾观之,此二人尤不及,当以另二人出之。“云长:”何人?“
水镜曰:”开周姜子牙、初汉张子房也。“众人皆愕然。嗯,一个27岁的博士,比得上本朝的开国元勋了。只是罗先生还算知晓历史,也怕被打脸。于是当刘备真的下决心去找孔明后,又加上了这么一段。”徽大笑:“卧龙得其主,不逢其时。惜哉!“
从文学创作来说,这叫大伏笔,暗喻了孔明一生。从良心创作来看,历史小说不是《游记》,刚吐出去的唾沫还得舔回来。从推销技巧来讲,告诫我们年轻人,不管是谈恋爱还是找工作,相信别人说的话,请从”合同签了、人已睡后“开始起。
二、大势已去
真实的国家战争,永远建立在更多的人口、更好的经济、层出不穷的人才方面。所谓名将者,在此基础上把该办的事情办好。能够堂堂正正的按照兵法指挥军队,打赢该赢的战争,已经很不错了。想要依靠个别人杰改变局势的,纵观历史,又有几人?
《三国志诸葛亮传》陈寿评价:而(亮)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未能有克。而时(蜀)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什么意思?陈寿——一个晋朝的官员,说:敌人的这个丞相确实很厉害。
文韬武略,人品官德,都是一等一的人杰。但当时的情况是:他的对手也都是人杰,而且从数量上来说,比他还多。蜀弱魏强,攻守倒置,诸葛亮身边也没有像韩信、城父这样的好帮手来帮助他。这才是”功业未成,大义未昭“的原因吧。
其他阵营能匹敌卧龙、凤雏、法正的“人杰”有多少?孙家: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号称四大督。曹家:戏志才、郭嘉、荀彧、荀攸、贾诩、仲达。人才如井喷一般层见叠出。从武将来看?蜀汉不过5虎。东吴有12虎臣。
曹魏除五子良将,还有曹氏、夏侯家将附典韦和许褚。而诸葛亮身边的韩信、城父是谁?魏延?姜维?他兵出祁山时谁来保障足食足兵?李严?蒋琬?从天下大势来说,诸葛亮面对的关外是啥情况?自灭袁绍以来,已占北方天时20年的曹魏。
自孙策称霸以来,已占江东地利30多年的孙吴。御三家虽然鼎足而三分中国,但皆在本区域内实行了更为适应民生的政策。如九品中正、屯田、恢复经济、发展生产、依法治国、启用寒门、收留北士、开发海外等。论政略,比汉末都要先进得多。
在大家都是人杰的时候,自然要比较量化上的实力了。地盘决定人口、基数决定精英。像徐庶、孟公威,石广元等孔明好友在魏做官,也不过刺史、中郎将等职。《魏略》:孔明第一次北伐时知道这件事后。不免叹道: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
真是暴殄天物啊。这些人拿到蜀国来,哪一个又不是安邦定国的大才。和秦末相比,刘邦同出蜀地,但关外尚未统一。是一个西有三秦、南有季布的分裂状态。再加上内有萧何张良陈平辅佐、外有韩信、城父作刀。
项羽虽然问鼎,但天下尚未安定。本身又有性格缺陷和政治短板,面临的问题要容易解决的多。私以为,这也是数千年以来,为什么三国历史,如此引人入胜的真实原因。——矮子里面充高有什么意思?
面对对手的人才集群,靠一己之力,以1州对9州,打得雍凉人不卸甲、半个中国不卸鞍,才是真本事。蜀,小国耳。亦无名将。无论政治、军事、经济、用人,诸葛亮都已做到极致。但这是人力可为,”卧龙凤雏“能定的大势吗?
三、成败论英雄?
当然了,也不能全怪罗贯中——说书先生骗了大家。虽然正史里的诸葛亮同样也很厉害。但既然是说书演义,论据自然要不一样。譬如:面对瓦舍里的一群听众,说书人要怎么给大家诠释孔明促使孙刘联盟呢?
不可能按照《资治通鉴》——给庙堂人士看的套路来,说:孙刘联盟其实是个大概率事件,诸葛亮厉害之处只不过是能参破人心吧?若真的这样讲,类比如今一众“网络军事家”。又有哪一个不比“隆中对”的水平高?
无非就是曹操太强、孙权根固,捏柿子挑软的——刘璋捏嘛!我加3岁二毛都知道。于是就得加埋汰群儒,反逼孙权,智激周瑜的戏。要怎么给大家解释武侯治蜀呢?不可能讲改进冶铁、整治都江堰、发展蜀锦吧?
小说怎么可能展现“用心平而劝诫明,依法治蜀、严肃吏制”的细节呢?还得按老百姓能够接受的套路来,加华容道义释曹孟德、锦囊妙娶孙夫人等随身小贴宝的抖机灵。吃瓜群众怎么可能懂治军、统领呢?讲治军严明、训练有方、军政水平高吧?
倒不如谈谈借东风、草船借箭、诸葛装神。小心眼、小机灵、能预知,才是寻常人家能够理解的呀。“哟,是这样啊。孔明无所不知啊,呱唧呱唧。”其实哪里是无所不知,只是格局胜出,善于分析而已。英雄虽不能改变大势。
却能通过预测大势、顺势而为也。捎带着,与之类比的民间故事:如最敬爱的人,本来是上可辅政安邦,下能平衡大局,外能纵横邦宇,内能手控机枢的超世之杰。给老百姓是怎么宣传的呢?流传到民间,也不过是日理万机,公心体国,鞠躬精粹而已。
怎么直观体现呢?最后还得用“衣服打了多少个补丁,跟外国政要开了哪些玩笑,逗得记者大乐一番了事。”但话又说回来了,人家演义、民间故事虽然论据不一样,格局小点,程度和方向倒是一致。那些论据一样,方向都搞错了的文章。
格局如此之大,又是何居心呢?那个号称士族之代表,行事不择手段,被一众鼓吹有经天纬地之才的司马家,所立西晋不过50年便分崩离析,且导致异族入侵。使万千大汉生灵遭受加南朝500年的涂炭,又找谁说理去?吸取智慧也要汲取教训。今天是什么日子?勿忘国耻!
以上就是刘备有庞统和诸葛亮为智囊,为何没有统一天下?试问英雄是否能够改变历史潮流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刘备有庞统和诸葛亮为智囊,为何没有统一天下?试问英雄是否能够改变历史潮流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