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是尘世静谧的时刻,也是思维最为活跃的时刻。当一切都沉寂下来,夜更人们却纷纷打开灯光,敲响键盘,投入繁忙的工作和学习中。那么,为什么我们选择在深夜加班或熬夜学习?古人的智慧或许隐藏在这些严重的后果之中。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这一台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说这句经典台词的往往就是影视剧中的更夫角色。如今,打更这一职业早已淡出现代社会,只会在影视剧中提醒我们其曾经存在过的事实。然而,在古代社会,打更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其承担着多种社会职能,蕴含着古人深远的智慧。
一、准确报时
预报时间,古代没有钟表,人们白天可以通过观察太阳的角度,以及东升西落的高低变化来分辨时间,但晚上天黑了怎么办?就想出打更的方式,通过敲锣敲梆传递声音的变化,人们听后就知道几点了。
打更是有讲究有规则的,不能随便乱打。2个人一组,从晚上的20点开始算为一更,一人敲锣一人敲梆。
一更的时候敲锣1下,敲梆2下;到了22点进入二更,敲锣2下,敲梆4下,同时会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话语,来提醒人们该休息了,也警示盗贼不要做坏事。
到了24点是三更,敲锣3下,敲梆3下,夜深人静的时候,声音会小些;到了凌晨2点是四更,敲锣4下,敲梆4下,到了凌晨4点是最后的五更,敲锣5下,敲梆5下。
总体上敲击是有节奏感的,这样的声音比较清脆。秋天冬天的时候,昼短夜长,因此过了五更后在5点多左右,会乱敲梆提醒天快亮了,这样人们通过听锣和梆的声音次数,就能辨别出时间点,打更的方式还是比较准确的。
二、小心火烛
古代社会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在照明方面一般都使用蜡烛,这存在很大的隐患,不排除有些人在入睡之后忘记将蜡烛吹熄。
而且中国独特的建筑风格大多数建筑物都是木质建筑,一旦起火处理不当整座城都可能被烧成一片废墟。这种情况如果出现在多风的季节里,就很容易引发火灾,所以更夫的存在就是解决这些突发情况。
如果真的起火了就要赶紧敲锣大喊“走水了”让街坊邻居们赶紧起来救火,人在熟睡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火还没有烧过来人就已经被浓烟熏晕过去的情况,如果没人照应可能不知不觉中就把命丢掉了。
三、防贼防盗
更夫还兼保安的作用,在巡夜路上如果看到有人大半夜不睡觉鬼鬼祟祟更夫是需要盘问是谁在哪里的,要是给不出什么合理的理由,或者说更夫不认识你,或者说你在本地是地痞无赖,不务正业的那种更夫肯定就直接敲锣大喊“抓贼了”。
在社会动荡时,官府还会配备几名士兵与更夫一起。在无事的夜晚,更夫还会承担传递消息的工作,负责传递官府的通知和政策。
打更的起源非常早,最早甚至能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巫师会定时在夜晚敲锣打鼓驱邪,而狭义上的打更也至少能追溯到宋代,有“谯门漫打更,却怕催归骑”诗句为证,这个时候已经出现了打更这个专有名词。
打更还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古人认为,夜间是阴气最盛的时候,需要用阳气来抵御阴气。而打更的声音可以传递阳气,具有消除阴气的作用。因此,打更也被视为一种驱邪祛病的方法。
以上就是深夜为何要打更?古人的智慧隐含在其严重后果之中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深夜为何要打更?古人的智慧隐含在其严重后果之中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