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高法拐骗儿童罪解释规定包括哪些内容?
2017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拐骗、绑架、拐卖、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该解释共包括十五条规定,其中就涉及了拐骗儿童罪的刑事责任,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内容:
1. 规定了什么属于拐骗、绑架、拐卖、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的情形;
2. 对外来人口、乞讨、流浪儿童的特殊处境作出了特别规定;
3. 明确规定犯罪时对被害人的影响程度,劫持、诱骗儿童干什么,是否造成身心损伤等,都被认为是影响甚大的情况;
4. 对在作案时,利用网络或者其他技术手段实施虚假诱骗犯罪行为,造成被害人危害的情况做出了具体说明;
5. 强调在刑罚量刑时,要考虑被害人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对儿童的影响、后果等等。
2. 怎样理解“诱骗儿童”?
在拐骗儿童罪中,被告人如果采用诱骗方法获取儿童的人身自由,也构成了拐骗儿童罪。所谓诱骗,一般指对儿童进行欺骗、引诱、威胁等行为,导致其离开家庭、父母或监护人的情形。对于诱骗儿童罪的判决,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
1. 是否达到儿童对拐骗行为的理解程度;
2. 被告人采用何种方式实施诱骗行为的;
3. 儿童被带离后陷入何种环境或者处境;
4. 综合考虑被害人被诱骗的心理反应等等因素。
3. 拐卖儿童罪与拐骗儿童罪有什么区别?
拐卖儿童罪主要是指将未成年人贩卖给他人,不论是否有非法盈利的目的。相对而言,拐骗儿童罪则主要是指以某种手段将儿童掳走、诱骗,造成其人身自由受到侵犯。简单来说,拐骗儿童罪偏向于执行为了犯罪,而拐卖儿童罪偏向于执行为了牟利。这种区分对于后续的量刑和司法判断都有很大影响。
4. 怎样避免儿童被拐骗?
最好的办法是增强家庭和学校的监护和照料,减少儿童独自外出的机会,提高儿童对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我国近年来还加大了打击拐卖儿童等犯罪的力度,加大网络打击力度,以及加大家庭、学校和社会机构的安全保障力度等等。既要从家庭、学校等维护儿童安全的生活环境,也要从打击犯罪、完善司法机制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