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熊虫,是一种微小而神奇的生物,被誉为“活化石”,在现代科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令人惊奇的是,水熊虫具备了解决脱水问题的特殊能力,引发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究竟水熊虫是如何做到在近乎无水的环境中生存,又有哪些秘密技巧可以从中借鉴呢?本文将深入探讨水熊虫解决脱水问题的奥秘,为我们揭示其中的神秘之处。
假如地球上发生毁灭性的核战争,你我是肯定要完蛋的了,连生命力顽强的蟑螂能不能拿到“免死牌”都难说。但有一种动物,科学家确信绝对可以免于一死,那就是水熊虫。
水熊虫是一种非常小的虫子,最小只有50微米,最大也不超过1.4毫米。你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清。在显微镜下,它的样子看起来像一头憨态可掬的熊,故得其名。在生物学分类上,水熊虫属于缓步动物,有900多个品种。
高强的抗脱水“武功”
水熊虫一般生活在苔藓或者小池塘里。这都是些旱涝不定的地方,很容易造成身体脱水。对大多数动物来说,身体脱水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由于细胞内缺少足够的水分支撑,细胞膜会塌陷收缩,这将会杀死细胞。但水熊虫却不怕脱水,它的抗脱水“武功”十分高强。
我们先来看它抗脱水的“武功”高强到何等地步:
20世纪20年代,一位德国科学家把处于蛰伏状态的水熊虫分别放在150℃和-200℃低温的环境中,结果发现不论在何种情况下,只要恢复常温并给予水分,水熊虫就会复活。
水熊能在微波炉中活上非常长的时间,而人类在相同强度的微波炙烤下,不到1分钟就会被烤熟。在收藏于博物馆达120年的苔藓类标本中添加水分后,其中的水熊虫又能复活。水熊虫被完全风干,10年后泡点水马上就能活过来。它还是地球上少数几个能在近真空状态的太空环境生存下来的物种。
这种小虫子不可思议的抗脱水本领,真是让人叹服,仿佛这是一种外星生命,也一直让科学家困惑莫解。
但这个秘密最近终于被破解了。
不同的策略同一套基因
科学家们对两种水熊虫进行了分析后发现,水熊虫抗脱水的本领源于它们体内独有的一套蛋白。这些蛋白能帮助细胞即使在其内部失水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原先的形状。
不过这两种水熊虫应对脱水的策略略有不同:一种水熊虫平常体内没有这些抗脱水蛋白,需要提前24小时预警来临时制造;而在另一种水熊虫身上,这些蛋白则是时刻准备着的。
这种差异可能跟两种水熊虫所生活的环境中失水有多快有关。需要预警的水熊虫生活在小池塘里,这种地方水不会一下子蒸发干,生活其中的水熊虫也许需要24~48个小时之后才会面临脱水的威胁,这就留给它足够的时间来赶制抗脱水蛋白。而不需要预警的水熊虫,常见于混凝土路面的苔藓里,在那种环境下,动物在30分钟内就面临脱水的威胁,所以体内要时刻准备好抗脱水蛋白。
有意思的是,尽管两种水熊虫采用的策略不同,但基因组分析表明,它们身上负责应付脱水的基因则几乎完全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对这些基因的调控。就好比同一个牌子的电扇,只是设置的风力等级不同。
这个发现在医学上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举个例子,它能为保存和运输疫苗提供新的方法。目前,有些疫苗必须用液氮来保存,但很多地方并不具备这种冷藏条件。而如果开发出一种具有水熊虫抗脱水特性的疫苗,疫苗就能在室温下干燥、储存和运输。
以上就是水熊虫:解决脱水问题的秘密技巧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水熊虫:解决脱水问题的秘密技巧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